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发展 >> 2014年安徽景点奇怪事件,7岁女孩推动
石佛山是位于安徽宣城郎溪县,著名的风景区。
年的一天,一个7岁的小女孩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这里游玩。孩子小,好动,四处跑着玩耍。
前面是一块巨石,巨石后面是几十米高的悬崖。
小女孩儿对大石头产生兴趣,上前用手推了推。
本是无意中的动作,却惊呆了旁边的众人。
巨石动了。
虽然没有大幅度晃动,但还是很明显地看到,巨石产生了晃动。
这一幕诡异的场景惊呆众人,这小女孩儿力气未免太大了些吧,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大力神转世吗?
“天生神力”的小女孩小女孩儿无意中的举动,推动巨石晃动,引起众人的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目测,这块石头高超过3米,腰围超过15米,这么大一块石头会有多重,几吨还是几十吨?
这么大的石头,没有专业的设备,肯定是没办法实际测量重量的。
有人估算了一下,这块石头的重量达到了32吨,但大多数人认为,实际的重量应该不止32吨。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姑且算是32吨吧,这个重量岂是人力能够撼动的。
可这神奇的一幕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撼动它的还是一个7岁大的小女孩儿。
这个小女孩儿是天生神力吗?不可能。这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是大力士。
那小身板怎么看都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不是孩子的原因,那就是巨石的问题了。
众人找来景区工作人员,这么大块石头,连孩子都能晃动,会不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景区工作人员到来后,微微一笑,没有过多解释,只说请大家放心,绝对没有任何危险。
如果大家有谁不信,可以采用任何办法,要是能将巨石推下山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并笑着称,还可以“一推成名”。
工作人员的话,引起大家的兴趣,纷纷表示想要试试。
那天,来了不少各地的旅游团,跃跃欲试的人并不少。
有人找来粗木棍,试图“给我一个杠杆,就能撬动地球。”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按照杠杆原理,做起尝试。
结果第一次失败了,不是原理问题,而是木棍不结实,折了。这位游客没有放弃,失败原因不是理论,是工具问题,于是再次找来粗木棍尝试起来。
这次工具没出问题,人力有时穷,晃不动。
不甘心失败的这位游客,找来几人帮忙,有搀扶的,有扶着木棍的,慢慢地,木棍的一头,一个多斤的男人站了上去。
这个办法好,起码比在下面用手晃动,能用上更大的力气。
一切准备就绪,男人站在木棍一头,用力地晃动起来,随着男人的动作,木棍被压得起伏不定。
大家赶紧观察巨石的情况,纹丝不动。
这这结果让大家接受不了,成年男子的力量肯定比孩子力量大多了,为什么一个7岁小女孩能晃动巨石,这么多大人却晃不动呢?
这时候,大家逗那个小女孩儿,让她再去试试。这么多人围观,小孩子早就有些害羞,躲在母亲后面不肯出来。
看着大家伙兴致都很高,父亲也有心让女儿再次尝试一下,但考虑到安全,这么大块石头,会对女儿造成伤害,也有些犹豫。
这时候,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放心大胆地尝试,不会有危险的。
于是父亲以两袋零食的代价,说服女儿再去试试。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女孩略显羞涩地走到巨石前,推了一下。这时候令人惊奇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刚刚游客尝试的时候,插在巨石下面,当做杠杆的木棍,随着巨石的晃动而上下晃动起来了。
这不同的尝试结果,让大家伙一脸茫然,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力气比拼上,居然输给一个7岁小女孩儿。
这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难道这个小女孩真有什么特殊之处?
别人不清楚孩子的情况,当父母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女儿哪有一点异常的情况,可眼前的情况,该怎么解释?
当爹的也有点迷糊,亲自上阵,手推、脚踢、找来工具辅助,结果巨石纹丝未动。
与其他成年人的尝试结果一样,这时候有游客好奇,抱着自己家的孩子上前一试,巨石还是没有晃动。
这下子,大家都将目光放在了小女孩儿的身上,难道这个孩子真的与众不同、天生神力吗?
就在这时候,景区工作人员站了出来,笑着给大家解惑,巨石晃动并不是小女孩天生神力,而是因为这块巨石。原来这是一块怪石,那么它怪在哪里呢?
怪石原来这块石头,在当地非常有名,名为“风动石”,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风动石,字面解释随风而动。
30几吨的大石头,风能吹动,怎么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既然风都能吹动,小女孩儿也能推动,为什么几个成年人,却推不动呢?
看起来很神奇的事情,其实说白了就是巧合。
风动石,虽然体型巨大,但其主要着力点只有三个地方,石头下面很多地方都是空隙,只有三个凸起的支撑点。
三个支撑点形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长久屹立悬崖边,而不滑落、移动的原因。
至于小孩子能推动,大人推不动,真的只是巧合,原因在于选择的位置。
这块石头,只有在特定的位置,哪怕是轻轻用力,都可以让它晃动,要是选择的位置不对,就是几十人同时发力,它也会不动分毫。
神奇的事情背后,是看不到的客观因素。
当地的人对这块石头,虽然不了解其产生晃动的原因,但确实都知道这块石头的神奇。
一年四季,风向不同,风力大小不同,所以风力产生的推力也就不同,巨石晃动的明显程度也就不同。
尽管如此,那么巨石为什么会产生晃动呢?并且还是在很小的助力下就能产生晃动呢?要知道,这可是30几吨的庞然大物,没有重型设备辅助,根本不可能撼动的。
难道是底座的部分,连接不紧密造成的吗?
