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业板的低价股再次躁动,而且涨停板数量较昨天来说进一步扩大。就像昨天一位读者留言说的,习惯了20CM之后,10cm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我们昨天提到低价股的大面时间将是今天或者明天,今天这个架势很显然面还没煮好,差点火候,所以等待明天“面馆开张”了。我统计了一下,收盘的时候,24只涨停板。也就是说创业板涨停板从8/12/17变成了24,今天增加的数量是7家。今天涨停板的数量正式突破我昨天说的“20家”,这也是通常热点风格涨停板和资金供求的临界点,过了这个数字相关题材就容易翻车了。当然,不得不说这些开头的超跌低价股带动了创业板的活跃度,昨天创业板是盘中成交量超过了主板,今天是收盘超过了主板,这在A股历史上也算是首次了。天量见天价?一般来说,市场很多时候有着“天量天价、地量地价”的特征,例如今年2月份,创业板的换手率(成交量)达到年杠杆牛市时期的水平。当时我文章就提到达到这种成交量之后,创业板基本到了天花板,很难再有新的资金继续买入推高成交量了。此后不久创业板就见顶了。当然,这种现象回顾一下可以发现并不是孤例。年3月份,年2月底,包括今年9月。从市场的短期视角来评估的话,这种观点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毕竟过去几次出现不久创业板就见顶了,那么这次会重现吗?还是说这次有什么不一样?从长期的一些的角度看,从年以来,创业板在每次见天价之后,都还能在下一波上涨的行情里面再次刷新“天价”。这也侧面反映出,创业板从年开始已经不再是前几年那个A股的“过街老鼠”了。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以及创业板基本面的改善。天价与天量的错配:扭曲变质的创业板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天价可能已经先于天量出现。因为最近创业板已经调整了好几天了,但是调整的过程中成交量反而持续放大,这背后更多是因为创业板低价股的“虹吸效应”和“财富效应”。局部的热门股炒作带动了整个创业板成交量的回升。这种情况和创业板之前几次整体性的反弹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现在再用之前的那种“天量见天价”的思路去判断创业板已经不合时宜了,原因在于创业板已经需要分开来看了,一部分创业板股票算一个指数,另一部分以超跌+低价为主的创业板是另一个指数。所谓的天量见天价比较适合前一部分指数,而后面这部分基本上要看市场炒作何时结束了。现在的创业板超跌低价股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题材/概念”。这轮创业板真实的天量和天价是在点附近出现的。当时创业板的换手率已经到了-牛市巅峰时期的水平,那个时候还是加杠杆配资大行其道的时期,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已经表明市场上暂时可以参与的资金已经很充分的参与到创业板的交易中来了,再继续加仓买的力量很弱。随后创业板也是头部盘整,到这几天更是开始明显回调。至于说出现的“新天量”本质上不能代表创业板的整体表现,而更像是某个题材或者概念。我还是那句话,但凡是题材或者概念炒作,基本规律都是大同小异的。按照过去低位股炒作以及新题材的炒作来看,涨停板扩围到20+往往就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很多人非要说没有什么比20%的涨停板更吸引人,那思考一下,10%的时代超跌低价股就天天涨10%了吗?ST股最多只能跌5%,害怕下跌的人就都去买ST了吗?对于一个可以实现双向涨跌的制度,我不觉得20%的空间就是上涨的理由。更为理性一点说,创业板的好处无非就是以后某个行业概念火起来的时候,如果摆在我面前的有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我更愿意选择能够涨20%的创业板。但很明显,眼前的创业板超跌低价股炒作本质就不是某一个行业的炒作,它就是单纯的资金博弈游戏。很多人说再不炒就见不到创业板5块的股票了,我想坚持的是继续看好咱们的潜力股,再不炒你们可能就看不到现在的价格了。前天中光防雷创阶段新高,昨天是青岛中程,今天是华策影视/三川智慧。那些剩下的一些尚未创新高大涨的仍然值得你多看几眼。希望老铁们每天看完文章顺手点右下角的在看鼓励老江的分享,如果点在看总量在以上,老江将继续分享直接实用的干货!欢迎股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