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新能源8嘉元科技只要够专注,小地方
嘉元科技是国内锂电铜箔行业一线企业(龙三),为什么不看龙头?
龙一,龙电华鑫,还没上市;龙二,诺德股份,财务数据太差,不忍直视,好像管理层也饱受诟病。
另外,搭眼一看嘉元的年报,谦虚谨慎之风扑面而来,不像读派能科技的年报,充斥着洋洋得意的感觉,让人情不自禁心生厌烦。
一、看生意模式
先看锂电铜箔行业。
(一)行业介绍
1、锂离子电池构造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材料(俗称三元)或者三元+少量锰酸锂,纯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则由于体积大、性能不好或成本高而逐渐淡出。导电极流体使用厚度10-20微米的电解铝箔。
(2)隔膜—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3)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4.5-8微米的电解铜箔。
(4)有机电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聚合物的使用凝胶状电解液。
(5)电池外壳—分为钢壳、铝壳、镀镍铁壳(圆柱电池使用)、铝塑膜(软包装)等,还有电池的盖帽,也是电池的正负极引出端。
2、锂电池工作原理
(1)锂电池充电过程
锂离子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通过电解液“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运动到负极,与早就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的电子结合在一起。Li+从正极LiCoO2中脱出,进入电解液,在充电器附加的外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依次进入石墨或焦炭C组成的负极,在负极形成LiC化合物。
(2)锂电池放电过程
放电时,电子和Li+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径不同,电子从负极通过外部电路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是放电容量。
3、锂电铜箔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铜箔可以分为锂电铜箔、标准铜箔。
根据铜箔厚度的不同,铜箔可以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常规铜箔(18-90μm)和厚铜箔(>70μm)。极薄铜箔近两年才实现国内规模化应用,目前仅有少数头部厂商能实现厚度≤6μm极薄铜箔的规模化量产。
根据表面状况不同,铜箔可以分为双面光铜箔、双面毛铜箔、双面粗铜箔、单面毛铜箔和甚低轮廓铜箔。
锂电铜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主材料,其作用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输出。
在锂电池应用中,电解铜箔短期内被其他技术替代可能性很低。
电池的制作工艺是:负极活性物质由约90%的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4%-5%的乙炔黑导电剂、6%-7%的粘合剂均匀混合后,涂覆于铜箔集流体表面。
铜箔作为锂电池负极的导电基材,重量占到锂电池总重的10%-15%左右。
目前国内锂电池6微米铜箔用量1GWh大约需要吨,8微米铜箔需要-吨。
铜箔在电池成本中占比在9%-15%。有机构测算:近期三元电芯中,三元正极成本占比57%、石墨负极10%、电解液9%、铜箔9%、隔膜6%、其他9%;磷酸铁锂电芯中铜箔成本占比高达15%,仅次于磷酸铁锂正极。
锂电铜箔越薄,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作用越大。相对于8微米的锂电铜箔,6微米的双光锂电铜箔能够提升3-5%的能量密度,而4.5微米的铜箔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约4%。铜箔的轻薄化是行业一直以来明确的技术发展方向。
极薄铜箔在生产端和应用端存在双重技术壁垒。生产环节,主要体现在磨辊工艺、添加剂和生箔设备的结构优化与参数调试几个方面。应用环节,需要攻克涂布与卷绕环节中的打褶、断带和高温氧化等问题。
国内6μm铜箔已成为主流
年,宁德时代率先研发出6μm铜箔的涂布机和高速卷绕机,解决了极薄铜箔的应用难题,将行业由8μm带入到6μm阶段。除宁德时代之外,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动力电池厂商也在积极引入6μm铜箔。6μm已经替代8μm成为新一代锂电铜箔的主流,年6μm铜箔在动力市场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80%。
