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提升阳光城主体评级从B提升至B+,而在此之前,阳光城“三道红线”均踩线,高周转模式后遗症展露无疑。惠誉提升阳光城主体评级从B提升至B+,展望“稳定”。9月8日,惠誉确认阳光城“B+”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阳光城稳定的财务状况自年以来已显著改善。其杠杆率从年底的70%以上下降至截至年6月底和年底的60%左右。惠誉认为,该公司有动力和能力继续将杠杆率降低至55%,其优质土地储备足以支持未来2.5年的发展。对于去杠杆,此前传闻中最为挑动企业神经的莫过于“三道红线”。根据公布内容显示,红线一、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二、净负债率大于%;红线三、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最新半年报数据显示,阳光城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7.62%,净负债率为%,现金短债比为1.32,位于“红、橙、黄、绿”四挡中“橙”档。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阳光城降负债继续取得一定成效。半年报显示,阳光城净负债率下降至%,较去年末%下降了23个百分点。惠誉认为,该公司有动力和能力继续将杠杆率降低至55%,意味着阳光城未来有望朝着“把净负债率降低在%之内”的目标前进。业绩方面,在众多上市房企业绩表现平平甚至有所下滑的背景下,阳光城则是营收净利双丰收。上半年阳光城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加7.1%。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加17.5%。整个上半年,阳光城的销售表现也是相当亮眼。公司前7个月的销售额就已破千亿,达到.02亿元,完成了全年亿销售目标的54%。同时,朱荣斌表示,年,阳光城要在全年保证有息负债不增加,财务指标不恶化的前提下,续维持年初制定的亿元销售目标不变。不过,考虑到阳光城采用的是和碧桂园如出一辙的高周转模式,需要大量现金快速拿地,然后快速开发建设回款。就如公司所言,公司的负债和规模就像一个天平,天平的左边是负债,右边是规模,中间是利润。当负债减轻,规模必然会下降,债务和规模之间的支撑点就是利润。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是降杠杆后,规模和利润就很难保证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