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优势 >> 根据实际情况解题杠杆支点的多样性
在郑州十套模拟题中,有一道题老师们问的比较多,具体题目如下。
例题:如图所示,请在撬棒AD上作出撬起“石块1”时,石块1对撬棒的压力F压和在D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解析:参考答案中给出的石块1对撬棒的压力F压和在D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老师们的问题是:如果在D点施加一个最小力F,那么,其力臂应该是最大的,显然,以着地点A为支点时力臂最大,此时力F最小。
从理论上来看,老师们的问题是有根据的。但是老师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题干中要求的是“请在撬棒AD上作出撬起“石块1”时……”
我们再来看看以A为支点时的情景。很明显,此时作用在D点的力只能是垂直于撬棒向上,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石块1“平动”而不是题干中要求的“撬起”。所以,参考答案中给出的参考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下面这道题:
例题:如图所示,请在撬棒AD上作出撬动“石块1”时,石块1对撬棒的压力F压和在D点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那么,按照题目要求,石块1对撬棒的压力F压和在D点施加的最小力F如图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至少有两点收获。
一、支点具有多样性
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是不转动的,以任何一个支点为转轴都不转动。也就是说,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可以有多个支点。
二、根据实际情况解题
明白了杠杆支点的多样性,我们就不难理解第二点——根据实际情况解题。通常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会要求学生仔细审题,强调审题的重要性。空洞的说教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结合本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审题的重要性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专栏里的《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测试题》有下面这道题:
如图所示,匀质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14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将绕 (选填“C”或“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最小值是______N,最大值是______N。
如果学生不知道支点的多样性,这道题做了跟没做没什么区别。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这就是教物理了。
与“往前一步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