4.5μm铜箔处于爆发前夜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目前宁德时代正在加快4.5μm极薄铜箔的导入应用,渗透率有望从年的3%提升至年的10%以上。宁德时代现在一个月4.5μm铜箔的用量在-吨,年下半年每个月的需求量在吨左右。
4.5μm极薄铜箔的制造难点在于物性控制、设备精度、稳定性以及生产工艺技术掌控等,对铜箔企业是一大挑战。从供给端来看,由于4.5μm铜箔的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良率低,容易出现断带、打褶、撕边、切片掉粉、高温被氧化等问题,导致真正能够量产供货4.5μm铜箔的企业稀少。
目前国内仅嘉元、诺德已实现批量供应4.5μm锂电铜箔,绝代双骄,目前两家每月向宁德时代供应4.5μm规模均在吨左右。
此外,华威铜箔、德福科技、超华科技、龙电华鑫、铜冠铜箔、中一科技、贵州中鼎、鑫铂瑞表示已完成4.5μm锂电铜箔的研发或小批量出货。
良品率的高低是影响铜箔企业4.5μm铜箔能否大规模量产供货的重要因素,一般要达到60%以上才算合格,规模化量产则要达到80%以上。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仅有宁德时代开始批量导入应用4.5μm铜箔,中航锂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则在进一步提升其6μm铜箔的渗透率,年有望提升至60%以上,其它电池企业仍以8μm为主,对4.5μm铜箔基本都还处于测试验证阶段。4.5μm铜箔的生产难度比较大,应用难度也比较大,很多电池企业的生产设备无法满足4.5μm铜箔的使用要求。
受制于生产设备供应、厂房建设、设备选型、技术沉淀、员工培训、产线调试等多重因素影响,新建锂电铜箔周期普遍在1.5-2年。
国外铜箔极薄化技术较为先进,如日本早在年前就实现3μm-5μm电解铜箔的生产,近年来部分日韩企业已实现1.5μm铜箔的生产,但受限于海外电池厂在应用端的进展较慢,极薄铜箔主要运用于PCB领域或特殊电池。
锂电铜箔行业普遍采用成本+加工费的定价模式,赚的是加工费的钱。8μm铜箔加工费目前在3-3.3万元/吨,6μm加工费达到4-4.5万元/吨。4.5μm加工费超过6万元/吨。成本端基本是由折旧摊销、电费(1吨约0元)、人工费用组成。
铜箔的固定资产投资大约在-5万元/GWH,铜箔单万吨投资额多在7-10亿之间。
4、极薄铜箔的壁垒
(1)添加剂技术
添加剂技术是铜箔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添加剂种类繁多,各种添加剂在电沉积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掌握和研发混合型添加剂是高投入、长周期、低产出的科研工作,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掌握。
(2)阴极辊
阴极辊是电解铜箔成套设备的核心及关键部件,其质量决定铜箔的档次和品质。电解铜箔在阴极辊上生产实质是铜离子在阴极辊表面的电沉积结晶结果,是一个与电流分布密度相关的复杂过程。想要得到厚度均匀的铜箔就必须保证铜离子能够在阴极上均匀沉积,即电流在辊面的均匀分布至关重要。实现这一技术关键需要保障阴极辊辊面材料的微观组织均匀细小,对表面钛材的结晶粒度细微化和低含氢量等要求高。对于铜箔厂家而言,阴极辊的表面研磨技术十分重要。
高精度阴极辊被日本新日铁、住友等少数企业垄断,而相关企业扩产并不积极,导致产能有限,无法从源头上保证高端铜箔的产能扩张,目前国内的实际设备投产周期为两年半到三年。
因高端铜箔的设备需从日本进口,而产能扩产相对较慢,因此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构性供需紧张的情况。
(3)环保门槛
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新项目的审批越来越严。因为电解铜污染比较高,所以环保审批较严,有经验的铜箔厂审批下来也需要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
(4)标准铜箔转产
受制于设备技术等问题,标准铜箔转产对锂电铜箔高端产能基本没有影响。
(5)铜箔氧化
铜箔容易被氧化,所以无法长期备库存,高端产品需求超预期时容易出现阶段性产能紧张。(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小结:极薄铜箔,当下是4.5微米铜箔,有一定壁垒。
5、铜价的影响
铜价越高,极薄铜箔带来的降本效应愈加显著,有助于极薄铜箔的切换。有机构测算:铜价每上涨1万,由8μm切换至6μm和从6μm切换至4.5μm所能节省的铜原料成本将分别增加和万/GWh。
假设当铜价为5万元/吨,8μm铜箔的加工费为3万元/吨,此时当6μm铜箔的加工费低于6.64万元/吨,4.5μm铜箔加工费低于9.22万元/吨时,切换至更薄的铜箔都能使电池厂成本下降;对应的6μm相对于8μm和4.5μm相对于6μm的加工费溢价分别为3.64和2.59万元/吨。
当铜价由5万元/吨上涨至6万元/吨时,6μm和4.5μm对应的加工费平衡点提升至了7.09万元/吨和10.00万元/吨。当8μm加工费由3万元/吨提升至4万元/吨时,6μm和4.5μm对应的加工费平衡点进一步提升至8.55万元/吨和11.78万元/吨。
