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科普展品介绍撬起地球展品解说词
校园社区科普互动设备科技馆展品制作厂家北京定致
资料来源:省科学技术协会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起地球”,这句话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警句,更是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的。这句话便是说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也被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其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公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科普展品生产厂家北京定致提示大家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杠杆的性质: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用力点;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杠杆的分类: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省力杠杆
一根硬棒(不一定是直的,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不易发生形变。如曲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由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力臂。根据公式F1L1=F2L2可得,力臂越长力就越小。省力杠杆,顾名思义,其动力臂较长,动力较小,所以省力。但是通常省力杠杆省了力气会相应地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就是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那么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动力(F1)大于阻力(F2),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时,杠杆为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并非真正“费力”,而是节省动力移动的距离。这样在移动很小的情况下,可以使另一段的距离移动很多,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虽然费力,但是动力移动距离比阻力移动距离小,省了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理发师用的剪刀等就是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杠杆的一种,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相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就是等臂杠杆。
人体中的杠杆:
几乎每一台机器中都少不了杠杆,就是在人体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杠杆在起作用。拿起一件东西,弯一下腰,甚至翘一下脚尖都是人体的杠杆在起作用。大部分为费力杠杆,也有小部分是等臂和省力杠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作用,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收缩,有的拉长,配合起来形成低头仰头,很明显低头比仰头要省力。科普展品生产厂家北京定致提示大家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重量,肌肉要花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一定距离。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是一个省力杠杆,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而且脚越长越省力。
如果你弯一下腰,肌肉就要付出接近牛顿的拉力。这是由于在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间形成的杠杆也是一个费力杠杆。所以在弯腰提起立物时,正确的姿式是尽量使重物离身体近一些。以避免肌肉被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