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发展 >> 荣耀手机高层采访实录
年10月24日,程东升老师书面采访了荣耀CEO赵明,以下为采访回复。3年后的今天,回头再看当时的采访,不禁让人唏嘘。荣耀从华为独立出去以后,或许当年的很多构想就可以真正实现了。我们期待着
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1.为什么会推出荣耀品牌?
ü荣耀的出现是华为内部对于整个手机市场的商业模式分析的决定,荣耀相当于一个蓝军,在内部其实是另外一个内生的创业,完全是用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运作这个品牌,最开始荣耀其实是一个手机的产品系列,通过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做销售。
ü这种商业模式的出现,会丰富产品的架构,丰富消费者选择的空间,也丰富了渠道覆盖的空间,不再单纯只是传统的线下渠道来售卖,用更快捷、成本更低的方式,将更多的空间让利给消费者去受益,这样操作模式下,使消费者更加高效地得到更实惠的产品。
2.荣耀的定位、目标人群以及销售渠道是怎样的?和华为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如何区隔?
问题一:
ü品牌定位:面向年轻人的互联网科技领导品牌,做年轻人的科技潮品。
ü品牌理念:荣耀倡导勇敢、进取的品牌正能量,鼓励用户勇敢做自己,提倡新青年文化与年轻的人生态度,鼓励个人应该更有主动性,充分表达与分享自己的生活、情绪,能多角度记录生活、展示自己的态度。
程东升老师出版的《华为三十年》ü目标人群:年轻以及年轻心态的人。
ü销售渠道: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目前线上线下销售占比接近一比一,是所有手机品牌中渠道布局最均衡的。目前中国市场,荣耀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已经高于诸多重资产转型布局线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但截至目前,荣耀线下工作人员只有60人左右,未来也会继续以轻资产模式布局,让产品自己长腿往线下渠道走,让线下合作伙伴主动跟荣耀合作。
问题二:荣耀与华为的区隔、差异化
ü华为品牌更多面向中高端市场,以商务人士为目标消费者,目前华为已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获得全球人士的认可;荣耀品牌更多面向互联网,以年轻人群为目标消费者;目前,荣耀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手机品牌的领导者,荣耀将持续以优质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回馈广大消费者。
ü在内部资源方面,两个品牌独立运作,但平台研发等共享。目前,华为和荣耀两个品牌已经形成互相补充、互相借力、互相促进的形式;华为提升中高端形象,为荣耀的信任感背书;荣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为华为的亲和力加分。两个品牌已经形成并驾齐驱的良性互动。
3.从产品规划布局与价格定位上来看,荣耀和华为有什么不同?
ü华为品牌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在价格上会有交叉,但采用双品牌,会帮助华为做大整个市场。
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程东升摄ü在产品上,荣耀更多讲究大胆或科技创新的角度,会更面向年轻的互联网人群,价位上以~机器的为主;华为会强调设计的调性和品质感,价位上更多是以以上的机型为主,两者也并不排斥互相价格的渗透。
4.在营销上,荣耀作为互联网手机品牌有什么样的营销策略?与华为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反响比较好的案例?
