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介绍 >> 专访走向大众的中国巴西柔术
巴西柔术「Jiu-Jitsu」作为综合格斗中一项运动,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运动范畴。巴西柔术源自巴西,但实则由日本古柔术衍变产生。二十世纪初,日本讲道馆嘉纳治五郎门下的前田光世,将包括降伏(服)战术在内的柔道技术传授给了巴西人CarlosGracie「卡洛斯·格雷西」和LuizFranca「鲁伊兹·佛朗萨」,随后由CarlosGracie家族中的名将HelioGracie「艾里奥·格雷西」结合竞技与实战,发展成了柔术新流派——巴西柔术。
巴西柔术的传播得益于MMA的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体育运动员开始学习,它与其他运动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无模式化的对战套路,不少人也将其称之为「人体象棋」。在整个对战环节中,对战双方需要不断拆解及降伏对手,在产生多巴胺的同时,更需要创新思维,且兼备颠覆性与哲学性。
颠覆性的由来是出于杠杆原理,在地面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等攻击手段,在不依赖蛮力的情况下,巧妙的「以多敌少」,从而反败为胜。除此之外,柔术具有高灵活性,具有认输的保护机制,当被降伏(服)时可选择拍地「投降」。策略与技巧是巴西柔术最为重要的基础,虽脱离不了格斗体系,但它已然从原始格斗的体系中「脱引而出」。
中国的巴西柔术也逐步进入发展高峰期。各大参差不齐的道馆遍布全国,亚运会也会令中国的巴西柔术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作为中国新兴体育项目,平台的搭建会愈发成熟,而巴西柔术传递的哲学精神也会得以普及。
01修身且修心
对话王威:沈阳oneway柔术馆收发室主任
在中国不到百根「黑带」的拥有者,王威也是早期爱上这项运动的一员。与空手道、柔道类似,巴西柔术也有带色之分:白、蓝、紫、棕、黑五个颜色,然而巴西柔术的晋升非常严苛,除了考核教练的实力,还需具备发带的资质,这使得升带的道路尤为艰难。即便如此,冠军级别的王威选择驻扎于沈阳柔术道馆OneWay,十几年来的柔术生涯,他对柔术在中国的大众化发展坚信不疑,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推广柔术,于他而言,柔术不仅修身也修心。
Q:为什么当时会选择巴西柔术这项运动呢?
王威:我当时选择巴西柔术这项运动,是因为看了UFC综合格斗的比赛。人会在地面上被降伏,我觉得挺有意思,而且还没有击打,避免了面部的受伤。
Q:是什么时候令你决定将柔术作为终身领域?
王威:十几年前,我刚开始玩柔术的时候,就觉得它可能会在中国发展起来。当时觉得这项运动特别好,所以就顺水推舟做到了现在。
Q:您第一次去参加比赛是什么时候?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去参加比赛呢?可以分享下第一次“降伏(服)”别人及被别人“降伏(服)”的经历吗?
王威: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当时去参加比赛只是想试试自己的实力。我的第一次降伏(服)应该是一个十字绞吧,好像是GCJJF的比赛;而我第一次被别人降伏(服)是被对手用了十字固,大概开局2分钟之后,我就被击败了。
Q:除了作为巴西柔术这个领域的专业级冠军的头衔以外,还担任OnWay柔术道馆的主理人,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去开一个道馆的呢?
王威:其实我自己开馆的想法非常简单,我就是想这个馆我说了算,是我的!我想什么时候训练,就能什么时候训练。
Q:您自己打了这么多比赛,也带了不少学生,您认为这项运动需要基础才能参与吗?(比如身体素质、其他运动的经历、爱好认知等)
王威:我觉得巴西柔术不需要特别好的身体素质,也不一定有其他的运动经历,你只要有兴趣就行,还有就是坚持。
Q:这些年与柔术相处下来,你获得最多的是什么?
王威:这些年获得最多的就是好的身体和自律,还有好的心态。
Q:作为专业的柔术教练,你希望传递给初学者什么理念呢?
王威:巴西柔术会给人特别强的挫败感,而初学者要克服这种挫败感。
Q:不少运动都有和音乐相结合,你认为巴西柔术有专门对应的音乐类别吗?或者说你平时训练的时候你会同时放音乐吗?
王威:我在训练的时候也会放一些音乐,我个人比较喜欢说唱音乐,最近就比较喜欢孟合额尔敦。
Q:你觉得电子柔术厂牌Tekroll的创立,感觉怎么样?
王威:我觉得柔术是一项包容度很宽的运动,它可以和一些前位的元素融合,所以我觉得Tekroll的创立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推广柔术,让更多的人知道柔术。
Q:疫情稳定的话,你接下来会有继续参加比赛的安排吗?
王威:待疫情稳定后,我会考虑去参加一些比赛,因为我在黑带阶段还没有拿到特别满意的成绩。
Q:入行这么多年,请用一句话来描述你认为的巴西柔术。
王威:“别光看着!换上道服上垫子。”
02挫败感与满足感
对话曾林:艺术家SUCCULENCY、资深柔术爱好者
十多年前,还在上班的曾林第一次体验了巴西柔术,没想到就这样陪伴了他这么多年。作为艺术家的他,从北京搬回了沈阳,和王威一见如故,之后一连创作了多个围绕「巴西柔术」的系列作品,广受好评。不少圈外人,也因曾林知道了什么是巴西柔术。
「挫败感」是曾林刚入门时最有体会的三个字,他认为「柔术是最为公平的一项运动,当你上了垫子之后,一切皆有可能发生。无论是男或女,最重要的就是在这项拉锯战的过程中认清自己当下的定位,它可以在最后一秒反败为胜,也可以令你迅速被击败」。
Q:作为?个巴?柔术的资深爱好者,有想过去参加专业比赛吗?
曾林:虽然参加的比赛不多,但尽可能想要去参加比赛。作为一名爱好者,可以和高水平的选手同场竞技,增长见识,每次比赛结束后都会对柔术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学到很多!
Q:可以分享下第一次“降伏(服)”别?及被别人“降伏(服)”的经历吗?
曾林:我记得第一次用到的降伏(服)技术是弓箭绞。这是在当天课堂上学到的技术,并在之后的实战中使用了出来,当时内心是很高兴的。第一次被人降伏(服)的经历不太记得了,毕竟刚练习的时候会经常被不同的伙伴吊打,作为新人大多数会和高带色的前辈实战,对方会出于谦让和保护以至于不需要使用降伏(服)技术,自己往往会因为疲劳过度而认输。
Q:作为艺术家,你会?画插画的逻辑带入柔术训练吗?或者说你是将插画和柔术怎样进行结合的呢?
曾林:两者是相通的,无论是画画还是柔术训练,都需要提前构思,然后一步步认真完成。二者都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自然而然结合在一起了。柔术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也需要柔术来充电。
Q:玩了这么久的柔术,能不能分享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曾林:我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感到非常紧张,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凝固的。五分钟的比赛刚刚过一分钟的时候,我就已经耗尽体力,当时的想法就是赶紧结束这场噩梦吧。现在想起来依旧是手脚冰凉,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那场比赛对手把我摔倒的动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