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回顾旁氏骗局和麦道夫案,千万别以为你能轻

发布时间:2023/11/18 13:36:54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谈一些比较常见的金融诈骗术,因为这些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是经常能够遇到的。

首先我先说一下,金融诈骗的开山之作,就是著名的庞氏骗局了。在它之后,虽然也出现了很多让世界震惊的大骗局,但是其实它们也都还是在沿用庞氏的套路。

庞氏骗局的核心的玩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它本身是不需要做任何的投资来赚钱的,它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的把后进入投资者的钱付给之前的投资者,来给他(她)们作为回报,然后不断的吸引新的投资者来加入,而只要是你的现金流能够不断的话,一直能够有新的投资者带着新的钱进来,那么这个游戏就是可以一直的玩下去的。

庞氏骗局的庞氏,它指的是一个意大利人,他的名字叫做查尔斯庞兹,他在年移民到了美国,而到了美国之后,就一直有着一个一夜暴富的梦想,于是他就到处的坑蒙拐骗,多次的违法犯罪一共是进了两次监狱,其中一次是因为伪造支票的签名,还有一次是因为走私人口。

而到了年,这位庞兹突然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发现了一个叫做邮政票据的东西,认为可以利用当时的一些汇率上的价差来做一些套利,从而实现一个无风险的赚钱,所以他就把这个想法对外宣扬了出去,想吸引投资人来给他投钱,他对外宣称只要90天,就可以给你40%的回报。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是都不太相信他的,所以一开始他吸引到的钱并不多,但是这位老骗子他是很懂得利用人性中的贪婪的,他把之前承诺的高回报按时的发放给了第一批的投资人,并且还让这些人去到处的(帮他)宣传,说庞兹的项目非常的靠谱,收益率又高。

当大家看到这个东西,好像的确能够赚钱,而且是可以快速的获取一个高额的回报,于是大批的投资人就开始涌入了,结果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吸引到了大约4万个波士顿市民来给他投钱。而他一共是拿到了万美金,这在当时(20世纪初)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而有了这么一笔巨款之后,庞兹的生活也开始变得非常的奢华了,因为他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可以从中获取一个非常高额的管理费用。

但是好景不长,他的游戏仅仅一年之后,到了年,他就破产了,然后他又一次被送进了监狱,被判刑5年。他在出狱之后,又继续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依旧是到处的坑蒙拐骗,到了年,在他去世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位庞氏骗局的发明人其实身无分文。

我来简单的总结一下他的套路是怎么玩的,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庞兹其实也知道自己所谓的邮政票据套利的项目其实是不靠谱的,但是他却故意的做出了很多关于汇率方面的复杂的数学公式,还有计算模型,就显得很专业嘛。这样也就能成功地忽悠到很多不懂行的投资人了,但他拿到钱之后,其实并没有做什么投资,只是在不断的玩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因为只要是一直有钱能进来的话,那么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而他作为管理人,就可以一直地获取一个很高额的管理费。

其实如果仔细再想一想的话,在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实也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比如当年的雷曼兄弟这些大的投行,它们也是搞出了一些非常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就是CDO,CDS之类,而这些东西的底层,其实就包含了一些非常差的房贷资产,这是一些本来买不起房的美国人的房贷。他(她)们本来是没有还款的能力的,有很多人都是要依靠房价的上涨,来做各种的金融操作,从而来支付每个月的房贷。

但是这里有一个核心的逻辑,那就是房价必须要能够一直上涨才行,当然投行们其实也知道这个是不可能的,但是它们的盈利模式,就是靠不断的卖CDO来赚取交易费用的,所以它们根本就懒得去理会这些潜在的风险,依然是不停的忽悠投资人来买它们的产品。当时有很多亚洲和欧洲的富人也都是被这些高大上的投行给忽悠了,因为他们当时提供给这些投资人的合同里面,有很多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让人看起来感觉非常专业,所以很多投资人也就相信了。

而且这些投行还用各种的手段,让标普和穆迪这些所谓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也给出了一个AAA的评级,也就是最高评级了,来帮它们推销的这些CDO来背书,所以大量的不良资产CDO都被成功的推销给了投行的高净值客户,而这些客户当时还以为自己买的是一些风险很低的债券。

但是这个游戏最后还是结束了,房价当然是不可能永远只涨不跌的,后来房价开始下跌了,整个游戏就结束了,最后连雷曼也是因为自己把杠杆玩得太凶了,把自己也给玩死了,当然大量买了这些CDO的投资人,最后也是血本无归的。

而第二个案例,可谓是庞氏骗局的一个巅峰之作了,就是著名的麦道夫案了。

他诈骗的金额高达亿美金,其实这也是一个很传统的庞氏骗局,它基本的手法也是一样的,它本身是没有通过任何的投资来赚钱的,也是一直在玩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但是它最牛的地方就是,他就这么一直玩了20年一直没有被人给拆穿,而当事人麦道夫他曾经还担任过纳斯达克的主席,所以他本人在华尔街是一个非常有声望的人,而他之后给投资人带来的损失,大概是亿美金。