问题一:
ü荣耀是互联网品牌,侧重于社会化营销,同时在线上线下举办各种活动,搭建平台,提供话题,让更多认同荣耀价值观的年轻人成为荣耀主动的传播者,然而运用营销杠杆原理,以不多的营销费用,实现销量最大化。
ü成立不到四年,荣耀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已达到75%(数据来源:益普索),荣耀品牌建设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除了有极致产品和服务做基础,还因为荣耀能沉下心来,努力去挖掘和学习新时代市场营销的本质,回归人本位的思路,真正做到对用户消费心理的洞察。
问题二:
ü华为品牌是更多面向中高端市场,以商务人士为目标消费者,因此在营销上更偏重以资金密集的方式,最大化跟目标消费者的接触面。华为和荣耀两者定位的不同,导致营销上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ü最好的营销一定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告主和品牌商都要适应大环境,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
问题三:
ü荣耀采取润物细无声式的品牌塑造之路,面对消费者,荣耀从开始就作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者、指导者的角色出现。荣耀和年轻人站在一起,共同探索品牌发展的新道路。
ü通过深入年轻人热衷的领域,如运动、音乐、电影、体育等各种领域,荣耀在其中分享“勇敢做自己”的品牌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品牌理念。
ü经典案例:如FISE合作、“GO!勇敢”系列(年度)、“叛逆的正能量”系列(年度)、“年轻人的科技潮品”系列(年度)品牌建设活动,如行走的力量、新力量影像大赛2.0等。
5.华为荣耀的双品牌战略是否算是成功?为什么?荣耀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ü华为、荣耀的双品牌战略在市场获取的成功有目共睹,这一点可以通过各种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报告中看出,两个品牌目前都处在高速发展轨道中。事实证明,华为、荣耀两个品牌互相补充、互相借力、互相促进,双轮驱动模式不仅赢得现在,也将赢得未来。
ü伴随智能手机市场在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越来越高,以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会在价格、配置上有一定重叠,但价格和配置并不是一款手机产品的全部,真正吸引消费者的还是其综合体验。双品牌战略,可以通过不同的品牌和产品组合,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同时在竞争越趋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整个市场份额的增加,为华为和荣耀构建更加坚固的、面向未来的竞争壁垒。
6.荣耀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计划是怎样的?
现状:
ü荣耀是互联网品牌,但眼光并不局限于互联网手机领域。只有拥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不断学习和吸收,并在过程中积累实力,实现厚积薄发。
ü年成绩:在智能手机行业里,荣耀产品的NPS(用户净推荐值)与苹果手机并列第一,高达47%,而行业内很多手机NPS为负值。这也从侧面证明,谁更能遵循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走得更长远。第三方机构赛诺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荣耀手机整体销量达.1万台,在中国互联网手机市场上居于榜首,销售总额为.56亿元,远超其他互联网品牌。
ü渠道现状:荣耀在线上线下渠道的平衡性已建立了起来。荣耀在年第一季度已成为线下排名第五的品牌,目前线上线下渠道比例接近1:1。线下渠道建设属于轻资产投入,荣耀没有大规模开设体验店,而是通过适当溢价吸引线下的合作伙伴,用户口碑好、流速快,以庞大的总量支撑起高毛利。
未来规划:
ü客观来讲,荣耀现目前取得的成绩是按照荣耀的规划和预期来走的,但很多还是刚刚开始,未来一到两年,荣耀会在以下层面继续发力:
线下能力建设:虽然现目前荣耀已成为线下第五的品牌,线下市场份额从去年的3.8%到如今发展不足一年至7.3%。未来还需要用荣耀的模式走到线下,如荣耀在线下只有14个省(市)有工作人员,最多的一个省是广东,有5个人,最少的省份如辽宁仅1人,总计约20余人。因此还需要加强线下能力建设,包括与合作伙伴的沟通能力,对其服务的支持能力等等。
打造荣耀生活圈/生活方式:紧跟年轻人,在其选择的游戏、音乐、运动以及潮流时尚方面,打造荣耀的生活圈和生活方式。
细耕海外市场:在海外的市场上,荣耀也需要沉下心来去夯实。在海外市场做了一些试点和验证工作之后,荣耀发现荣耀“年轻的故事、年轻的科技品牌”这样的定位是能够被海外很多市场所接受的。目前来看,荣耀在芬兰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0%,俄罗斯已经快接近10%了,增长都很快,俄罗斯市场今年跟去年相比翻了一番,到年底估计接近10%。荣耀现在缺乏在海外深入运营荣耀和充分理解荣耀品牌的人员,所以后续荣耀会花精力用荣耀的方式做海外市场。
ü未来几年的增长对荣耀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和挑战,荣耀欠缺的是沉淀和积累,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不为周围各种各样的风向所动,坚持自己,坚持两三年之后,你再去看,风景可能会更加不一样。
我们提供华为学习课程,为企业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