6、锂电铜箔市场现状
(1)全球
GGII估计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为18.3万吨,同比增长7.6%。从竞争格局看,年底中国、韩国锂电铜箔产能在全球合计占比高达87%。
有机构测算: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为23.6万吨。
(2)中国
根据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铜箔行业发展白皮书(年)》,年中国锂电铜箔出货量为14.6万吨,同比增长17.7%,中国锂电铜箔出货量在整个电解铜箔中的比例接近35%。
白皮书中对国内主要锂电铜箔企业按照年出货量进行了排名,龙电华鑫出货量2.3万吨,排名第一,市场份额16.0%;诺德股份,出货量2.03万吨,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3.0%;嘉元科技,排名第三,出货量1.6万吨,市场份额10.1%。
根据嘉元科技董事长廖平元的说法:年嘉元在国内锂电铜箔领域市场占有率20%。
国内锂电铜箔生产企业主要有:龙电华鑫、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超华科技、铜冠铜箔、中一科技、鑫铂瑞、德福科技;国际主要是:SK锂电铜箔子公司SKNexilis、日进。
对于年整个锂电铜箔行业的发展特点,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分析总结:
1)年由于疫情影响,整个锂电铜箔行业供需错配(上半年供过于求,下半年供不应求),叠加(二季度后)铜价上涨,(下半年)铜箔的加工费大幅度回升,4.5μm的高端产品加工费高达7万元/吨。(进入年以来,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带动,锂电铜箔企业多数处于满产状态,生产订单排到二季度甚至三季度,优质产能尤其是6μm及以下的锂电铜箔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走俏。)
2)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动力电池非常确定的需求,锂电铜箔产能扩展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出现了主要依靠日本进口的高端阴极辊gǔn供不应求,部分铜箔企业开始选择国产设备。(目前日本阴极辊制造厂家的交付订单已经排到年,没有新的产能可以满足国内锂电铜箔扩产需求。在此情况之下,国内铜箔企业开始采用国产阴极辊,但产品性能与进口存在一定差距,且产能也较为有限,导致国内锂电铜箔扩产受阻。)
3)下游动力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追求使得4.5μm极薄铜箔开始批量化应用,包括嘉元科技和诺德股份在内的行业龙头已经开始大批量的供应4.5μm的产品。
7、未来市场空间
(1)伊维经济研究院预测
伊维经济研究院公布的《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白皮书(年)》显示,随着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快速上升,预计到年,全球锂电铜箔的需求量将达到75.5万吨,全球电子电路铜箔需求量将达到50.7万吨。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
预计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万辆,按照单车带电量60KWh测算,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GWh。随着锂电池往轻薄化和高能量密度化方向发展,铜箔的厚度在不断减少。当前1GWh对铜箔的需求量在吨左右,按照每年9%的降幅预测,年铜箔的全球市场需求量预计在44万吨,7年CAGR(CompoundAnnualGrowthRate,年复合增长率)约26%。
(3)嘉元科技预测
年3月,嘉元董事长廖平元表示,目前国内锂电铜箔的供应量在10万吨左右,年市场需求则将超过10万吨,到年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会达到50万吨(应该是国内需求量),是年的5倍左右。
(4)结构性市场机会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年表示,虽然锂电铜箔未来需求量的增速明显,但是从供给端来看,近几年锂电铜箔的产量扩张速度也明显加快,根据重要锂电铜箔公司的扩产计划,未来三年全球锂电铜箔的总体产能将扩张到50万吨左右,明显高于当年36.0万吨的需求量,行业总体产能过剩。
根据CCFA和GGII的数据统计,国内规划产能在年将达62.3万吨。但规划的不一定都能投产,还是要看行业景气度情况。