而这个案例中,有些不同的地方,就是麦道夫并没有提供非常高额的一个回报来作为引诱,他给客户提供的回报大概是一年10%,但是它非常的稳定,如果你去看它的净值曲线的话,是一直向上的,几乎是没有什么波动的,这就意味着,你在任何时候买他的产品都是能够赚钱的,而且是非常稳定的,每年10%左右的回报,其实麦道夫是非常懂得琢磨这些大投资机构的心理的,因为大的投资机构其实并不追求一个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它们更加在意的是稳定。就是说你少赚一点没关系,但是千万不能亏损。

而麦道夫的产品简直就是为这些大的投资机构来量身定制的,当时在华尔街,如果你能够把钱给麦道夫来管理的话,其实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麦道夫也非常的善于营造自己的一种很神秘的气质,如果你想成为他的客户的话,那就需要先加入一个门坎很高的俱乐部,而且你光有钱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人帮你介绍,而且你好不容易加入之后,你还不能问他,他到底是怎么投资的,是用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来赚钱的,如果你敢问这种问题的话,你就会被从俱乐部中踢出去。

当时麦道夫吸引了很多的大资金,包括一些大的富豪,还有一些大型的投资机构,甚至还有一些欧洲的银行,他就这样一直玩了20年,但是最后,麦道夫还是在年东窗事发了,他最后被判了一个年的监禁,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是71岁了。

其实这个麦道夫案也是个非常典型的庞氏骗局,麦道夫对外宣称,自己是通过期权的套利交易来赚钱的,但其实他什么交易都没有做,只是在不断的吸引新的资金,不断地玩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但他玩这游戏的能力,显然是比庞氏骗局的发明人查尔斯庞兹要高明多了,可能他也是总结了庞兹之前的经验教训,所以他把这个简单的游戏玩了20年都没有被人发现,如果不是因为在08年爆发了一个全球金融危机的话,他的客户很多因为资金的压力,需要从他的基金里赎回的话,那么他的游戏可能是还能继续玩个几十年的,而他也依然可以躺着去赚富人们的钱,什么工作都不需要做却依然可以每年从中提取一个很高额的管理费。

而第三个我想讲一下,在我国比较流行的一种传销诈骗,其实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庞氏骗局的。我简单介绍一下,这种传销的套路,有的传销公司它是有产品的,有的可能连产品都没有。

这里举一个例子,这家公司号称是卖洗发水的,每卖出去一瓶,就能够赚到10块钱,但如果仅仅通过一个老板来卖的话,那肯定是销量有限,所以这位老板就会不断的发展自己的下线。比如现在老板拉到了下线A1和A2,而之后A1和A2,如果卖了一瓶洗发水的话,自己就能赚到7块钱,老板赚3块,但是如果你要加入这个公司的话,就要交一个入会费,这个入会费是元,而这元就是归老板的,然后之后就继续的拉下线,比如A1和A2,又分别拉到了B1,B2和B3,B4,而之后的利润分成的模式也是一样的,卖产品是37分成,入会费也是37分。

到了最后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是靠卖产品来赚钱的,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入会费,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庞氏骗局了。如果你能一直吸引新会员的加入的话,那么就可以一直有新的资金进来,那么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而最近也有不少的亲戚朋友问我,他们有非常好的投资项目,一年就能赚个%,甚至是%的,他们问我这样的项目靠谱吗?其实这种所谓的项目,一听就是诈骗了,而且这种诈骗,往往都是通过朋友之间的相互介绍来传播的,而且骗子还特别喜欢找中老年人来下手,虽然也有些人号称是在这样的项目中赚了很多的钱,赚了几千万之类的,但是其实这些都只是他们账面上的一个数字而已,这种诈骗公司,其实就是给你做了一个虚假的账户,然后在里面给你填了一个数字,你说你有几千万,但这些钱,其实根本就是提不出来的。

或者也有些人说,他们投了一些钱之后,收益率很高,而且也提出来了,但是其实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庞氏手法,通过一开始给你一些甜头,诱惑你能再多投一些钱进去,最好是一次就能投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而他们之后就可以一次性的卷款跑路了。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①第一点,投资是不可以迷信任何的专家的,比如说在08年,各种高大上的投行,它们提供的各种专业的数学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看起来都是非常的专业,如果你自己看不懂的话,这样的项目就还是不要投了。

做投资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有很多所谓的专业的模型,其实都是用来忽悠小白的,甚至你去看麦道夫案的话,麦道夫本人他就是纳斯达克的主席,而他的产品也是获得了很多的大基金甚至是银行的信任的,但最后却发现,其实这里面全都是忽悠,所以做投资,是不能够一味的迷信所谓的专家的。一个投资项目,如果你自己看不懂的话,不知道他到底怎么赚的钱,那最好还是不要投了。

②第二点,如果一个投资产品的收益率特别的高的话,那肯定就是骗子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钱其实是没有那么好赚的,比如说麦道夫,他只是提供了一年10%左右的收益,说的是一种无风险收益,结果他就吸引到了亿美金的资金,这就证明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想获得10%的年化收益,但是不承担任何的风险,其实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你这么一想的话,那些号称是一年能够提供%,甚至%的收益的产品,肯定就是骗子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7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