光杠杆

如何分析一只股票

发布时间:2023/11/14 13:19:44   
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m.39.net/news/a_5970320.html

如何分析一只股票?

上手就能用来分析一只股票,分析完成,你就能知道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是不是一条好赛道,公司是不是一家好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现在价格是否合适……

文章大致目录如下:

1.分析股票/公司的必要流程!(明确进行价值投资,你必须具备的两个能力)

2.行业分析:这是不是一条好赛道?(用竞争力模型,识别行业优劣,一眼判断公司赚钱的难易程度)

3.公司财务分析:最快速找出好公司,剔除烂公司!(五个关键的财务指标,就能知道这家公司是不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4.估值方法篇!(三类估值方法,帮助你判断当前股票价格,能不能买入)

1.分析股票/公司的必要流程

客观来说,进行公司分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绝对不是看一下财务报表就可以的。

因为财务报表只是三张数据表,它体现的只是这家公司过去的表现。单纯看财务报表,很难看清公司的未来。

所以,分析公司,你要先分析公司所在的产业、行业,然后再到公司的分析。

公司的分析也很复杂,你要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发展战略、营销分析、财务分析……

最后,才是给公司做盈利预测和估值。

最后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基于前面的所有分析,给一家公司定价,你要知道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这个定价,又是非常难的事情。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

很多股票在经历一轮熊市的时候,股价直接跌了50%,而时间仅仅过去了半年。

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真的会在半年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吗?

---这是不大可能的!

又或者说,年小米的上市案例,在没上市前,机构们对小米的估值变来变去,忽高忽低,但其实那个时间,小米的企业内在价值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忽高忽低的原因在于,对一家公司进行估值,定价实在是太难了。

而如果你想进行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又是你必须攻克的难题。

什么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基于你对公司的理解,去判断一家公司当下的内在价值,以及企业未来的价值。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真正的价值投资,你必须有两个能力。

第一个能力,判断这家企业当下值多少钱。

比如一家公司现在的市值是亿,但你估计它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亿,还是亿?

第二个能力,你要去判断这家公司明年,后年,乃至将来几年,十几年,它的内在价值曲线会怎么走?

最理想的,当然是内在价值曲线不断上扬的,上扬速度越快,代表这家企业的成长性越好。

但如果内在价值曲线是往下走的,那这家公司或许就是在夕阳行业,或者公司不好了。

或者是今年,明年60,大后年又变成的,这种属于周期性行业。

所以说,首先,你必须了解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大趋势、知道公司现在的资产、负债、利润……以及对公司进行估值,你才能知道该如何投资一只股票。

所以,接下来,我主要从行业分析、公司财务分析、公司估值三个方面,为你阐述如何全面分析一家公司,确定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2.行业分析:这是不是一条好赛道?

之前做分析师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的行业研究,所以我个人觉得行业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建立一套投资策略,你必须解决几个大问题,比如对未来大势的判断(难度超高)、主题选择(难度中上)、行业比较、行业配置(难度中等)……

尽管对大势研判很重要,但它真的太难了,影响的因素根本数不清。目前市场上那些分析师,敢对未来大势预判的,其实要么是专家,要么就是实打实的菜鸟,还是菜鸟居多的。

去观察一下这几年公募基金里面,业绩比较好的基金,其实都是基金经理的行业比较,行业配置做的比较好,而不是说择时、大势研判做的比较好。

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在行业分析上下点功夫,是非常值得的。

分析行业,我一般用的是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

买了股票,我们就是公司的股东了。那么,我们买的是一家的公司的未来,过去赚钱的公司不代表未来也那么赚钱。

所以我们要以专业股东的眼光来对这家公司,以及所在行业进行战略分析。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说的,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五力”模型了。

迈克尔-波特提出,无论是哪一家公司,都受到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影响。

分别是:同行业的直接竞争对手、购买方的议价能力、卖方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波特五力图

2.1卖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卖方的议价能力,指的是:公司需要生产货物,就需要采购原材料,如果能压低采购价格,那我们的成本就会降低,公司赚的就会更多。

所以,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类型的上游供应商,对公司的最终赚多少钱的影响会很大。

分析卖方的议价能力,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

1)上游公司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上游供应商都是小公司,那就有利于公司压低采购价格。

