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当年毛教员光杆司令白手起家的招数,今

发布时间:2022/9/2 18:20:08   

昨天,年1月3日,大家还在过元旦假,突然听到一个消息,就是联合国“五常”的领导人,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声明开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米粒尖合众国认为,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你看看,掌握蓝星存亡命运的这五个国家,除了中国外,其他四个,都是百年前的“八国联军”。

而且据考,五国五个版本的《申明》内容完全一致,连五国的排列顺序,都基本一致。不一致的地方在后面的排序,而开头第一个,都齐刷刷的是“中国”。

做何感想?

百年之后,“八国联军”依旧在,同时,当年被他们践踏的中国,昂然跻身世界五强之列,共同塑造甚至引导人类的未来。

全世界,一两百个号称主权独立的国家,百年翻身做了主人的,独此一家。

杨振宁先生在他百岁生日的讲话里,披露了一段往事:当年中国核弹爆炸成功,他的兄弟邓稼先向他证实,没有外国人参加中国的核弹制造。

炁子曾发过的两篇原创文章《“当裤子造核子”年代:饿饭亲历记》《一个“北漂”书呆子的神秘往事》,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应了当年从科学家到全国人民,为造核弹做出的巨大牺牲。

没有吃了几代人苦的一代人,没有钱学森、邓稼先、于敏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没有毛教员的顶天立地,哪能有像昨天这样的新闻?

对这则新闻的一点感怀,算是今天炁子原创文章的一段引文。

本篇要讲的正题,是在当年“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晦暗年代,27岁的毛教员,“光杆司令”一枚,在湖南白手起家拓展红色事业。

他白手起家走的三步棋,我们今人一样好使。

1

毛教员17岁才上正规小学,妥妥地“输在起跑线上”。但他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赶,10年之间,个人知识、能力、见识迅速积累。

而且,毛教员还要求自己和同学“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不谈琐事。那谈什么呢?“我和我的朋友只谈大事——人的本质、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和宇宙”。

因为,毛教员和他的同学们,追求的是利他大义,是救国救民,而不是自我的荣华富贵、圆融人生。

他在利他大义的路上寻寻觅觅,从无政府主义到社会改良到暴力革命,各种比较、思考和尝试,直到27岁那年,也就是年,在上海明确了人生的终生兴趣志向。

那年春夏的两个月,毛教员多次拜访上海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那里住着另一位追求大义的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

两个月与陈先生的思想碰撞,让毛教员“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让他们二人成为了红色理想下的同志。临别之际,毛教员欣然领受“湖南创红”之托,回湖南传播红色理论、组建红色团队的早期组织。

陈独秀说:“我丑话说在前面,钱没有一分,人没有一个,能不能白手起家,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组织,就看你这个光杆司令的本事了。”

你猜毛教员是怎么回答的?

毛教员信心满满地说:“先生请放心,只要主义真,不怕没有人。”

只要主义真,不怕没有人。——请君暂停一下,先咂摸咂摸这十个字。

毛教员十年磨一剑,已经练得注重实干、善于实干的本事。他在离开上海、返回长沙的时候,已经想好了白手起家的三步棋。

2

起手要解决自我谋生的问题。

先要养活自己,才能想拯救天下的事。他靠自己在“第一师范”展露的实力,获得当“第一师范”附小主事的聘约。

当年的小学“主事”是个什么职位,炁子一时没查到。不过望文生义,“主事”至少是个管理岗。从毛教员也担负教职的历史记载看,“主事”应该相当于今天的教务主任。

毛教员当教务主任当了大约一年时间。他后来获得各种显赫头衔,但一直自认是个“教员”,“我还是适合吃教书匠这碗饭”。

他一边吃着教书匠这碗饭,一边下起了“湖南创红”白手起家的三步棋。

第一步,先办一个书社。通过书社,传播红色思想,吸引感兴趣的先进青年。

年7月31日,长沙《大公报》发表了毛教员的《发起文化书社》。文章说,现在全中国全世界都还没有新文化,只有“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文章指出:“没有新文化由于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由于没有新研究,没有新研究由于没有新材料。湖南人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肚子饥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文化书社愿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也许因此而有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那真是我们馨香祷祝、希望不尽的!”

没有钱租繁华主街的店面,就租了地处偏僻的潮宗街56号。没有钱进书,毛教员就写信给文化名人,陈独秀、李大钊、恽代英等等,求得他们的信用介绍,订购图书免了押金。

尽管采取了各种手段压低成本,文化书社仍然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书社卖的《新青年》《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社会主义史》《新俄国之研究》那些,其中销量最好的《新青年》,全国发行量0.6万册。而别的书店,主卖通俗小说《玉梨魂》《断鸿零雁记》之类的,发行量却是40万册。

书社经理动了也进一些通俗小说的念想,但遭毛教员的制止。

他坚持办书社的初心是吸引思想先进的青年,是以书为媒,是“文化搭台,人才唱戏”,而不是谋利赚钱。保持高大上的品牌形象,就自然做了读者筛选。来的读者质量高,利于物色培养红色骨干人才。

为更好地实现初心,书社坚持不卖赚钱的通俗小说,还挤出一角设了“书报阅览处”,供买不起书的人就在这里看。

如今的书店,都是开放式的,读者随便看,泡一天不买书也没关系。不过百年前可没有这么干的,都看书不买书,书店喝西北风啊?炁子记得改革开放初年,还是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时候,书店还都是柜台式的,你手指着哪本书,柜员给你取、默默注视着你翻看、还回原处或者给你打包,你多瞄一分钟都有心理压力。百年之前,毛教员的文化书社就让读者免费看书,绝对是超前时代的创新。

书社还在报上刊登“介绍新著”“通告好学诸君”的广告。百年前的媒体生态,报纸是绝对的主角,广告的影响力大。那时还没有电子媒体,电台、电视台都没有,更没有智能手机、自媒体、短视频。

同时,书社还印一些广告宣传单,随书附送。这里举一个毛教员执笔起草的宣传单例子,请君近距离感受一下当年的历史氛围。

这张已成历史文物的宣传单,当时是夹在书社卖出的《新青年》第八卷第期(年9月1日出版)里的。毛教员在书社宣传单上写道:

“先生买了这一本书去,于先生的思想进步上一定有好多的影响,这是我们要向先生道贺的。倘若先生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因着自己勃不可遏的求知心,再想买几本书看——到这时候,就请先生再到我们社里来买,或者通信来买,我们预备着欢迎先生哩!”

“我们社里所销的东西,曾经严格的选择过,尽是较有价值的新出版物(思想陈旧的都不要)”。

“我们的目的——湖南人个个像先生一样思想得了进步,因而产生出一种新文化。我们的方法——至诚恳切的做介绍新书报的工作,务使新书报普播湖南省。”

毛教员还创新书社的管理制度。书社实行经济公开,会务民主。这种制度创新,和开辟免费“书报阅览处”一样,都是创风气之先,使书社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利于吸引读者和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