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ET业务知识漫谈从青山集团的反击战

发布时间:2022/5/11 17:41:21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久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8/9242353.html

最近大家都有听说青山集团镍期货交易的传奇故事吧,或者有些同事比较少接触期货知识,跟我一样看得一知半解,看爽文都不知道爽点在哪里。不如下面就一起熟悉一下金融基础工具期货吧。

期货是什么

在传统的交易中,我们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叫做现货交易。期货则是现在签订交易合约,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易。

举个例子,三郎是个在江户时代卖饭团的店家,但是近来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三郎担心战争发生时会造成米价飙涨,最後会导致他不够钱买米来做饭团。所以三郎决定在下一季的白米收成前,先用现在价格,和米商把未来的这批米买下来!因此三郎付了订金给米商,并签订了一张『买下未来白米』的契约,而这就是期货的前身。

期货和现货最大的区别在于

保证金?保证金即日结算?到期后通常不用实物交割

只要记住这三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期货了。

保证金:三郎想预定三个月后的米,于是他和米商商定,将三个月后用/吨的价格买下一吨米,并且签订了一张合约,三郎和米商都没有交订金(保证金)。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吨。三郎一想,自己要是不履行合约,而在别人那里买米,可以便宜个50,于是,他决定违约,在别人那里买米。结果是三郎赚了50,而米商亏了50。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没有交保证金,所以米商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为了确保违约的事情不发生,三郎和米商决定在签订合约的时候各拿出总金额一定比例的金钱作为保证金,交给村长大人作公证,无论哪一方违约,保证金都归另一方所有。

于是,三郎和米商愉快地签了合约,并各拿出了总金额10%也就是的保证金,这下总该没有问题了吧?

三个月过去了,米价跌到了/吨。三郎琢磨着,自己违约的话,会损失保证金,但是可以便宜买到米,总的来说还是赚了,于是三郎又选择了违约。因为三郎在签订合约时所交的保证金()不足以弥补米商的亏损(),所以米商得自己承担损失。

也就是说,单单靠保证金制度不能杜绝违约的现象出现。

为了更好的让双方履行合约,村长想出了第二个办法,也就是保证金即日结算制度。

现在从头来过,三郎和米商签了合约,三郎和米商各交了的保证金。

谁想到第一天一过去,米价就跌到了/吨。村长一想,现在三郎的损失已经和保证金一样了,要是明天米价再跌,三郎肯定要违约。于是村长从三郎的保证金那扣了,把这交给了米商,并且,将合约的内容更新为,三个月之后三郎付给米商购买1吨的米。

三郎算了算,发现村长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利益:

米商也算了一下,发现村长的做法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但是,三郎却发现,自己的保证金已经为0,为了继续履行合约,就得在明天之前补上合约金额10%的保证金,也就是x10%=90。

当三郎交了保证金之后,如果明天米价继续跌,村长又会重复上面的做法,确保双方无法通过违约来规避损失。

在两个月之后,三郎的饭团店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了,这个时候一吨米的价格仍为/吨。三郎心想:自己已经不再需要这一吨米了,没有履行合约的理由,但是如果选择违约,则会损失保证金,这可如何是好?

正好,三郎的邻居吉永开了一家饭店。吉永想预定一个月后的米,村长便撮合吉永和三郎签订了一份合约,规定一个月后吉永向三郎支付买下1吨米。

三郎通过签订一张卖出米的期货合约,抵消了买入米的期货合约,不用进行实物交割,还净赚了50。

三郎发现自己只需要用10%的金额,就可以做上一笔买卖,这种杠杆操作令收益波动变得很大。三郎开始学着在低价买入米的期货,在高价卖出米的期货,变成了一个投机者,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

总结:

三郎买了米的期货→建仓

三郎持有米的期货直到合约到期→持仓

合约到期的时候,三郎交钱换米→交割

在合约到期前,三郎把这张合约(米)卖给其他人→平仓

青山集团怎么被坑的

调整一下思路,我们的青山集团是到期要交镍现货的米商

角色关系:

逼空方嘉能可–三郎(多头)

青山集团–米商(空头)

LME–村长(交易所)

再来看看故事主角青山集团,这家在很多人眼里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实际是个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位居中国企业强第80名,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也是镍产能全球第一的企业。

不锈钢生产商跟镍有啥关系啊?过去镍主要拿来做不锈钢,现在也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特斯拉不少车型用的就是高镍电池。

在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地经济还是一片萧条之际,青山集团果断出海镍资源丰富的印尼,践行了一把「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开发起了印尼境内的镍资源。