比如茅台。它的原料主要是高粱、大米,这些原料都很容易获得,市场价格也非常稳定,根本不会担心某一家厂商不卖给茅台大米、高粱。

因为这家厂商不卖,可以找另一家厂商,反正厂商很多。相反,厂商面对大订单,反而还会降低采购价格,从而希望获得茅台的订单。

所以,茅台公司可以依靠自己的大量采购,降低高粱、大米等原料的采购价格,提高毛利。

而手机行业就不同了。目前全世界的手机芯片被几个大型厂商垄断,比如高通。那么,芯片制造商对手机制造商来说,就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2)原料是否有差异。

如果原料无差异,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原料是差不多的,就不用一定要从一家供应商进货。

还是以茅台为例。高粱、大米都差不多,原料没有差异化,茅台的议价能力就很强。

但航空业就相反了。东方航空,吉祥航空、海南航空等航空公司需要的飞机,就是航空公司的原料。这些飞机主要是由波音和空客两家大型飞机制造商制造的,而且不同类型的飞机,维护,维修等都需要不同的人员来维修。

原料的差异化较大,所以航空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非常弱。

2.2买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

买方,也就是我们的制造出来的产品,最终是卖给谁的。买方的议价能力越弱,公司能够赚的钱越多。

下游客户是集中的大客户还是分散的小客户。

茅台等高端白酒的下游,都是一些经销商、酒店、超市、或者其他线下小店、电商平台,都是非常分散的。

加上白酒供不应求,那像茅台这样的大公司,就可以店大欺客了:要拿货,先付钱,后发货。

我们消费者没有大订单,所以没有什么议价能力,价格只能由茅台公司来调整。

另一个例子,就是波音公司(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飞机购买者)。相对波音公司来说,购买飞机的公司有很多,比如春秋航空、华夏航空、西南航空、海南航空等等,国内国外的航空公司还有很多。

但卖飞机的公司主要就是波音和空客。那么,相对波音公司来说,下游都是分散的中小客户,买方的议价能力就很弱。

所以,公司卖的产品最好分散在一些不同的小公司里。

举个例子。某公司最大的客户是苹果公司,收入占比高达60%以上。

一旦苹果公司不用这家公司的产品,那这家公司的收入就会减半。对这家公司,收入主要受苹果公司影响,不是好事,我们应该避免。

2.3潜在新进公司的竞争

潜在的新进公司越少,分蛋糕的人就会越少,公司赚地就会越多。

比较明显的对比就是服装行业和银行业、高端白酒行业。

服装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基本任何人有个小店,能联系供货商,就能卖衣服了。所以每个城市的大型商场,都有卖衣服的地方。服装行业的潜在新进公司就会非常多,行业动荡不安。

而银行业呢,需要金融牌照、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优秀的管理能力。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开银行,无形中就减少了竞争对手,分蛋糕的人就少了。

或者像高端白酒公司,因为高端白酒带有奢侈品属性,具有很强的文化历史底蕴,其定价权主要在于公司的品牌力,新进入者想要复制一个茅台,根本不可能。

和服装行业完全不同。服装行业的新进入者,随时有可能颠覆之前的老大。

但在高端白酒领域,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所以说,新进入者的威胁越小,公司就越容易获得长远发展。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三个行业中优秀公司的股价。

服装行业的海澜之家和七匹狼:

海澜之家七匹狼

银行业的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

白酒行业的茅台、五粮液:

贵州茅台五粮液

股价曲线的对比非常明显。

所以,分析潜在新进公司的竞争,威胁,我们可以从行业的准入门槛、进入难度来分析

2.4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的间接威胁,很多时候是被人们忽略的。

但一旦出现强势的替代品,公司就有可能被颠覆。比如汽车代替了车夫、智能手机替代了功能手机等等。

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替代者的威胁。

比如银行卡和支付宝,他们都有存钱的功能。但新进的支付宝不旦能存钱,还带有理财、购物、点外卖等一系列功能,支付宝就容易取代银行卡。

功能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信,点对点的联接。

但智能手机不仅可以通信,还可以快速上网、看视频、看书、点外卖等等一系列附加功能,而且交互更加方便。所以智能手机非常容易替代功能手机。

而白酒的替代者,主要是啤酒、红酒、黄酒……

但仔细一想,貌似它们都不算什么替代者。因为你喝了啤酒,肯定不会就不喝白酒了。

白酒,自有它传承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是文化属性,很难被颠覆。

所以,白酒公司替代者的威胁是非常弱的。

2.5同行业的直接竞争对手竞争

一个行业的竞争越激烈,这个行业里面的公司就越难赚钱。

我们可以根据一个行业的竞争惨烈程度,分为三类行业:

