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三部委发声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支持民营

发布时间:2022/11/7 15:18:21   
能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04/4603724.html

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月11日,三部委联合发布证监发[]36号文。

《通知》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和隐形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上市公司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个《通知》里所说的“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就差没直接点名是民营房企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最缺的就是现金流,对于融资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房地产企业比其他实体企业更需要上市融资,发债也是上市房企的主要融资手段。

▲年7月19日,三巽集团成功上市,这几乎是房企上市的末班车。

后来,随着恒大等知名房企大规模违约,房企成功上市的通道就被彻底堵死了。并且,随着出险房企的增多,房企的信用体系也崩塌了,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房企出现现金流紧张的情况。

▲恒大出险以后,把大部分民营房企的融资通道封死了。

如今,三部委的《通知》就是对此前金融政策的一次纠偏,现阶段的房企融资要比此前容易很多了,特别是国内融资。

政策放松不等于全面宽松

当然,这个《通知》的发出并不意味着对房地产行业全面宽松。因为通知里提的是“坚持房住不炒,依法支持上市房企积极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严格防范、妥善化解各类风险”。

这样的官话翻译城人话就是,政策支持的是优质的房企,让优质房企去并购出现问题的房企,支持的是优质房企的融资。对于已经出现问题和险情的房企,要做的是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主要是支持特别稳健的民营房企融资。

而对于那些已经出险且深陷债务危机的民营房企来说,当前高层的态度仍然还是相当坚决。那就是不兜底,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比如,最近深圳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特别点名恒大等房企,市政府将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稳妥处置恒大集团等房企的债务风险。

▲连深圳市这样的城市,都不会为恒大兜底。

现在高层的意思是想让出险的房企靠自己的能力自救。自救的手段无非是,要么加快销售,加快回笼资金;要么出售资产,出售土地和公司股权;又或者自己去跟金融机构谈展期;最后就是裁员降薪,减少支出。这些都叫做用市场化的原则化解风险。

但是,如果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展开自救,这些出险房企都会遇到常见的问题:

1.由于深陷负面信息,购房者的购买信心大降,自己的房子卖不动,无法提升销售回款金额;

2.手上的土地、公司股权、物业等资产出售,优质的不舍得割肉,劣质的并购方看不上,没有与并购方谈“骨头+肉”方案的底气;

3.与金融机构谈展期,现在整个市场很凉,你怎么能保证给你展期了,你就能卖得掉房,还得上钱,你要是直接破产怎么办,这个展期谈起来也相当困难;

4.大规模的裁员降薪造成内部不稳,大量人才流失,运营和执行效率大打折扣。

这就是当前出险房企想要自救所面临的的现实问题。

因此,当前的政策是有限度的放松,对于曾经那些高周转、高杠杆并且已经出现险情的房企来说,现状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现在是为当年的“快乐”买单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年全年将有.4亿元债券到期,其中信用债占比47%,海外债占比53%。年3月、4月、7月为偿债高峰,信用债和海外债合计到期规模分别为.3亿元、.3亿元和.6亿元。

60%的房企年到期的信用债规模要超过年,约20%的房企年到期信用债规模是年的2倍-5倍,所以,今年房企的偿债压力更大。

▲当前房企融资不含开发贷的融资金额统计。资料来源:克而瑞

造成如今房企,这么大的资金压力的根源在哪?答案是都是自己做的。在、年的时候,当时还在奉行高周转、高杠杆的房企们,大量举债扩张。当年借钱有多爽,现在还钱就有多惨。

▲那时候,大多数房企都沉迷于几年翻几倍的“黑马”神话之中。

这其中最能体现那些高杠杆房企作死的,就是大量绕开国内融资渠道,前往海外融资。根据中指院的统计,年房企发债融资,信用债民企占比只有25%,海外债民企占比超80%。

海外债利息高,周期短,普遍都是1~2年期。这种融资,为啥当时成为绝大多数民营房企选择的最佳融资通道呢?原因就是,境内的债,门槛高,审批严,虽然利息成本低,但是不好用;海外债虽然融资成本高,但是门槛低,用起来方便。

而这一切是建立在高周转的前提下,只要资金周转速度足够快,其实短债的成本是可以马上覆盖的。结果没想到遇到市场转冷和新冠疫情双重叠加影响,高杠杆的支点直接被打崩了。

▲现在那些高杠杆房企都被成本高昂的海外债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房企对付海外债权人的套路也已经摸得门清了,“乖乖给我展期,不给展期我就躺平,大家一起玩完!”这也导致,当下海外金主们同样不再信任国内的地产开发商。

截至今年3月家典型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4.50%,较年下降0.78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券融资成本达7.54%,上升0.52个百分点,境内债券融资成本3.23%,较年下降0.83个百分点。

▲恒大依然占据着海外债欠债的榜一大哥。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回到了原点,那些房企们当时要是少举一点债,现在完全是非常轻松且愉快的行情。

现在之所以那么惨,就是为当年的“快乐”买单。

低债务民企的春来了

其实,现在强调自己“稳健”的房企,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负债率低,并且近几年没怎么拿地。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此前不温不火,没有存在感的房企;前几年混吃等死的房企;没有被咨询机构“高周转、高杠杆、做大规模”忽悠的那些房企,现在就过的相当滋润了。

在这些房企中,有很多并不是自己主动把债务降低,也有很多房企是阴差阳错,错过了前几年的大扩张。但是不管这么说,运气来了的时候,挡也挡不住。

前几年,啥也不干的房企,现在,他们的机会来了。

按照三部委《通知》的原话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和隐形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那就意味着,只要你的债务不高,现在的融资环境前几年宽松多了。小房企不再受到融资“歧视”,更多的是看你的负债率高不高。这些此前存在感不高的房企们,现在扭头一看,发现自己贼强。

▲以前没啥存在感的房企现在快速崛起成为黑马。

现在正好赶上了融资最舒服的时代,这个时候,就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写在最后

明哥记得前几年,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3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