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市场 >> 中子星CEO张鹏复杂世界的思维视角
作者:中子星CEO张鹏
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黑天鹅,反脆弱,非对称风险,通读下来,给我们揭示的是如何去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世界。黑天鹅这个名词已经广为流行,特指不可预测,但又带来重大影响,事后人们才寻找解释的事件。从金融危机到当下的疫情,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这些特性,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视角去看,很多可以称为灰天鹅,战争,饥荒,瘟疫都是时常出现的身影。
而所谓非对称风险,揭示的则是没有风险共担就没有进化的原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建筑师建造的房子倒塌,建筑师要被处死。现代社会则处处缺乏风险共担的精神,专家学者不必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负责,职业经理人追求短期目标,并不真正为企业经营的失败担责,投资人士也往往只享受正向激励。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黑天鹅事件会无所适从。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基于机械的世界观对复杂世界做出的预测,而忽视了极小概率的“肥尾”事件。从作者的角度看,时间才是试金石,能生存下来的就是好的,有用的,无害的,这类似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再进一步,我们需要反脆弱,这可以看作是应对黑天鹅的武器。受到极端事件的伤害是脆弱性,对这些事件有承受能力是强韧性,而能够从中获益则是反脆弱。举例来说,对于企业,负债也即杠杆具有脆弱性,观察近两年的各种爆雷,靠杠杆撑起的不少“巨头”轰然倒塌。现金流则具备强韧性,日本企业在经历衰退期时曾有“黑字破产”,即有利润而无自由现金流,同样陷入破产困境。在危机中寻找到新的机遇则是反脆弱,如当下兴起的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相应的风险投资也是一样,其一大特征是付出有限的成本,但可能获得巨大的潜在收益。作者用凸性来表示这一特征,类似我们说的二阶函数曲线。相反的特征是凹性,即获得可知的收益,却承担未知的错误或损失,想想这几年来的各种P2P,非法集资,不正是这种脆弱凹性的体现吗?黑天鹅或许无法预测和避免,反脆弱可以让我们在坚强的同时逆流而上,如同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基因》里所说:“有非同凡人之所为,有非同凡人之所想,有所作为“。
塔勒布的观点可以给我们的思维视角什么样的启示呢?不妨让我们从习以为常的西方式牛顿思维向东方式系统性思维倾斜一下。西方哲学的发展从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再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人文主义,确立了现代主义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确立了牛顿式的科学观,认为世界是静止的,可预测的,可逆的。反映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也许是各种现象),用定价公式去解释市场的价格变动,似乎一切都有规律可循(所以在黑天鹅来临时更加惊慌失措)。但正如书中所言,这样的线性思维模式无法描述真实的世界。真实世界,像凯文凯利描述的蜂群,高度连接而又是分布式系统,充满了非线性的因果关系。牛顿式思维,或者像塔勒布所说的柏拉图化思维,固然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中促进了从神到人的范式转换,但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也限制了我们应对当今复杂世界非线性变化的能力。东方式的系统论思维应该被融入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譬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都是用整体,全局,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基辛格曾经评论中美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美国人对眼前形势一定要拿出结果,中国人注重的则是大局的发展”。
因此,解决复杂世界的问题必须用系统的,进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一个直观的例子是股市,市场的参与者千千万万,他们都是独立,多样的个体,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价格反映的是一种集体决策,直接表现为资金推动的变化。人们发明了无数理论和模型,从波段理论,市场有效假说,到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都试图去解释和预测市场。而市场本身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是无数思想博弈的有机体。期望一个长效模型是不现实的,很容易陷入黑天鹅陷阱,而且往往发生在一时成功,自信满满,加大杠杆之时(想想金融危机)。正如查理芒格所说,我们必须不断重新组合和重新选择模块,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从反脆弱的角度,我们可以采取“杠铃”策略,例如A股,在既有资金流入驱动大趋势向上,又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大部分配置安全性高的固收产品,小部分配置期货或者指数,以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抓住机会,获得合理回报。
更宏观的例子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各种专家预测,大众盲信的往往是头衔和身份标志。理论经常是线性的,加上信息的不完整,偏差就在所难免。正如《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中所说,“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肯定是开放的系统,用机械论的方法去认识它们是注定要失败的”。那什么样的行动是现实的呢?哈耶克指出,经济是有机体,而不可预测的新创意是经济史的推动力。如此看来,经济的活力离不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不断试错中前进,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驱动力。这同时也具有反脆弱性,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无数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将到来的物联网和5G时代也会催生新一批领头羊,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企业组织,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丰田式的管理,工业时代控制论思维衍生的层级制越来越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变化。“自组织“,“无边界”成为流行语,核心也是把企业和外部合作方都看成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企业即具备自上而下的指令体系,也要具备自下而上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如同量子管理学提到的量子自我,像光子一样具备波粒二象性,兼容并包,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
用系统论,进化论的思维视角看待资本市场,社会经济,也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不要因为我们不了解而否定,更多可能是我们认识的局限性。曼德博罗发现了分形几何,认识了自然界的真实,以及工业化的几何应用只是自然的简化,而提出“错误的解释源于错误的描述”。不论是金融市场上的动态组合策略,还是企业管理上的柔性组织,都是去建立一个可进化的系统,以容纳不完美并不断迭代。也许未来,当大数据主义成为主宰时,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殊途同归,有新的范式解决不完美和不确定性,当然也可能有新的黑天鹅出现。
来源:新浪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