低烈度竞争:基本没什么竞争,或者是错位竞争。比如医药、白酒、电力等公司。

中烈度竞争:有一定的竞争,但还不算太惨烈,公司还是能挣钱的。比如银行、券商、家电、牛奶等行业。

高烈度竞争:竞争激烈,同行业公司之间还处于你死我活的竞争态势。比如服装、钢铁行业等。

以上这三种竞争烈度是怎么区分开的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区分:

1)是否形成行业龙头。

一旦行业龙头出现,就会出现一定的垄断,公司的目标由抢占市场份额变成赚钱。比如共享单车行业,几百家共享单车,最后剩下摩拜、OFO,意味着竞争已经慢慢结束,公司下一阶段的目标是赚钱。

类似的还有牛奶行业,蒙牛、伊利两大龙头已经形成,公司就能慢慢发展,赚钱了。

2)产品是否有差异化。

如果公司的产品有差异化,那么它们就不属于直接竞争对手。

比如白酒行业,分为明显的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中端、低端白酒。它们的产品差异化较大,属于错位竞争,竞争烈度就会比较低。

类似的还有医药行业,还有可乐和牛奶,他们满足的是不同的口感,产品有差异化,竞争烈度就很低。

而服装行业就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大家卖的衣服差不多,区别在于:有一些是有品牌的,但价格更高。

有一些杂牌的,但很便宜。不同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烈度就很高。

3)行业准入门槛。

如果生产经营需要牌照,就会无形中减少竞争对手,竞争烈度就会降低。

比如银行业,需要牌照,所以有行业准入门槛,竞争烈度不会非常激烈。

比如券商业,需要牌照,但业务趋同,竞争烈度属于中等水平。

2.6小结

波特五力模型,是可以和护城河分析相媲美的战略分析工具,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一家公司,一个行业。

当你对一家公司使用波特五力战略分析模型分析完,你就对这家公司的产业链有一个明显的认知,就能知道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是否足够强。

3.公司财务分析,最快速找出好公司,剔除烂公司

说到财务分析,想起那三张财务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数据,很多人就退缩了。

确实,如果要认真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掌握的内容足够写一本书了。

这里,我就捡几个最重要,也最实用的财务指标,给大家进行拆解,看看这个财务指标是如何用来选股的。

第一个财务指标,就是ROE。

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我们就成了股东,最后面能赚多少钱,看的就是股东的投资回报率(ROE)。

其次,就是杜邦分析法,通过杜邦分析法可以拆解公司赚钱的真正原因,然后再看公司的赚钱原因能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3.1ROE: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ROE,也就是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只能用一个指标来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买?那这个指标一定是roe,也就是股东的投资回报率。所以这个财务数据是很重要的。

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投资人,叫做查理芒格,也就是图中的这位老爷爷。他是巴菲特的合作伙伴,到底有多牛逼我就不多说了,想知道的,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

他说的两句话,我觉得特别好。

第一句:如果你买的公司ROE只有6%,即使在低位买入,持有十年,你的年化收益和6%不会有什么区别。

第二句:如果一家公司ROE长期保持在20%以上,即使在高位买入,持有十年,因为复利效应,长期收益率也会让你满意。

如果只能拿到6%的收益率,还要承担那么大的风险,那还不如就直接买短债基金,还不用承担那么大的风险。

所以,如果买的公司ROE很低的话,长期投资是非常不划算的。

所以我们买的公司的roe,一定是长期维持在15%以上的。为什么是15%呢?

因为经过历史数据回测的话,长期定投指数基金,在采用一定的策略,能够大概率地获得10-18%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收益率需要承担的风险是远比股票要小的。

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roe小于15%,这是不值得我们投资的。

说了那么久,那ROE是怎么计算的呢?

ROE等于净利润除以净资产。

把这一条除式拆开,可以写成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乘以营业收入除以总资产;乘以总资产除以净资产。

两个营业收入和两个总资产是可以互相抵消的,所以这一条公式还是等于净利润,除以净资产。

看不懂的,就记这个结论就行,这么一拆开,ROE就等于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

把这几个数据指标翻译成中文,ROE等于赚钱比例X卖货速度X杠杆比例。

也就是公司做一趟生意可以赚多少钱,乘以公司一年能够做多少趟生意,乘以公司的所有资产中有多少钱是借的,杠杆比例越大,说明公司借钱越多,股东出资越少。

好公司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高的ROE,而且是长期比较稳定的,说明公司的主业赚钱非常稳定。