当然,这时候印尼的镍大部分还只能拿去生产傻大黑粗、平平无奇的不锈钢,直到青山集团等企业实现了高冰镍生产技术的突破,画风突然就变了——我们可以利用不锈钢的产能,拿去生产高大上的高镍锂电池原材料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青山集团被国际金融巨鳄盯上了,准确点是被「逼空」了。

作为生产商,青山集团手里hold着大量的高冰镍。

但是镍的价格难免起起落落,如果跌太多了,这批货就贬值了。

所以青山集团开始在期货市场里「做空」——可以简单理解成青山集团跟其他人签了个卖出合同,约定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可以用一个固定的价格把约定数量的镍卖给对方。

这种做法也被称为「套期保值」,是生产商和贸易商的常用「套路」,在我们前面的情境里,等于提前用确定的价格把货给卖了。

之后镍价要是跌了,青山集团还是能用两万块卖出去;当然反过来要是镍价涨了,超过两万的部分它也赚不到。

这种卖出合同可以选择进行实物交割,也就是合同到期后,青山集团真的把镍给到A。

不过如果青山集团手头上没有镍,其实也可以选择在卖出合同快要到期前,再搞一个买入合同——约定在卖出合同到期的那一天,用特定的价格买入同等数量的镍。

这样等于卖完之后,自己又给买回来了,在LME的规则下这两笔就抵消了(offse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仓。

不过呢,这次青山集团的操作有个bug:如果真要履行卖出合同,也就是实打实交货的话,它手里其实是没有货的——LME合约里指定的是电解镍,青山集团手里只有高冰镍,这俩并不是一个东西。

搁在平时还好说,实在临时找不到货,跑去俄罗斯那里买点电解镍交差就完了。

然而,最近俄乌打起来,俄罗斯还被欧美制裁了,这俄国佬的货是指望不上了。

看起来,青山集团只能选择再签一个买入合同来抵消了。

这样海外资本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先是收集了市面上大部分电解镍的存货(仓单),彻底断了青山集团搞实物交割的后路;然后再砸钱把买入合同约定的价格给推高(也就是推高期货价格),迫使青山集团支付极高的代价才能搞到买入合同。

如果青山集团选择违约,有人帮青山集团算了一笔账,那么需要赔付80亿美金的天价。

就像故事里的米商,到期交割的时候手上只有玉米,没有大米,三郎纠集一堆买家买断市场上流通的大米(实际上很难做到,但在镍这个小市场里面相对容易操纵价格),再推高大米价格,让米商不得不硬着头皮买大米,免得赔付巨额保证金。

好在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北京时间3月8日下午16:15左右,伦敦早上9点开市之前,LME突然宣布暂停镍期货的交易,直接「拔网线」了。

几个小时之后,LME又发公告表示,取消所有在英国时间3月8日凌晨0:00(北京时间3月8日早上8点)或之后的镍交易。

LME的动作不止如此,还决定推迟原定于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现货镍合约的交割;在之后恢复交易时,会为镍期货设置10%的单日涨跌幅限制等等。

村长看见情况有变,如果被一方被逼空成功,以后大家都会效仿,就不敢叫他做公证了。先说去外头旅游放个假,趁机想办法维护自己公正的声誉。

结果仅仅过去一天,重磅炸弹(经典桥段)就来了——青山集团表示会用旗下高冰镍来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

这下外资可就尴尬了,花了这么大代价,就是为了让你青山集团赔钱服输,谁知道你居然凑齐了现货,那LME复盘之后镍价肯定要大跌,到头来反而很可能会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经验教训

反击战还在拉锯进行中,新闻每天不断,值得看看lessonlearnt.

这次青山集团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套期保值,现货高冰镍和期货电解镍并不能完全对冲。

在国际局势风云诡谲,政策风险也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金融领域,尤其是国际期货市场的波动性,正变得越来越大,是时候正视这种风险了。

从企业来看,一方面要了解清楚游戏规则,以及游戏规则变化的可能,平时就要打好基础,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准备好风险转移和对冲的方案和工具;另一方面,之前中行原油宝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这两年「黑天鹅」事件也并不罕见,一旦有征兆时,就应该积极应对。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服务青山集团的银行,展现出多么强的风控能力;实际上从事件发生后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上报海外风险敞口来看,恐怕做得并没有多好。

金融机构不能光想着打价格战搞内卷,靠降低风控要求、提供更高杠杆来吸引客户;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姿势水平,深入客观地评估企业的风险,来确定给企业的额度;同时做好风控,不要因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养不到家,平添了新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