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在于杠杆效应
关于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现在各类心灵鸡汤已经写了很多。
高频出现的说法就是:富人思维。
得到那些自媒体指点迷津之后,一大批穷人开始了对“富人思维”的拙劣模仿。
比如,学着富人挥金如土,刷爆自己的信用卡,四处借债,美其名曰:“提升融资水平”;
又比如,学着富人广交人脉,跟猪朋狗友宿醉不归,花天酒地,美其名曰:“拓展人脉资源”;
又又比如,学着富人搞投资,把积蓄都扔进股市和P2P里,美其名曰:“有钱人不在乎一时得失,只追求概率上的胜利”
这些东施效颦的结果只有一个:越来越穷。
于是很多人感到迷惑:为什么我明明学了富人思维,结果反而钱包还越来越瘪?
01
其实,真正的富人思维只有一个:杠杆效应。
阿基米德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只要力臂这个“杠杆”足够长,那么无论多么重的物体,最终都能撬动。
落到财富这个问题上,道理也是相似的。
你手上要是有了足够长的“杠杆”,再小的财富起点,你都能“撬动”庞大的资产。
而有钱人跟没钱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穷人手上没有那根足够长的“杠杆”,但是富人有。
有了“杠杆”,你才能出很小的力、付出很小的成本,来获得数倍于原始金额的回报,博取更大的权力和资本。
有了“杠杆”,你才能把同一件东西顺着这条“竿子”卖给很多很多人。
所以说,有钱人的赚钱秘方,说白了都是“杠杆效应”,就是把同样(同类、相似)的东西卖给很多很多人的能力。
找到这种“杠杆”,比做好产品本身还要重要。找到了杠杆,任何初始阶段的微利都可以扩充成一笔巨大的红利。
02
那么,有钱人是怎么玩转“杠杆”的呢?
以前传统媒体还很强势的时代,最赚钱的作者和写手,都是怎样运作的呢?
与其说,他们是在努力钻研写作技能,不如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积累“投稿资源”上。他们很早就知道“杠杆原理”的重要性。
“投稿资源”就是他们的杠杆。他们曾经挨个挨个地给各地杂志打电话、寄信,建立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投稿渠道网络,和成千上万的媒体建立了供稿关系,而当时的媒体编辑,正好也需要把一批优质作者纳入约稿库中——于是双方一拍集合:编辑登载写手的稿子,写手领到稿费之后,又给编辑一笔小回扣以稳定合作关系。这样编辑往往就愿意长期采纳同一位作者的稿件。
这些作者在掌握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后,马上开始了一个“骚操作”:一稿多投。
当时媒体资讯并不发达,不同地区的读者很难看到异地媒体刊载的稿件,于是利用这种“隔城如隔山”的特点,写手把自己的同一篇稿件投向全国各地不同的媒体,只要质量水准在线多半都会被采纳。一篇千字稿件在一家媒体上的稿费,少则-,多则-,如果被几十家甚至几百家媒体刊载,那一篇稿件可能赢来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
而彼时业内闻名的几位写手,都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赚得第一桶金的:把一篇文章卖给多家媒体,这就是一种“杠杆效应”。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流写手们通过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投稿方式,很快就日入斗金,在北京买车买房。
不过,现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互联网媒体兴起,一稿多投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写手们开始寻求新的“杠杆”——这个杠杆就是庞大的线上粉丝群。
有了粉丝,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便成就了大v。一篇稿件,通过成千上万的粉丝转发出去、扩散出去,阅读率飙升的同时,也通过链式传播引爆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作者再通过文章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去反过来打造个人的身份品牌和IP价值。这实际上依然是“把一篇文章卖给更多的人”的套路。
当然,有一些写手和作者,他们的身份标签,本身就是自带“杠杆”的——比如说,如果你是XX知名媒体的总编辑,这个标签本身就自带10w+粉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追逐成功、渴望建树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增添自己的职业优势或头衔优势,给自己谋一些光鲜靓丽的标签,他们深知身份即价值、身份即杠杆这个道理。
03
还有一种“杠杆效应”的玩法,叫做“KPI锁定”。
这个也是很多以销售、直销或金融为主导业务的公司,直接写在绩效考核方案里面的套路。
大概操作方式就是,通过多多发展下线(或者下属)的方式,让下线(下属)完成销售任务,然后自己从下属的业绩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按照这种模式,下线(下属)越多,收益越大。这些下线(下属)以及他们的销售客户群就是他们用于致富的“杠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高管和领导能够“躺着赚钱”的缘故——他们只需要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板、一个战略,一个营销上的策略构思,就可以让下属(下线)去执行,执行者越多的时候,销售成果也会水涨船高,对这些高管和领导而言,可“抽水”的资本就越多,他们自然距离财务自由也就更近。这实际上是“把一个想法卖给了许多人”的操作。
当然,现在互联网时代,卖货带货的方式没有这么“原始”了,很多人的销售杠杆已经从“下线”“改头换面”成了“社群”。“大v”们通过一些方式集结人脉,建立起各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