但是吴辉认为6μm以下的高端锂电铜箔存在结构性的市场机会,且铜箔作为完全市场化的行业,过剩的产能预计将很快通过市场调节出清,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铜箔公司的投资计划和其他公司进入铜箔领域的节奏。
(二)企业介绍
嘉元科技总部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嘉元前身广东梅县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嘉元获得极薄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专利授权。年嘉元实现光7μm极薄锂电铜箔的规模化生产,逐渐成长为国内高性能锂电铜箔行业领先企业;年实现双光6μm极薄锂电铜箔的量产;年研发并小批量生产5μm和4.5μm极薄锂电铜箔;年登陆科创板。实际控制人廖平元,控制嘉元27.43%的股份和表决权。
嘉元科技与梅雁吉祥
据嘉元科技年年报,梅雁吉祥彼时持有嘉元科技万股,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梅雁吉祥年4月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嘉元科技万股,按每股5.15元的价格进行转让,合计获得股份转让收入约1.6亿元。自此,梅雁吉祥不再持有嘉元科技股份。
梅雁吉祥不仅曾是嘉元科技股东,还曾两次向嘉元科技转让梅县金象铜箔有限公司的股权。年10月,梅雁吉祥与嘉元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梅雁吉祥将其持有的金象铜箔公司42%的股权,作价.4万元转让给嘉元科技。到了年10月,梅雁吉祥再次公告称,将出售持有的金象铜箔公司21.33%股权给嘉元科技,作价万元。这两次股权的出让,嘉元科技都“照单全收”,此后,梅雁吉祥也不再持有金象铜箔公司股权。
梅雁吉祥是嘉元科技的发起人之一和二股东,梅雁吉祥以多元化泛滥成灾著称,嘉元科技是极度专业化,貌似梅雁吉祥与廖平元道不同不相为谋,分手了。
嘉元目前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极薄(≤6微米)铜箔和超薄(6微米)铜箔,具体为4.5~12μm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以及少量的PCB(PrintedCircuit[srkt]Board,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用电解铜箔公司,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集流体、PCB电路板,终端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PCB是采用电子印刷技术制作的组装电子零件用基板,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刷元件的印制电路板,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配件形成组件并按预定电路连接,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载体。
-年嘉元锂电铜箔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3.23%、99.19%、89.71%,锂电铜箔的毛利率显著高于标准铜箔,贡献了公司几乎全部的利润。
嘉元主要通过采购铜线和硫酸等原材料,经过溶铜、生箔、后处理和分切全套生产工艺流程,制成电解铜箔,主要是以直销方式销售给客户。
嘉元已与国内主要大型锂离子电池制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为其锂电铜箔的核心供应商,多次获得宁德时代锂电铜箔优秀供应商称号。
年,嘉元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1.26%,其中宁德时代占比44%,预计公司供应量占宁德时代铜箔需求量的20-30%。
嘉元年前三季度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CATL、ATL、中航锂电、星恒能源和比亚迪。其中CATL从年开始就成为公司的第一大客户。ATL在年贡献了超过1.5亿营收并位居第一大客户,后被CATL超越。比亚迪、中航锂电均为国内头部动力电池厂家,年装机排名第二、第四;星恒能源为国内两轮车锂电池龙头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也配套了宏光MINI等热门车型。
嘉元已掌握超薄和极薄电解铜箔的制造技术、添加剂技术、阴极辊研磨技术、溶铜技术和清理铜粉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嘉元技术能力在行业内达到较高水平。
年嘉元铜箔销量1.6万吨。年底,嘉元锂电铜箔产能达2.1万吨。到年,嘉元的产能目标是13万吨,占预计50万吨国内市场需求的25%。
年前三季度,嘉元双光6微米及以下铜箔加工成本为5.67万元/吨,双光7-8微米为5.39万元/吨,6微米以上为5.33万元/吨。
(三)企业赚钱吗
1、企业赚钱吗?
