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对于大健康生态而言,核心场景和基础设施哪

发布时间:2022/12/4 6:20:57   

对大健康生态而言,到底场景重要还是基础设施重要?怎么平衡两者的关系并完成生态的建设?

PC互联网20年,移动互联网10年,中国乃至全球依然没有互联网版本的大健康生态!!前面解构大健康生态的四篇文章,分别论述了大健康生态建设现状、大健康生态的本质是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大健康生态建设必须有不同的时代思维、选择切入点的12个原则等等。

最后几篇,我们先讨论一个更为尖锐和深刻的问题:对大健康生态而言,到底场景重要还是基础设施重要?怎么平衡两者的关系并完成生态的建设?

刘慈欣《三体》中三体人对人类文明封杀的故事其实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不害怕对方科学的进步,我们害怕的是,敌对文明的科学站到了新的理论台阶上。而能让对方站到新台阶上的,是一开始看上去很没用的基础科学。以下,enjoy~

以下是正文:

刘慈欣著名小说《三体》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三体人想要侵占地球,必须在年后抵达地球的时候,在这年的发展中,地球的文明绝对不能超过三体文明,这样三体人才有机会攻占地球(否则打不过),因此一定要把地球人的科技给锁住。

那怎么锁呢?三体人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打人类的基础科学。说白了,就是打那些看起来“没有一点使用价值”的科学。

这一点听起来匪夷所思,为什么是基础科学而不是应用科学,像导弹、核武器、航空航天等等。这就是现如今生态的本质性逻辑:做基础,基础的基础,甚至继续下沉到基础的基础的基础。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把一群一无所知的人扔在一个孤岛上让他们生存,然后给他们年的时间去发展与创新,年后如果他们群体的文明水平没有超过你,你就对他们实施团灭。

这个时候,什么样的人是这个群体未来超越你的最大的变量呢?

一部分人想到了拿石头去狩猎、一部分人成天琢磨怎么打鱼、一部分成天琢磨怎么采集,但是有一个人成天不务正业,在琢磨石头的化学成分,木头的结构,自然现象和天气等等。还有一个人成天琢磨计数,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而不是天上等等……你说哪个/些人会先成为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一旦部落有了化学家,就离制造钢铁和火药不远了。

现实中,前面的部分就是应用科学,后面的部分其实就是基础科学。

这个故事其实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不害怕对方科学的进步,我们害怕的是,敌对文明的科学站到了新的理论台阶上。而能让对方站到新台阶上的,是一开始看上去很没用的基础科学。

这个道理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在商业行为中同样适用:在生态建设中,同样模式同样技术下,我们不怕竞争对手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我们怕的是不知道从哪冒出一个看似不重要的新商业模式,把当前业务模式给彻底颠覆了。

实际上这也道出了企业战略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利用技术提升效率,然后不断加大人、财、物、时间等方面的投入,通过下日日不断之功拉开差距从而取胜;另一种就是模式创新,所谓的颠覆式创新下的高维覆盖从而取胜。

放到生态建设上,前者更多在阐述一种“扎扎实实打基础”的传统哲学,只要战略的方向对,战术上匹配度够,愿意投入迟早会见真章。这其实就是生态建设中的“基础论”:生态的本质是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之后在基础上,生长出什么样的场景来都不难。

就像我们要建一片林场,首先一定是要有树木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等自然条件,之后才是引入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场景),草木茂盛后自然会鸟语花香(场景),自然生态就此形成,只要基础能力够强,生态演化出的规模就不可限量。

国家发展、城市的建设依然如此,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铁公基、物流水电等等,还有政策、法规、制度保障的等,只有社会具备健康、完备的基础设施才能保障企业、家庭、个体的繁荣发展。

这里面花草树木和企业家庭的繁盛,其实就是场景取胜的思路,也就是说一个天才般的人,要么是依靠天才般的创造力,要么是依靠运气。想到了一种模式(idea)并经过验证行之有效,之后借用资本杠杆一路高歌猛进,推翻旧的格局,建立新的帝国。

这其实是很多人对生态表层的理解:我有一个伟大的idea能颠覆BAT。更多的时候,这种创新实际上属于运气的成分,然后才是人的部分。

一、典型的互联网生态,场景重要还是基础设施重要?

大健康生态建设者中,最大的三股角逐力量分别是已有的互联网生态,例如阿里、腾讯等企业,都在发力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第二类是新型创业公司,例如微医、春雨等等,历来中小企业是社会最大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股力量就是强势切入资本大鳄,像保险公司,例如泰康百亿布局,平安已经上市的平安好医生等等。

所有这些力量,理论上都是在仰攻,包括阿里和腾讯,很大的可能也是在仰攻,仰攻的难度可想而知。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医药零售机构、医生等等。另外,HIS厂商在袖手旁观,医院的钱,一边倒头扑向马爸爸们的怀抱。

三股力量,实际上就是最大的三个看点,就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匹配的模式跑出新型生态。如果谁能快速找到符合时代和产业发展逻辑新的模式(具体请参考:从滴滴、京东的困局看商业DNA的重要性,切入大健康生态的12项关键认知),很可能就像刘慈欣在《黑暗森林》描述的二向箔一样,高维度打低维度,借势俯冲。

互联网生态建设的先行者阿里,早期淘宝的模式,是把社区做成了生态的基础设施:即所谓的“连接”,再把“连接”这个基础做成了每晚日活近万的场景。和阿里不同的另一极是腾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6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