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前景 >> 他终于火了,这才是今年最出圈的顶流
航天员桂海潮的名字,想必大家已不陌生。
关于这位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员,标签实在太多:
85后博士生导师,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戴眼镜“上天”第一人……
每一项单拎出来,都十分抢眼。
以至于桂海潮的新闻下面,有人开玩笑说道:
“建议查查家里人。”
真的有网友去查了,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别说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了,桂海潮连人生的起点,也比常人低很多。
他父母都是农民,家住云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3年前,这个村子才实现脱贫。
能从山旮旯走出来,桂海潮妥妥是逆袭的典范!
网友知道后瞬间沸腾了。
有人说桂海潮是“小镇做题家之光”,也有人说,从他身上看到了普通人的希望。
所有评论里,有一条很让我感动:
“桂教授目前离大家的距离都是公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
“全国各地在努力复习的高三学子们,还在努力赶路的追梦人们,应该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他逆袭后的成就。
“还有什么比这更励志的呢?”
是啊,从大山走出来的名叫“海潮”的人,飞上了宇宙。
即便平凡如你我,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时间倒回到故事的起点,那时的桂海潮还不是万众瞩目的宇航员,而是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娃。
他的家乡,是云南施甸县的姚关镇。
这里教育资源十分落后,从这去县城要走20公里的山路。
直到年,姚关镇才设立了两所初中和一所普高。
出生于此的桂海潮,家庭条件非常差。
据说上高中的时候,他的校服都是大家凑钱买的。
小学时的桂海潮,和其他农村孩子并无二异,天天疯玩。
可上了中学以后,桂海潮就变了。
不仅不再玩游戏,而且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为什么?
事情还要从年10月说起。
那天,“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新闻传遍全国。
桂海潮也从校园广播里听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看着杨利伟在太空展示出五星红旗,桂海潮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航天的吸引力。
他心潮澎湃地想着:
“我也要做宇航员,飞上太空,为祖国争光!”
立下志向后,桂海潮开始在学业上用功起来。
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他总是积极互动。
课后,也总能看到他拿着考卷和书本,追着老师问问题。
为了挤时间学习,桂海潮会故意错过打饭高峰期,留在教室背书;
也会在宿舍熄灯后,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复习。
小县城的孩子,想去大城市发展并不容易。
可桂海潮,却用努力,一点点缩小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出名后,有段关于桂海潮的回忆很火:
“我家就住在他读书的中学里,我家的厨房,对着他高中住的那间小屋。
“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
“小时候贪玩,经常被老爸揪着去看他学习。
“透过那扇纱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个宇航员的曾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
高考那年,桂海潮夺得了全县第一名。
以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北大。
可志在航天的桂海潮,还是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彼时,这个在山里仰望星空的少年还不知道,未来有一天,自己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
大学期间,桂海潮的表现依然不俗。
他的成绩常年名列前茅,不仅顺利拿下工学博士学位,而且年仅31岁,就成了北航的博导。
桂海潮的师兄回忆,每次去实验室,桂海潮基本都在看书。
他出成果不是最快的,但总能抓住关键,一丝不苟地攻克难题。
年,桂海潮留学加拿大,以博士后的身份继续做科研。
当时,他看到了一条招募宇航员的公告。
桂海潮羡慕地想:
“要是我们国家也能面向社会人员开放招聘航天员,那该有多好啊。”
没想到,桂海潮刚回国工作半年,机会就来了。
年,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其中几个名额,刚好给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要知道,此前近20年,中国的宇航员,都只从飞行员中选拔。
机会实在难得。
桂海潮想都没想,就报了名。
而挑战也随之而至。
合格的航天员,需要训练到能承受8G的超重。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一般来说,1G相当于自身体重,而普通人的承受极限,不会超过自身的6倍(即6G)。
正常人在5G的情况下,就会感到眩晕、恶心;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承重7.5G的情况下,也会昏迷不醒。
而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书生”桂海潮,要忍受8个G的重量,难度可想而知。
刚开始,桂海潮每次训练,都觉得天旋地转,走路打飘。
为了实现飞天梦,他只能不断要求加练。
除此以外,桂海潮还要完成上百项考核。
每项考核,都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
比如沙漠生存训练,需要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独立生存两天,并完成任务;
比如睡眠剥夺实验,需要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保证72小时不睡着,且情绪状态稳定。
这些近乎残酷的训练,桂海潮全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原因无他,一因梦想,二因使命。
桂海潮说过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在航天员大队的门口,刻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8个大字,不管白天黑夜、烈日暴雨,它们永恒伫立。
也正是这8个字,时刻激励着他刻苦训练,逐梦而行。
“海潮出山野,破云骋天穹。”
今年年初,桂海潮终于通过测试,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
小镇青年的航天梦,实现了。
无疑,寒门逆袭的桂海潮,引发了每个前进者的共鸣。
有关他的热搜下,很多人都留言述说自己的经历。
有的人,本科学校一般,但依然坚持读书,最后考上了大学;
有的人,出生县城,凭借努力考上了省外的大学,希望工作赚钱后,好好孝敬父母;
也有人高考失利,专业没选好,回头看时却发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向前。
桂海潮的经历,或许无法复制。
但每个为梦想努力拼搏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照见自己的影子。
前几天有一则热搜。
专科学生柳冰倩,高考只得了分,却在二战考研后,成功上岸中国政法大学。
备考期间,她把年以来的英语真题刷了3遍,每天记到个单词。
笔记也记了几大本,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
上岸后,柳冰倩说了一句很让人感动的话:
“人还是要敢于做梦,一定不要放弃做梦。”
是啊,在鼓吹“努力无用”的当下,“桂海潮们”的故事,无疑给人们打开了展望梦想的窗口。
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跨越平凡,走向优秀。
而从这些故事里,我们也悟出了普通人”逆天改命“的4个真相。
分享给屏幕前的你,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出金灿灿的人生。
1.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永远不是出身
“寒门难出贵子”的论断,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可桂海潮的经历,恰恰打破了这个说法。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起点,而是奋发图强的斗志和乘风破浪的胆气。
不要总抱怨出身不好,原生家庭太差。
真正的强者,永远能刺破荆棘、打碎枷锁,走在向前的路上。
2.真正能驱动人成长的,是梦想
无论是从小镇飞向太空的桂海潮,还是专科逆袭大学的柳冰倩,无一不在告诉我们:
人,真的是要有梦想的。
来源:全景视觉
或许向上生长的路很辛苦,但心中的梦想,总能激励我们奋起直追,抵达美好的远方。
所以,千万别放弃做梦。
因为,每个平凡的梦想,都有缔造奇迹的力量。
3.读书,是普通人改命的最好方式
桂海潮为什么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因为他几乎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踔厉奋发、刻苦钻研。
每个人的起点或许不同,但知识,能夯实我们向上走的路,让人完成由内至外的蜕变。
一个人越变越好,从好好读书开始。
4.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努力
《天才基本法》里说:
“如果你只是一个凡人,却又渴望达到天才的高度,那么: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
任何夺目的成绩背后,都离不开长期的坚持。
很多时候,踏踏实实努力,扎扎实实用功,路就能走到了。
罗翔老师说过一段话:
“人这一生,你能决定的也许只有5%,有95%是你决定不了的,你的努力也许只是那5%的一个支点,去撬动那95%的命运。”
人生在世,出身、相貌、家世……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掌控。
但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以努力为支点,撬动破局的杠杆。
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成为一个有梦想的人。
想要什么就努力去争取,想去哪里就勇敢去追寻。
生命的厚礼,总会在你与世界交手的过程中,不期而至。
作者:竹西;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殊标注除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