我喜欢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高且稳定的企业。
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嘉元的数据一般般,差强人意,可能是这个行业完全市场化,收益率本身就不高。
年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大幅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原因?
年上半年疫情影响行业需求,嘉元出货量下降,同时各锂电铜箔生产厂商新建产能(6微米铜箔)逐步释放,竞争日趋激烈,加工费下降,下半年需求回暖但公司产能受限;最终公司全年出货量、营收、净利同比下降。
从季度看,年Q1、Q2、Q3、Q4和年Q1营收分别为1.48、2.58、3.83、4.13、5.31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0.24、0.34、0.59、0.69、1.11亿元,环比提升显著,底部反弹的趋势明确。
2、长期的毛利率是否合理?
我喜欢毛利率高且稳定的企业。
嘉元的毛利率差强人意,但比较稳定,在行业里算是好的。
3、赚的钱真金白银收到账上了吗?
从长期角度,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应该一致。
嘉元的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一致,赚的钱真金白银都收到账上了。
4、负债高吗?
巴菲特说:真正的好公司不需要借钱。
嘉元负债不高,看来经营挺稳健的,稳中求胜。
二、看人、看企业文化
(一)看人
看人,就是看企业实际控制人。
廖平元,年7月至年10月,任广东梅县建设局质监员。年11月至今,历任国沅建设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董事长等职。年8月起至今,任嘉元实业执行董事。年11月至今,历任金象铜箔董事长、执行董事。年6月至今,任广东客家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年2月至今,任梅州市国沅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事。年10月至年5月,任嘉元科技董事、董事长;年5月至今,任嘉元科技董事、董事长、总经理。廖平元现兼任梅州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政协常委、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
嘉元科技观核心技术人员:刘少华、王俊锋、王崇华,三人的背景分别是梅雁电解铜箔品管部部长、技术部部长、厂长;梅雁电解铜箔化验室主任;梅雁电解铜箔生箔车间主任。
解读廖平元:
1、专注
对于记者的问题:从一家山区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嘉元科技的秘诀是什么?廖永平回答:可能是我们比较专一,20来年只专注做铜箔这一件事,我们就想办法把这件事做好。
解读:芒格说:世界的回报机制并不喜欢专注于整合(多元化),极度的专业化才是制胜的法宝。
2、注重品质
在科创板上市时,廖永平寄语: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年成立以来,励精图治,精益求精,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和管理理念,确保生产出高性能、高品质的铜箔产品。我们的产品以优秀的质量得到客户认可,成为电池领军企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
在嘉元科技厂区内,悬挂着这样一幅标语“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凡经我手,务必完美!”。廖平元说,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对公司员工的希望,只有把每一个流程真正做到位,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做出高品质的产品。
在廖平元看来,产品的品质是一家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高效的组织架构、精良的设备、领先的技术以及成熟的人才队伍。
解读:廖永平高度重视产品品质。
3、谨慎稳健
嘉元负债不高,发展不是靠杠杆驱动的。
廖平元曾说:我们公司的扩产计划,是为了同步下游客户的产能扩张节奏,有时候还跟不上。嘉元的策略还是小步快跑,根据市场情况来调整项目的推进节奏,现在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在20%左右,我们希望5年后能达到25%左右。
解读:下游电池厂已经明确传导过来需求,廖平元仅仅是将嘉元的市场占有率远期目标提高一点至25%,小步快跑,稳扎稳打。不像宁德时代、恩捷,铆足了劲,要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50%,让人瞠目结舌。
