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红色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盛峥通讯员吴横轩
“村里要开会了,赶紧把我们最近发现的问题反映一下!”6月17日,吴中区横泾街道新路村第二网格村民薛忠来像往常一样第一个赶到“笃学堂”,等待着即将召开的村民代表议事会。如今,说起每个月的“村里开会”,村民们都知道指的是“笃学堂”网格议事活动,吴中区横泾街道三级网格这张治理“网”,已经悄然地铺进了家家户户。
作为吴中区最早推行网格化治理的先行者之一,近年来,横泾街道持续深化“支部建在网格上”。通过优化46个网格党支部设置,实现网格支部全域覆盖,“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有效融合,三级网格党支部成为撬动网格治理“红色支点”。今年,横泾街道进一步延伸“根系工程”组织触角,做实做细做深三级网格支部建设,打开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新格局。
织密组织体系,建强基层堡垒
“快看,我们村的退役军人上电视啦!”长远村第一网格村民顾林珍指着“笃学堂”里的电视屏幕激动地说。今年2月,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长远村的退役军人志愿队凭借“退役不褪色”的冲锋精神,被广泛宣传。
长远村网格支部书记们广泛动员,根据各网格群众性别、年龄、特长,结合个人成长经历等,组建起“老兵抗疫突击队”“长远红”巾帼志愿队和“长远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三支先锋队伍,3个多月累计服务60余次,服务时间长达余小时,有力推动了长远村网格治理工作。尧南社区党委、泾康社区党支部等根据小区住户特点,配强楼道长队伍,建立2支行动支部,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居民日常生活和社区防疫工作两不误。
组建一支靠得住、顶得上、能冲锋的网格志愿者队伍,是发挥网格支部先锋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各三级网格支部新班子着手准备的第一件事。今年,横泾街道进一步织密建强网格支部组织体系,明确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同时调整网格设置和网格支部班子成员配置,实现党员到网格中聚集,作用在网格中发挥,群众矛盾在网格中化解。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党组织任命”等方式,积极选聘“五老力量”、党员志愿者、业主委员会成员、楼道长等担任网格支部兼职委员,着力充实三级网格支部班子力量。
支部有“软实力”,也有“硬支撑”,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疫情期间,上林村党委、长远村党委将先锋阵地升级为“红色前哨”,10个“笃学堂”成为物资存放处、爱心服务站、核酸采样点,5个党群服务中心成为“15分钟核酸采样圈”站点。
育强“头雁”队伍,力促担当作为
前些天,新齐村村民张志杰将一面写有“为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字样的锦旗送到村委会。“我是专程来感谢薛书记和全体新齐村村干部的,可算是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困扰!”
张志杰口中的“薛书记”是新齐村第三网格支部书记薛涛。到村工作虽然只有半年,但勤走访的他很快发现第三网格路面破损的问题,并将其列为网格内重点实事项目。经过多次对上争取,在短短2天内,完成村民房前屋后地面硬化平方米,浇筑树穴3个,实实在在方便了村民出行。
好的班子离不开能担当、敢作为的“领头雁”。选好网格支部书记,是发挥支部“杠杆”作用的有力支点。薛涛被选派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得益于横泾街道去年起开办的“墩苗计划”青年干部成长营。作为青年干部“成长系”培训班,“墩苗计划”重点培养和挖掘有潜力、有能力的后备干部,并选派下沉至村(社区)锻炼,有效充实后备队伍力量。
撬动网格支部这根“杠杆”,光有好“苗子”还不够,还需要施好“肥”。横泾街道持续深化青年干部培训机制,实行小班化、精英化、跟踪式培育模式,精心打造“海棠花红稻香讲坛”系列活动,开展“我的一亩三分地”展演,为网格支部书记搭建能力提升平台。以集中轮训为重点,将网格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街道干部培训总体规划,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广覆盖的培训体系。
选好“苗”,施好“肥”,修好“枝”,横泾街道持续推行村(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修订党建引领社会综合治理网格目标责任考核细则,优化考核内容,完善考评方式,实行“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动态管理,全程跟踪网格支部书记履职情况,强化结果运用,激励担当作为。
助推“三网”融合,共筑发展合力
“红色支点”建好,如何撬动更多资源向基层延伸?横泾街道开始探索三级网格支部充分利用先锋枢纽体系,推行了先锋“1+1+1”结对共建项目,助推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
上林村三级网格支部依托“党建共同体”平台,与街道生态农旅党支部、同程旅游集团党委结对共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设立暖村驿站,开展“暖村日”“暖村沙龙”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稻香横泾特色康居示范区”,成为乡村振兴新亮点。
今年5月,泾峰社区党委联合卫生院党支部成立“疫苗接种行动支部”,将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开到了居民家门口,累计流动接种余针。“结对共建后,我们的资源都是互通的,不需要再逐级沟通反馈,服务老百姓更高效便捷了。”泾峰社区党委书记周明解释道。
除了对外的资源链接,今年横泾街道10个村(社区)各自认领了党建“书记项目”,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打造“一村一品”,压实三级网格支部主体责任,增强三级网格治理内生动力。上林村以“”党群体系为核心,梳理网格支部一张清单,延续“村民联系卡”工作成效,以家庭积分制度、党员积分制度持续激励村民参与自治。泾苑社区党委作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代表,针对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不高、物业服务管理纠纷较多等短板问题,探索“红色业委会”机制,引领业委会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面对基层社会治理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等问题,我们坚持在做实做细做深网格治理上下功夫,通过互联共建,有效打破了行政隶属和部门条线壁垒。”横泾街道党工委书记沈雪华说,各三级网格主动链接整合各方资源,以常态化方式落实共建活动,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有活力、有新意,基层治理无死角、无盲区,服务群众有温度、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