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市场 >> 私募的阳光生活杠杆不再是洪水猛兽
年3月17日,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拉开了私募阳光化的序幕,私募基金从此开始变身正规军,与基金券商等机构站上了同一起跑线。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已有多家私募实施备案,管理基金接近只,管理规模接近2万亿。
从无序到有序,从潜行到阳光,私募享受着转正之后的红利。
——摆脱信托通道,成本直线下降。
“与以前绕道信托时相比,每只产品至少每年节省50万元成本,公司还有3只产品正在筹备中。”上海宝银创赢董事长崔军欣喜地说。宝银创赢是首批拿到“私募管理人证书”的私募之一,在短短三个月中,该公司已经自主发行了3只产品。
摆脱了信托的通道依赖,不仅意味着成本下降,私募更由于独立身份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得到的服务成倍提高。崔军说,新的身份增加了他们与券商银行等的谈判砝码。
——自主发行,打开创新空间。
“相比成本下降,私募更看重的是自主发行所带来的金融衍生品创新空间打开。”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说。
“以往凡是动用期货的,凡是增加杠杆的,在信托等合作伙伴风控部门的眼中都是高风险的,即使获批也会费尽周折。”一位专注于债市投资的私募人士说。而崔军的两只可转债杠杆基金发行设立仅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发行效率相比信托通道无疑得到大幅提高。
登记备案制下,私募打通了传统投资与衍生品之间的通道,股票、债券、期货均可以在此玩转,动用杠杆也不再是洪水猛兽。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中,已经出现了多只商品期货类产品,如“白石资产-光大银行-融程1号资产管理计划”和“德泽财富宝城系列之步步为营1号”等。
在享受阳光化带来的红利同时,私募业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烦恼。
——由投顾转身为资产管理人不易。
“在权利增大的同时,责任也在加大,以前的身份就是投资顾问,私募基金的申购、赎回、估值等事项均由信托来承担,私募做好投资就可以了,但现在私募的法律身份是资产管理人,这种身份转变意味着不仅需要做好投资,而且要对基金负起全部责任。新的基金法也规定,不因私募将投资之外的事情外包第三方就免除私募的责任。”正在自主发行第一只新产品的私募老卢感叹道,现在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必须对每一笔申购、赎回,每一次估值核算进行复核,不因外包第三方而责任减轻,法律身份完全不同,压力有点大。
——对资金募集渠道等约束出现不适。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于7月中旬发布,对私募的资金募集渠道和合格投资者均作了明确。一些私募感叹,未来产品募集难度可能有所增大。
“过去十年,私募主要都是用报告会的形式来募集资金,市场火爆时,一场报告会就可以募集几亿元的规模。过去用了十年的方式,好像也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现在一下突然被禁止了,我真的找不出其他替代的销售方式。”华南一私募投资总监说。
告别了野蛮生长,私募基金正在阳光下快速前行。
登记备案制度实施短短4个月时间,已有余家私募基金完成了阳光化转身。摆脱通道依赖,玩转金融创新,这些私募基金曾经梦寐以求的发展空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享受成长喜悦之时,私募基金也有着成长的烦恼,从投资顾问到资产管理人,获得更大权利之时,它们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自己的孩子自己养”的言语之中,有喜悦,也有艰辛。
“预计未来20年内地将出现上万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资金规模有望超过10万亿人民币。”展望未来,私募基金信心满满。
⊙记者屈红燕○编辑剑鸣
年3月17日,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拉开了私募阳光化的序幕,私募基金从此开始变身正规军,与基金券商等机构站上了同一起跑线。在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已有多家私募实施备案,管理基金接近只,管理规模接近2万亿。
从无序到有序,从潜行到阳光,私募享受着转正之后的喜悦,也面临着成长中的烦恼。
变化节省1%通道费
在登记备案制实施之后,私募可以直接以私募基金产品的名义开立证券账户,通道成本大幅下降,如果按照一只产品万元的规模来算,节省成本大致为50万元,一个5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中小型私募可以节省万元左右成本
“与以前绕道信托时相比,每只产品至少每年节省50万元成本,公司还有3只产品正在筹备中。”上海宝银创赢董事长崔军欣喜地说。宝银创赢是首批拿到“私募管理人证书”的私募之一,在短短三个月中,该公司已经自主发行了3只产品。
此前十年间,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私募发行产品,必须绕道信托平台,虽然这一模式解决了私募的合法身份,但高昂的通道费也让一些私募难以承受。
按照国际惯例,私募一般按照“2%,20%”向客户收取费用,即每年收取2%的固定管理费,外加20%的业绩提成。但在此前绕道信托账户时,固定管理费几乎全部被信托和银行等强势合作方拿走。更有甚者,由于新开信托账号自年7月起被叫停,一个信托账号的收费可以达到万元以上。“成立阳光私募,要做好赔三年的准备。”一位投资人士曾无奈地对记者感叹道。
在登记备案制实施之后,私募可以直接以私募基金产品的名义开立证券账户,通道成本大幅下降,如果按照一只产品万元的规模来算,节省成本大致为50万元,一个5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中小型私募可以节省万元左右成本。绝大多数私募由于规模小,处于创业初期,依然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这笔节省下来的费用对其意义重大。“节省下来的钱,可以雇佣5个高水平的研究员。”私募老罗感叹道。
摆脱了信托的通道依赖,不仅意味着成本下降,私募更由于独立身份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得到的服务成倍提高。崔军说,新的身份增加了他们与券商银行等服务机构的谈判砝码。
新基金法允许券商等非金融机构开展基金托管业务,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券商获得了基金托管资格,这些券商可以为私募提供资产保管、净值计算、投资清算、投资监控、托管报告、全面信息服务、风险评估与管理、后台外包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据悉,部分券商将私募基金托管、估值核算等一系列后台业务打包,仅收取很低比例的管理费用。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说,从行业影响力的角度来说,私募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不管是上游的私人银行、机构,还是下游的各类服务商都逐步开始设立相应的部门。以星石投资为例,截至目前已经和国内11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合作,最近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大型海外投资公司等一些机构客户对星石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