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优势 >> 中考物理加油站4道重点实验题
4道重点实验题
中考物理加油站
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
二
特殊方法测密度
三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
2.器材组装顺序
(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光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4.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2)物距等于或小于焦距
(3)像的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
5.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使光屏上成清晰像时蜡烛、光屏的移动方向及像的变化(利用“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判断)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6.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交流与反思
7.蜡烛燃烧变短,像在光屏上的位置的变化及调节的方法(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中央,应使光屏或蜡烛上移,也可以使凸透镜下移)
8.蜡烛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的原因(让所成的像更稳定)
9.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纸遮住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光屏上的像会变暗些,但还是完整的像)
10.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后,仍能成清晰的像的原因.(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11.凸透镜前加镜片的相关判断(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
(1)加远视镜(凸透镜)(光线提前会聚、像距变小、像变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2)加近视镜(凹透镜)(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像变大;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2.换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后像的变化及使像成在光屏上的调节方法(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
(1)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强,光线提前会聚,像变小,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折光能力变弱,光线延迟会聚,像变大,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实验结论: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幻灯机;
(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特殊方法测密度
有天平、缺量筒
等体积法:利用物体浸没时V物=V排
①实验器材[天平、烧杯、水、细线、物体(ρ物ρ水)];
②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③把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
④用细线拴住物体,使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天平的示数为m2,如图乙;
⑤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m2-m1)g
有量筒、缺天平
漂浮法(利用物体漂浮时F浮=G物)
①实验器材[量筒、水、细针、物体(ρ物ρ水)];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
③将物体放入量筒中,物体静止后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1(注: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V1?V0,
浮力F浮=ρ水gV排=mg);
④用细针将物体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
⑤物体的质量m=ρ水(V1?V0)
体积V=V2?V0,
缺天平、缺量筒
①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物体(ρ物ρ水);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
③将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④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让支点处于杠杆中点的原因(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方便读出力臂)
3.实验前杠杆调平(哪端高向哪端调).注: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
5.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变大,原因是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6.杠杆平衡时,两边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的位置后相关判断(若F1L1≠F2L2,则哪边乘积大,杠杆向哪边倾斜)
7.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8.根据数据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交流与反思
9.对实验方案和结论进行评估
(1)支点不在杠杆中点时得不到F1L1=F2L2的原因(杠杆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2)验证“F1+L1=F2+L2”
正误的操作方法[不改变杠杆两侧钩码的重量,只将两侧钩码分别远离(靠近)支点相同的格数,观察杠杆的平衡情况].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P=UI)
2.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滑动变阻器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
(3)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正进负出”
(4)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电流“正进负出”;根据电源电压或小灯泡额定电压确定量程,若电源为2节干电池,则选0-3V量程
3.电路故障分析
4.电流表、电压表读数
5.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操作(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小灯泡额定电压)
6.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7.根据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8.分析小灯泡亮暗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交流与反思
9.电路连接正确,小灯泡不亮的可能原因(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太小)
10.小灯泡的U-I图像是曲线的原因(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1.不能用多次测量求出的电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原因(电压改变,功率也改变)
12.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太大,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都无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应采取的措施(减小电源电压或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13.测量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0-15V量程损坏,要利用原有器材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进行的操作是(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2V)
14.缺电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1)缺电压表设计思路[利用电流表串联定值电阻(或者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等效替代电压表]
(2)缺电流表设计思路[利用电压表并联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等效替代电流表]
本文来源于网络,若侵删
内容:郑槊
审核:陈史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