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光学部分

发布时间:2022/7/11 15:25:03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福建中考物理试卷为例,其实验题在整份试卷的比重达到了30%左右。

在中考前,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下初中物理的那些重要实验,包括实验的目的、器材、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   (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答案:漫、不能、在、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如果大家有认真看老柯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里的文字的话,很多答案确实是都可以做到按图索骥了。

真人操作实验视频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透明薄玻璃板、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刻度尺

实验操作的重点:使“透过玻璃板看到的像”和“玻璃板后的那根蜡烛”重合

实验结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注:本实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相关探究问题:

例题: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平面镜立在水平台的支架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3所示,在此实验中:

(1)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和比较   关系。结论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结论是:      。

(3)开始实验后,小红发现用平面镜进行实验不可行,原因是:   ;要使实验成功,必须将平面镜换成   。

(4)改进实验后,小红用光屏去承接蜡烛A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这一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接着她将蜡烛A逐渐远离支架时,发现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小组却发现,无论他们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完全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答案:(1)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无法准确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4)虚不变(5)玻璃板与桌面垂直(或与尺子垂直、竖直放置)

真人操作实验视频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

实验操作的重点:1、能在光屏上找到一次缩小、一次放大的蜡烛清晰的像2、从光屏这一端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正立的虚像

实验结论:

物体在两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物体在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体在一倍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

物体在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相关探究问题:

例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其实验装置如图。

(l)实验前,小明将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这样就确保它们在上,点燃蜡烛,调节并使得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在上。这两次操作的目的是:。

(2)如图,小明将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入射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按照计划,小明要探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5cm时的成像情况。他将蜡烛和凸透镜调整到相应位置如图4,接着,他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同时移动凸透镜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同学认为他操作错误,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

(4)在一次实验中,小明观察到,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这种成像特点可以运用在上(填写一种光学仪器名称)。

(5)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后,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6)某次实验中,小明观察蜡烛像的情景如图,那么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真人操作视频

相关文章

测密度实验操作视频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光学部分)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运动力学部分)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压强、机械能)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浮力与杠杆)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电学1)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电学2)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电磁学)

物理中考:实验复习专题(热学)

老柯物理学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3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