(二)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实际上也是看人,企业文化跟企业领导人有很大关系。
步步高的企业文化是好文化的典范,通常将其他公司与之对比,这样其他公司企业文化的成色如何,就一目了然。
1、愿景
段永平说:愿景是企业上下共同的远景。
步步高的愿景:成为更健康、更长久的世界一流企业。
嘉元的发展战略:争一流员工,产一流产品,创一流企业(创一流企业,讲的是企业的愿景)
2、使命
段永平说:使命指的是企业存在的意义。
步步高的使命:对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对员工,营造和谐、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对商业伙伴,提供公平合理、对等互利的合作平台;对股东,使其投入的股本有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的回报。(想到了消费者,想到了员工,想到了商业伙伴,想到了股东。步步高的企业使命,通俗易懂,接地气)
没找到嘉元对于企业使命的描述。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内部大是大非的问题,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步步高的核心价值观:本分、诚信、团队、品质、持续学习、消费者导向。
嘉元的发展战略:争一流员工,产一流产品,创一流企业(产一流产品,讲的是产品品质,属于企业价值观)
嘉元的经营理念:以质量赢市场,以创新求发展(质量,属于企业价值观)
嘉元的企业宗旨:诚信为本,创新发展(诚信,属于企业价值观)
企业精神:团结、实干、高效、创新(团结,属于企业价值观)
嘉元的价值观中讲到了诚信、品质、团结。
小结:嘉元的企业文化不全,缺少善待员工、善待股东、善待合作伙伴的内容,但对诚信、品质很重视,还是不错的。
三、结论
(一)企业能否长久的赚钱
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竞争优势、护城河、差异化、提价能力,必须找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否则不能投资。
段永平说:所谓商业模式好的意思就是长期能赚很多钱且能持续,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大概就是有很宽的护城河的那种。
-年为什么嘉元日子过得不错?
-年,因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锂电池制造厂家完成了核心零部件6微米铜箔负极涂布机和高速卷绕机的开发,并开始大批量使用6微米铜箔来作为生产原料,导致6微米铜箔供应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嘉元科技产品适时的满足了这部分需求,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
年为什么嘉元效益下滑?
锂电铜箔产能建设释放周期在2年左右,伴随着主要竞争对手诺德股份、超华科技6微米铜箔新建项目的投产,6微米锂电铜箔产能大量释放;叠加疫情天灾人祸,市场需求短期大幅萎缩,年嘉元科技营收、毛利率、净利率均出现下降。
-年嘉元大概率又是好日子。
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速,同时年宁德时代4.5微米锂电铜箔导入提速,嘉元的4.5微米和6微米铜箔适时的满足了市场需求。跟-的情况类似,肉眼可见,-年嘉元大概率是好日子,直至-年4.5微米铜箔行业产能大量释放。
嘉元两次领先市场推出新一代产品,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周期性现象说明:嘉元的技术是领先的,产品质量优异,这就是嘉元的竞争优势。
同时,嘉元企业文化中,专注、重视诚信、产品品质,有利于增强它的竞争优势。
按照节奏,嘉元该推出新一代更薄的锂电铜箔了。何时推出来,是观察嘉元能否保持持续技术领先的绝佳指标,我们拭目以待。
总而言之,嘉元算是半个好企业。它不像茅台、苹果那样具有很好的生意模式。它身处激烈的竞争中,需要企业管理层全力以赴,时时刻刻都绷紧神经,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懈怠,一不留神,就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还可以,所以,算是半个好企业。
(二)看价格
1、产能
假设年嘉元的产能达到13万吨,产能利用率70%,出货9万吨。
2、出货均价
-年,嘉元出货均价7.90万元/吨、8.36万元/吨、7.51万元/吨。
假设年出货均价8万元/吨。
3、销售净利率
-年,嘉元的销售净利率稳定在15%+。
假设年销售净利率15%。
4、净利润
年,嘉元净利润预计为11亿。
5、远期市盈率
我能接受5年后5倍的远期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