但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在下面的缝隙中,根本看不到丝毫光线,说明巨石与地基连接得很紧密。
况且,这么重的石头,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与下面应该早就磨合在一起了。
大石头就像趴在地上一样,根本看不到任何玄机。
但风能吹动,小女孩能推动,这又是事实,真实地发生了,说明风动石与地基部位肯定有不紧密的地方,否则根本解释不通巨石晃动的原因。
这时候,有人突发奇想,既然小女孩能推动,那么换成成年人,甚至是更多人,有没有可能将巨石推落悬崖呢?
工作人员表示,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并笑着称,真要将巨石推落悬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看着自信满满的工作人员,大家伙知道推落巨石,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决定试一试。
结果,不管上去多少人,使用什么办法,巨石只是晃动的明显程度有变化。但这点变化,想要真正撼动这个庞然大物,无疑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做到。
尽管结果早在意料之中,工作人员还是表示,其实类似的实验,已经做过很多次了。
这块巨石,每年有全国各地的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对它产生好奇的游客多不胜数,各种各样的办法都尝试过,根本就不可能推下悬崖。
并且,这块石头早在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也曾经尝试过。
当时,日本人听说这块怪石的神奇,羡慕的同时深深地嫉妒,于是想将这块石头弄下悬崖,毁掉我国一处奇特景观。
他们也用了很多的办法,但最终也没能奈何得了这块巨石。
找对地方,轻轻一推,就可以晃动,但想要它掉下去,却根本做不到。
这因为如此,这块巨石被当地人认为很有灵性。
石佛山的怪石不仅仅只有一块风动石,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块奇特的怪石。
离风动石米左右,石佛山一处悬崖上,趴着一块奇特的石头,被称为“蝉鸣石”。
这块石头明显小于风动石,其奇特的地方在于,这块石头趴在一个将近40度的陡坡上面,再往下,就是深几十米的悬崖。
这个角度,巨大重量的石块,是很容易滑下悬崖的。
可蝉鸣石却老老实实地趴在那里,据考证,这一形态,已经形成上亿年,大概形成于侏罗纪后期。
这块蝉鸣石与斜坡之间,几乎是镂空的,中间只有三个点相连。靠着这三个支撑点,形似一只蝉趴在树上,就这么过去了上亿年的时间,纹丝不动。
上亿年的风吹雨淋、地壳变迁,还能保持这个姿态,实属不易。
那么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形成原因经过专家考证,石佛山出现的风动石与蝉鸣石这样的奇观,与石佛山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时期,皖南地壳上升,逐渐形成与今天相似的低山丘陵地貌。
在侏罗纪后期,东部地区地壳运动强烈,多处出现裂缝,导致熔岩喷发,后冷却形成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十分坚硬,这是我们所熟知的特性,但它还有一个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特性。
花岗岩由矿物质组成,并且它具有非常发达的节理构造面,这就造成它很容易风化。
简单说这个现象,应该比较好理解。
花岗岩垂直呈现的时候,表面会出现刀劈一样的效果,最终呈现的就是高大的石壁,石柱。
如果平直呈现的话,原本一体的岩石,会逐渐断开,形成千奇百怪的形态。
黄山、九华山看到的一些形状奇特的怪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产生的。
蝉鸣石与风动石的形成原因,也与此密不可分。
那么风动石为什么会随风而动呢?按理说这么多年的自然风化,早应固化了才对。
专家解释到,我们看到是风动石有三个支撑点,那么会不会有看不到的第四个支撑点,因为长时间的风化,导致风化掉了一部分呢?
本来四个点支持,牢固不动,但因风化缺失一块,产生空隙。
就好比一张四腿桌子,其中一角变短了一点,没人动的时候,也能牢固,但只要轻轻碰动,就会摇晃。
晃动的幅度有一个上限,就是触碰到第四支撑点,就再也晃不动了。
这种解释其实也只是理论上,相对有一定说服力的。
但是30多吨的大石头,可不是小小的一张桌子。
这么重的石头,想要推动,仅仅靠人力无疑是很难的,更何况是孩子的微力,相信一定还有我们所没有弄清的原因在。
通过了解,类似石佛山风动石的怪石,我国不止这一处。
比较有名的是福建漳州东山岛的一块巨石,这块巨石估计重量在吨以上,每当有海风吹来,就会随着风力大小不同,产生不能程度的晃动。
不管风力多大,晃动到一定的角度,就不会在动了,屹立多年,没有其他变化。
风动石是这样,那蝉鸣石又是什么情况呢?
蝉鸣石,之所以在悬崖边没有滑落,主要还是那三个支撑点没有风化断开。
尽管在悬崖边,处于风口位置,蝉鸣石下面很多都风化掉了,形成空隙,就是因为这三个点,依然受力,并且这三点正好符合最省力的形状,才让他多少个万年来,依然趴在那里。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一带的地壳,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没有严重的外力作用。
这些怪石的形成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且需要长时间的演变,在自然界形成的几率非常低,但绝不是什么神秘力量造成的。
对于这些奇特景观,我们更要好好的保护。他们的形成确实不易,一旦失去,可能就是多少年都不会再有了,这样的损失是不可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