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发展 >> 莞铜共建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创搬迁群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26日早上,铜仁市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社区,搬迁群众余河海走进了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碧江区党代表、灯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茂雄正坐在里面,听民意、解民困、暖民心。
余河海:“6幢楼下路灯损坏,没有人修!”
张茂雄:“立即解决。”
问题得到解决,余河海满脸兴奋:“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名副其实,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民心,让群众安心,造福了搬迁群众!”
▲张茂雄在接访
加大扶持力度,服务群众润民心。携手共同富裕的东莞市与铜仁市有创新之举。东莞市委组织部投入0万元党费,携手铜仁市委组织部,在矮屯社区安置点共建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阳光雨”是东莞党建品牌,意为“阳光雨露,幸福你我”。共建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就是要借鉴东莞先进党建经验,创搬迁群众“四安家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党建工作样板社区。
去年以来,莞铜两地以“用心服务群众”为宗旨,通过资源统筹、功能完备、制度规范、布局合理、作用发挥等举措,高质量打造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共享幸福生活,贴心周到的服务温暖群众心坎,促群众居安、业安、身安、心安。目前,该中心构建了“党建服务、社区治理、劳务就业、志愿服务、民生保障、文化服务”等六大服务功能,细化68项服务内容,实现“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一平台共享”,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了搬迁群众居安有和谐、业安有保障、身安有康乐、心安有归属的“四安”生活家园。
党建领航
打造党员港湾让群众“居安”
3月26日下午,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矮屯社区党支部书记杨飞虎和往常一样,打开东莞市松山湖捐赠的VR智慧党建工作站,轻轻地点触屏幕,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为理想信念“加油”。
▲东莞市松山湖捐赠的VR智慧党建工作站
“通过VR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故事,全方位立体化阅读红色典籍,真好。”杨飞虎感慨地说,得益东西部协作好政策,打造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学习载体,建设党建文化长廊,送来“VR智慧党建工作站”,让党员有心灵港湾、精神家园。
打造心灵港湾,共筑精神家园。莞铜两地“搬”来东莞“阳光雨”党建经验,将此前矮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升级改建,打造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把碧江高新区商圈党委纳入服务半径,构建了大党建格局。
大党建激发党建新活力,搭建共享式组织生活平台。通过有计划开展“家门口”党建活动,提供党务政策咨询、莞铜党建联建、党员教育培训等服务,使矮屯社区党支部、碧江高新区商圈党委“两新”党组织的45名党员成为党建服务的参与者及受益者。
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做实做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由灯塔街道的47位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轮流听民意、解民困、暖民心,密切党群关系,促进搬迁群众“居安”。
群众“居安”的前提要筑牢平安基石,需要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为“居安”添砖加瓦。
面对建筑面积33.83万平方米,搬迁群众达户人的矮屯社区,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以社区党建为抓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楼栋为单位划分网格,设置2个党小组,配备网格长名、网格员45名,组建个联户单元,选任联户长名,红色楼栋长28名,组建“网格党小组长+网格员+红色楼栋长”的“红色网格”治理体系,以“铁三角”基层治理模式,筑牢平安基石,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精度。
提升治理精度,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上线“数智灯塔”APP赋能社区治理,组织党员、红色楼栋长、联户长使用“数智灯塔”APP常态化入户排查,解决居民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阵地便民化、治理网格化、服务品质化,“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成立物业公司党小组,设立党员先锋岗,完善物业管理制度,规范居民公约和业主议事章程,实行社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让红色物业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群众的工作臂膀,营造“党组织+物业+业主”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实现搬迁群众“居安”有和谐。
架连心桥
打通新路径让群众“业安”
走进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大厅,LED大屏滚动播放东莞企业用工需求;在大厅远程面试室,搬迁群众田旭飞通过“云”端,接受东莞一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面试。
经过细致交流,田旭飞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他说:“远程招聘架起群众与企业桥梁,节约供求双方成本,方便群众就业。”
安居还要乐业。为促进群众就业,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便民服务窗口、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远程面试室,建设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数据终端LED滚动播放东莞企业的两万余个岗位,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打通供需渠道,架起连心桥,深化党建与就业深度融合。
▲LED滚动播放东莞企业用工岗位
深化党建与就业深度融合,创新群众就业创业新模式。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还发挥党小组旗帜引领作用,组织网格员、红色楼栋长以网格为单位,定期开展入户排查、就业政策宣传、就业需求登记、就业岗位推荐等。
通过组织网格员、红色楼栋长定期入户排查,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将社区人搬迁群众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力状况等基础信息录入大数据平台,实时动态更新信息,实现精准推送用工信息.7万余条。
居安有和谐、业安有保障。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还与东莞在铜仁设立的人力资源公司达成劳务协作,推动社区劳动力向东部转移就业人,实现社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一人就业,全家生活无忧。搬迁群众徐家明赴东莞就业后,月收入达元。他说:“党的好政策让全家人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了好日子,我相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一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说出搬迁群众心声,道出东西部协作成效。目前矮屯社区还引进刺绣、滕编厂、纸箱厂等就业车间,组织编织、家政、烹饪、育婴师等特色培训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就业援助岗位90个,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年以来,东莞南城组团与碧江区注重项目带动,发挥东西部协作东莞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以共建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升级,在矮屯社区所在地的碧江高新区规划2.2平方公里土地以及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共建梯度转移示范园。未来,将有更多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南城组团与碧江签订了《东莞南城组团·碧江劳务协作协议》,成立劳务协作站,出台就业扶持政策,为铜仁在莞劳务人员提供劳务诉讼、法律援助、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数据分析、关爱服务等六大服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时至目前,东莞南城组团辖区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两万余个,实现碧江区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人。
强化服务居民之家让群众“身心”皆安李敏是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高级教师,挂职铜仁市第六小学副校长。周末的一天,他与东莞南城组团帮扶碧江老师王长涛、莫健瑜来到阳光雨莞铜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教室,当志愿者照顾社区未成年人,辅导他们学习。??▲东莞南城组团老师在“日间照料”教室当志愿者听着琅琅书声,驻矮屯社区第一书记杨寰宇感慨地说:“‘日间照料’让孩子小有所教,传递了幸福温度,让搬迁群众身安。”为让搬迁群众“身安”,东莞南城组团与碧江坚持以“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保民生”为主线,将党建与民生事业紧密结合,抓好医疗、教育、便民等公共服务,传递党的温暖,促进搬迁群众身安有康乐,亮点纷呈。东莞市民政局投入0万元建成莞铜慈善超市,以积分换物品,有效激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党小组为单位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