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太极拳中的力是杠杆力读完本文,您就不会再

发布时间:2022/9/26 18:52:56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我发现很多练拳的拳友,甚至一些太极拳的大家,总喜欢用力学原理来解释太极拳,这本是科学的态度。但一提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就讲杠杆原理,似乎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就是杠杆原理,这其实是对太极拳力学原理的错误认识,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很难用一个或几个力学原理来描述的。用杠杆原理来描述是不合适的:

什么意思呢?

所谓杠杆原理,是经典力学的内容,最初是由阿基米德提出来的。经典例子就是: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这个例子不可能实现的,即使给他这个支点和杠杆,他也不能翘起地球,因为他要运动的距离要以光年计算,更何况地球是有自转和公转的,如何撬?杠杆原理本质上就是力矩平衡原理:F1·L1=F2·L2。其中,F与L的乘积称为力矩,当作用力F1与力臂L1的乘积等于F2与L2的乘积的时候,即称杠杆两端达到了力矩平衡。当一侧的力矩大于另一侧力矩时,另一侧的物体即被撬起,这就所谓的杠杆原理,如下图所示。

力矩平衡原理图

关键是杠杆中的这两个力矩都是直来直去的,与太极拳的力学关系不是没有,而是非常的小。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讲:“太极者,缠丝法也......,不名此即不名拳”,洪公均生正是基于此,明确定义缠法为自转的顺缠与逆缠,公转的正旋和反旋。我在《浅谈洪式太极拳的缠法》中,将缠法定为连接太极阴和阳两个方面的桥梁,通过缠法将太极的阴与阳,刚与柔等对立的一对矛盾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即为刚柔相济。因而我认为太极拳的核心是缠法,也就是说太极拳的运动形式自转加公转的立体螺旋,因而太极的缠丝劲是立体螺旋劲。下图为陈鑫所做的太极缠丝图,与杠杆没有任何关系。

陈鑫所做太极缠丝图

再回头看杠杆原理,里面有立体螺旋的劲吗?最多是平面的劲。用力学的杠杆原理来解释太极拳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没有使人明白其科学性,反而更加的矛盾了。哪怕最常用六封四闭或闪通背的挒拿胳膊,也不单纯的杠杆原理,不信的话,可以试一下略带旋转与直接以杠杆模式直接撬,哪个更省力。也许有人说:此杠杆原理非彼杠杆原理。难道力学上还有其他杠杆原理?要知道物理名称的定义具有排他性,杠杆原理既然给了此原理,彼原理肯定是不能用这个名称了。所以不要乱引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物理名称来装点门面,否则会贻笑大方。

西方人的太极

如果非要用一个物理名词来形容,不如用机械力学上常用的一个词叫:扭矩,也称转矩。在扭矩作用下,机械不再是单一平面转动,而是扭转,从而让发动机、电动机、齿轮等机械的运转起来。类似于汽车传动轴的传动,如果齿轮不匹配,是无法获得最大扭力的。这个力非常复杂,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转矩表达式,不是机械专业的人,也看不懂这些公式。我恰好是知道些电动机等的工作原理,在杠杆原理大行其道的时候才想到了这个词来描述太极拳的缠丝劲。举个例子,比如说以缠法拿对方的手掌,一般是力点是作用在手掌的两侧旋转,以增加力臂以比较小的力来拿,如果只是这样转是拿不到人的,因为这只有自转很容易被解脱,必须要同时再加一个向着对方中心方向的力,形成公转,这就变成了自转加公转的扭矩力。

发动机的转动曲轴

但太极拳运动,抑或太极拳的实践,是细致入微的周身运动,细到一个肌肉束的运动,细到一个微小的动作,都可以将力合到所需要的点上,又怎能用一个扭矩来形容呢?所以用机械力学的“扭矩”来描述缠丝劲,来形容太极拳中的力学原理,也只是比经典力学的杠杆原理接近一点而已。实际上,洪公均生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举过一个例子:太极拳运动,就像一台机械,大小轮轴配合着运转。虽然这里没有用力学原理,但已经将太极拳的力学原理形容的很贴切了。

杨师79岁时与学生实验的拿法

太极拳的力学一定是公转与自转的力学,并不只限于刚体力学,还有冲量转换、人体力学等等,无法用一个力学名称来描述。也有人把电场力,磁场力等等也加进来,不但不能装点门面,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你不是力学从业者,也不是电磁场的从业者。乱用物理名词,更显得自己知识匮乏,不如多用身体去体会些古人的拳论,柔和地多练,把力练顺了,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来的更好些。

专注练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7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