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广州的风口回来了黄埔是第一猛将,中国新

发布时间:2022/11/2 12:07:09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702/4200595.html

今天,广州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再次惊艳登场。

年前三季度广州市GDP为.12亿元,同比增长9.9%(按可比价格),增速连续第三个季度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总量领先重庆77.23亿元。

不仅如此,名义增速(不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更是高达14.6%,高于上海(13.13%)、重庆(12.7%),低于北京(15.5%)。深圳数据暂未发布,这里不做比较。

今年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长同样出色,同比增速13.7%,名义增速19.45%,增速在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宏观的成绩单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崛起。

去年以来,广州产业多点开花,网易(总市值亿港元)、小鹏汽车(总市值亿港元)、希音(估值超亿元)、唯品会(市值亿元)、名创优品(市值亿元)、粤芯等产业新实力快速崛起。

粤芯半导体园区航拍全景图

在今年最新发榜的《财富》世界强上,广州共有5家企业上榜,超过洛杉矶、新加坡、芝加哥等国际大都市。

不仅如此,还有更多宝藏被发掘,“国货美妆第一城”、“快时尚第一城”、“音响与灯光第一城”等,广州的城市名头越来越响亮。

此外,多个国家利好花落广州。

先是上半年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广州南沙,这是时隔15年之后证监会放闸的第一个期货交易所,也是广州第一个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

接着下半年,广州先后入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国只有5个城市入选)、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全国只有6个城市入选)两项国家级大利好。

在此背景下,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服务全国经济的存在感、价值感、使命感再次增强。

可以税,时代的轮盘转动不息,再次指向了广州,属于广州的风口回来了。

01

广州强势回归,黄埔是猛将

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广州经济最大的发动机是第二产业的复苏,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拉动。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一产与二产。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8.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9%,医药制造业增长22.1%。

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8.2%,光电子器件、显示器、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8%、44.6%和40.3%。

而在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主要就集中在黄埔。所以,广州此次反弹,黄埔是第一猛将。

黄埔科学城

GDP数据是有力的佐证。

年上半年,黄埔区GDP实现.18亿元,继续稳居广州GDP总量第二,同比增长16.1%,增速全市各区第二,有力地拉动着对广州经济复苏向好↓

图源咩事

黄埔对于广州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可能一直低估了。

来看一组硬核的数据,来自黄埔工业总产值、上市公司、总部企业的庞大占比。

黄埔,贡献了广州市最多的工业总产值。年度,黄埔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6亿元,占全市的40.2%。而且,这一数据近三年都稳定在40%以上,这让黄埔成为当仁不让的广州“工业一哥”。

黄埔,有广州市最多的上市公司。广州A股上市公司共有家,黄埔区就占了43家,约为全市的37%,数量超过天河↓

数据来自:时代财经(统计时间截止年底)

黄埔,有广州市第二多的总部企业。广州共有经广州发改委认定的家总部企业,黄埔就占家,占全市的18.4%↓(统计时间截至年底)

黄埔,还贡献了两家世界强。年《财富》世界强榜单中,广州5家企业上榜,其中2家来自黄埔,分别是南方电网和雪松控股。

横向对比,黄埔在广州的地位,就相当于南山之于深圳、海淀之于北京。

未来,广州经济能否重返第三城,主要也是靠黄埔这个引擎。

02

黄埔放大招:四个万亿计划

作为拉动增长的第一猛将,黄埔勇立潮头,下半年放了个大招,提出“四个万亿”计划,要在未来五年实现的。

即“万亿制造”、“万亿国资”、“万亿固投”、“万亿商品”。

“万亿制造”计划,在四个“万亿”中排在第一位,足见黄埔区的重视。

“万亿制造”计划提出,到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迈入万亿级序列。培育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等。

“万亿国资”计划,也是黄埔区的重中之重。

黄埔区提出,到年,实现国资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优化国资布局,加快建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强化国资运营等。

“万亿国资”是一个什么概念?截止年8月,黄埔区属国企资产总额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52.1%。

横向对比一下,截止年底,北京海淀区实现国资管理规模.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2.75%。按照两区增速粗算,到年,黄埔的国资管理规模有望超过北京海淀。

黄埔区知识城

另据《上海国资国企发展“十四五”规划》,到年,上海市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3万亿元。注意,3万亿元,这是上海所有区属国资委合计的资产总额目标,但黄埔一个区就喊出了1万亿的“小目标”。

可以说,黄埔区实际上在剑指“中国最牛区属国资委”!

此外,在四个“万亿”中,还有“万亿固投”计划,未来五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1万亿元,显著提升工业技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等;

“万亿商品”计划,到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超1万亿元。打造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支点等。

03

中国新材料CID横空出世

可能有人会问,黄埔要实现四个万亿目标,抓手是什么?

从政策重视和产业紧要程度来分析,这个抓手就是“两园一谷”,即“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中国纳米谷”。

这是黄埔区新材料产业的最新空间布局。

特别是“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被市府、区域寄予厚望,官方讲话文件中被多次提到。

目前,它尚在规划之中,但起点非常之高。

黄埔区计划,将“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作为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和标杆,并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战略性电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瞄准精细化工、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重点行业“卡脖子”型材料,解决关键材料对外依赖的行业短板,提高关键新材料供应能力。

黄埔为何下大力气押注新材料产业?

因为大湾区需要,因为广州市需要,也因为黄埔区有这个禀赋。

在华为芯片断供事件后,大家深刻认识到,新材料产业关乎国之命脉。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当仁不让,决定挑下这个重担。

而在大湾区新材料产业的布局中,广州绝对是重兵之地。

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是广州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之一。广州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和产业链基本成形,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在8月发布的省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广州被认证为“前沿新材料”产业的四个核心城市之一。

黄埔区科学城

而在这个赛道中,黄埔区又是重中之重。此前,中国电子材料产业技术发展大会上公布的广州市新材料先进企业前20名中,黄埔区10家企业上榜,居广州全市第一。

不够,广州的新材料领域存在突出短板,即大而不强,显得后劲不足。要解决这一难题,放眼全市,没有比黄埔区更合适的人选了。

万事具备,东风也来了。黄埔新材料CID正好赶上了黄埔“万亿计划”的好时候。

万亿制造中,黄埔要打造以新材料为主的两千亿级产业集群,黄埔新材料CID是绕不过的发力点之一。

其中,化工新材料是黄埔进一步做强新材料的细分赛道:

黄埔区十四五规划提到,打造两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要联动发展精细化工和材料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精密制造等领域。加快广石化向下游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吸引上下游专业化材料解决方案企业集聚,强化总部、研发、高端智造功能建设,打造中国新材料CID(中央创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区做化工新材料的产业底子本身就不错。

目前,黄埔区已形成一批具备细分市场优势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未来,通过建设中国新材料CID,可与黄埔区现有的化工、能源产业形成紧密联系,进而拓展和完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带动区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成为黄埔区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新爆发点。

比如广州石化,或将为黄埔做强新材料、特别是化工新材料提供有力的产业联动支撑。

图片来自黄埔区政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