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优势 >> 2023中考物理答题须知,收藏备用
为大家分享的是:中考物理答题须知,收藏备用!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答题须知
一
选择题
选择题一定要小心谨慎。如果想考到高分,选择题就不能失分,警惕题目中的陷阱。
1.注意关键词。题目中的“匀速直线”“静止”“错误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一定要圈出来,并且不停地提醒自己要重视。
2.选项要读懂了再做题。每个选项都要读,并且读懂了再进行选择。有的可能会更换一两个字,有的选项可能看上去前半句也对后半句也对,但是逻辑不通,也是错误的,冷静分析,小心陷阱。
3.仔细看清前面的选项字母。填涂答题卡时,填涂完后,检查一遍是不是涂错了地方或者涂错了题目。
二
三
作图题
1.光学作图:注意实线、虚线、箭头、直角符号,正确标记角度。
2.力学作图:一重二弹三外四摩擦,注意摩擦力方向、力的长度和大小。
3.滑轮作图:注意最后还要画上箭头和力的符号:细绳要画直,不能弯曲。
4.杠杆作图:注意动力阻力方向、动力臂阻力臂的长度。
5.电学作图:注意线和线之间的黑点、电学元件的顺序。
6.家庭电路连接作图:注意左零右火中接地,开关火线灯接零,接入地方画黑点,不能交叉。
※作图一定要拿尺子作图,确定正确了,用铅笔画深一点,以防扫描不上。
四
计算与简答题
一般电学一题、力学一题,能量转化掺杂在其中。前面小的计算题还是比较简单,一两个公式就能解决,公式要熟练。
解析题中的解释题,一定要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题目中的变量关系是什么,与该题相关的物理公式或者物理原理要列出来,然后针对题目情况进行分析解释,注意控制变量的描述,如:为什么电加热器和导线放出的热量不同?解释为:电加热丝的电阻比导线电阻大,由焦耳定律可知:Q=I2Rt,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电热就越多,因此电加热丝产生的热量比导线产生的热量多,尽量解释完整清楚。
五
实验与探究题
一般是一道电学实验题、一道力学实验题、一道热学或光学实验题或者基础知识考查汇总题。
实验与探究题一定会考查物理学中的测量工具读数,这种题最简单也是送分题,但是这里重点拿出来说的原因是:部分同学在这里很容易失分,一定要先弄清楚分度值(一小格的数)再读数,不要着急。尤其要注意测量长度时,结果不能漏写零,如读数结果是“5.60cm”,若写成“5.6cm”就是错误的。
一般物理学的压轴题也是在这里出现,但是不要太担心,对于中考而言,难题的占比最多10分,那么这里能拿的分一定要拿。对于实验设计题,如果真的没思路,那就从给你的器材入手,思考这些东西究竟要干什么,注意一些隐含的不寻常的条件,如玻璃棒、大小适当的塑料杯,综合在一起,说不定思路就有了。
六
命题隐含条件
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相机),光线相交,实线
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物距大于像距=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白气=液化现象
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I2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U2/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七
重要公式
速度v(m/s)v=s/t(s:路程,t:时间)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
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
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欧姆定律I=U/R(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八
重要数值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m/s
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m/s
3.水的密度:1.0×kg/m3
4.水的比热容:4.2×J/(kg·℃)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6.家庭电路的电压:V
7.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来源: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初中生家长整理编辑,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