销售净利率就是公司的真正净赚钱比例,你可以理解为你自己一个月工资除去生活开销后,留下的钱。

还有总资产周转率,也就是公司的卖货速度、周转速度,或者叫做翻桌率(饭店)。

权益乘数也可以叫做杠杆比例,它是衡量公司借钱(负债)多,还是股东出资多的一个数据指标。

3.2杜邦分析:拆解公司的三种商业模式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公司的roe是怎么计算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发现公司赚钱的真正原因。

从ROE的计算公式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公司的ROE高,要么就是赚钱比例(净利润)很高;要么就是公司的卖货速度非常快;要么就是公司的杠杆比例(借钱)非常大。

从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衍生出公司的三种商业模式。

在财务会计领域,也可以叫做杜邦分析法。

如果公司的赚钱比例非常高,也就是净利高,我们可以认为它是高利润率低周转型的公司。

如果公司的卖货速度非常快,但是卖一单赚的钱非常少,这种叫做薄利多销,我们称之为低利润高周转型公司。

杠杆型公司,就是公司的杠杆非常大,借钱非常多。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种商业模式表现在财务数据里面是怎样的?

首先看一下高利润低周转型公司。对应的行业有白酒、医药和互联网,挑几个非常典型的公司,他们分别是贵州茅台、信立泰和巨人网络。

高利润低周转型

可以看到他们的roe,也就是股东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贵州茅台高达33%,信立泰达到25%,还有巨人网络也可以达到16%。

他们的高ROE,是因为他们有非常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就是赚钱比例非常高,但是他们的总资产周转率是非常低的。

这种公司还有另外一个代名词,叫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种就是典型的依靠高的销售净利率,来维持高roe的公司,我们把它叫做高利润低周转型公司。

第二种是低利润高周转型公司,俗称薄利多销。

这种公司的典型代表就是零售业的永辉超市,珠宝首饰的老凤祥、还有以肉制品为主的双汇发展。

低利润高周转型

刚好和贵州茅台的情况相反,这样的公司是净利率,也就是赚钱比例非常低,但是总资产周转率,就是翻桌率非常快。

哪怕做一趟生意,赚钱不多,但是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多做几趟生意,也能够达到比较高的roe。

由对比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零售业的永辉超市的股东回报率是比较低的。

因为它的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比老凤祥和双汇发展低很多。

所以低利润高周转型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都比较大,好点公司都是大于2的。

最后再看杠杆型公司,典型代表是房地产行业的万科A,银行业的工商银行,保险业的中国平安。

杠杠型

可以发现他们也有很高的股东回报率,但是他们的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是非常低的。工商银行的总资产周转率居然只有0.03,这是非常非常低的周转速度了。

他们能够获得高roe的关键点,就是负债占资产比例非常高,也就是刚才说的权益乘数非常大,借钱非常多,所以股东回报率也大。

这类公司除了银行之外,一般都是周期性行业比较多,所以不太建议大家投资依靠高杠杆,而获得高股东回报率的公司。

那我们找到公司的商业模式之后,有什么用呢?

我们知道投资的公司股东回报率应该是比较大的,起码是大于15%的。

那么高的股东回报率,主要是因为赚钱比例大,或者是周转速度快,或者是杠杆大。

如果一家公司的高股东回报率能够一直维持下去,肯定是这三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能够一直地保持下去。

而我们投资的是公司的未来,如果公司的股东回报率能够长期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这就值得我们投资了。

所以对于高利润低周转型公司,主要是依靠高的客单价,所以它的高价要守得住。在看财务数据,研究公司产品和行业的时候,我们就要重点看他的销售净利率能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如果在某一年突然间降低了很多,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不可恢复的,说明这是一家基本面变坏的公司,应该剔除或者卖出。

对于低利润高周转型公司,它是薄利多销的,所以它的卖货速度一定要长期维持下去。

如果它的卖货速度正在逐渐变低,这也是一家基本面正在逐渐变坏的公司,应该剔除。

这两类公司,已经涵盖了市场上的大部分公司了,我也主要建议选择这两类公司。

因为这样的ROE,要么是公司管理层经营有方、经营效率高(周转快),要么是产品、品牌力很强,行业属性好(表现为净利率),它的可持续性就会比较好。

对于杠杆型公司,主要是借的钱成本要低,有能力偿还公司的长短期债务。但是,轻易加杠杆,会让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提高,这很难让公稳健增长。

3.3数据指标选股,踢掉烂公司

前面,我们说了ROE,以及跟ROE相关的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杠杆比例,除了这几个数据需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6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