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南昌起义时,朱德只是光杆司令,为何后来成

发布时间:2022/8/3 16:25:37   

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我们现在的“八一”建军节就是这样来的。

此次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与创建人民军队的标志,从中走出了新中国过半的元帅,历史意义非凡。

不过有一点或许与大家的印象不同:朱德在南昌起义中并不是主要的领导人物,他起到的主要是辅助作用,那为什么后来还能成为我军的主要缔造者呢?

在南昌起义前,朱德担任着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南昌公安局局长,手下的兵力只有三个连及公安局两个保安队,加起来不足五百人。

且这些人大多都是南昌本地人士,起义前一听说要打仗连忙跑回家了,所以朱德基本上就成了光杆司令。

后来的起义军共有3个军6个师的编制,其中3个师隶属于叶挺的11军,3个师隶属于贺龙的20军,朱德是第9军副军长,这个第9军实际上也还是空架子,没有战斗部队。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后林帅不太尊重朱老总的原因。

当然朱德也不是没有贡献,他是南昌公安局长,很熟悉南昌的兵力配备、布防情况,绘制出了一副详尽的南昌军事地图,标明了碉堡、火力点以及合适的进攻路线。加上朱德本来就出身滇军,在起义前以宴请、打牌和闲谈的方式拖住了驻扎在南昌的滇军两个主力团团长卢泽明、萧日文。

这些举措都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减少了革命队伍的牺牲。

但如果仅仅是这些贡献,朱德显然不会拥有那么高的地位,事后陈毅元帅回忆时都曾说过:朱德在南昌起义时地位并不重要,也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

不过后来的历史证明了朱德的重要性。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起义军分析情势后决定南下建立革命根据地。

但是到达广东大埔县城时,敌人的力量太过强大,起义军不得不进行了一次分兵,周恩来、贺龙等人率主力继续向潮州、汕头前进,朱德就留下来负责阻击追兵。

前面有说过,朱德是光杆司令,周恩来与叶挺商议后,将周士第的25师及一些零散部队拨给了朱德指挥,任务是在三河坝阻击敌人三天。

朱德不愧是老行伍,作战经验丰富,成功地掩护了主力,但是三天期限一过才发现麻烦大了,主力在行进的过程中也遭到了重兵围剿,被打散了。

这下朱德率领的这两千来人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孤军,四周全是敌军,主力又无处寻找,朱德只好让李硕勋去上海向中央汇报情况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李硕勋走后,朱德他们的险境仍在,因为实在是内忧外困,不少人提出主力都被打散了,大家干脆也就地解散算了,还有一些人甚至就直接开溜脱离革命队伍。

面对这种情况,朱德站了出来,先是给大家分析了形势,正因为眼下四周都是敌人,我们才不能解散,蒋介石他们反革命政变时不会因为我们放下武器就心生怜悯,集中在一起才有生的可能。随后他提出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去往湘南的设想。

众人见他说话有条理、提出的建议也有可行性,这才跟随一同行动,没有彻底散掉。

此后部队一直按照设想行动,同时也在一直减员,到达江西安远的天心圩时情况特别危急,部队只剩下千余人,出现了师长、团长逃跑的情况,可以说起义军的旗帜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了。

朱德又一次站出来稳定军心,他召开了军人大会,告诉所有人: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我不勉强,大家可以回家!革命是失败了,我们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我们还是要革的。年的中国革命就像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这种坚定的信念感染了所有人,大家重新抱着必胜的决心前进,本来剩余起义军的成分很复杂,贺龙、叶挺的部下都有,但此刻大家都只认朱德为领袖!

后来这支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时,仅剩下来人,这来人就是南昌起义队伍最忠诚、最强大的家底。

也是有这多人的加入,才让毛主席的井冈山部队得到兵力补充,根据地得以稳固。部队合并改编后,朱德担任了红四军军长,确定了在军中的地位。

就连跟随毛主席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谭震林也评价说:留在三河坝的那部分力量要是没能保持下来,井冈山就只有秋收起义那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

在顺境时能投身其中的人不少,但在逆境时还能坚定不移站出来指挥全局的人就太少了,朱德元帅就是这样的人!或许朱德的战绩并不比其他几位元帅出色,但他始终都是我军的主心骨,有他在,大家都相信革命一定能够成功,这样的作用是其他元帅都比不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14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