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你和物理高分只差一份物理秘籍一

发布时间:2022/7/11 20:31:00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研究对象是物体;

2.在米赛跑时,由于他又回到起点,他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整个过程中他没做机械运动。(他在整个跑步过程中做机械运动)

3.

(1)PM2.5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态颗粒物,所以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PM2.5是固体小颗粒,是分子团,而不是分子。(2)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固体颗粒物造成的,雾霾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现象。PM2.5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物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3)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4.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小秦骑车匀速转弯,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5.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小亮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甲所示,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这20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6.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是________km/h。

7.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8.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不变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确保是直线)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9.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10.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改变钩码的个数,多次测量

③在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属于减少误差而进行多次实验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物理实验中,以“测量”二字开头的课题一般是减小误差;以“探究”二字开头的课题,多次测量的目的一般是发现规律。

1.次声波指的是频率在赫兹以下的声波,这种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耳听不到火山爆发或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若听到了声音,那么听到的也不是次声波。

2.由图可知,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变,音调不变,音色也不变,振动的幅度变小,所以声音的响度变小。

3.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响度变小的缘故;

4.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这表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类似的图片:

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

5.汽车的倒车雷达能发现车后的物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如图乙是该车内安装的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它与导航卫星通过电磁波实现全球定位功能;

6.说出波形图甲乙丙各自的特性。

1.

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凹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

2.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解: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就会运动,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只有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4.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用筷子夹起食物,食物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则筷子对它有摩擦力的作用,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使食物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筷子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由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当受力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时,同时也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互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找出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是中考命题点);

6.划龙舟比赛,桨往后划,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龙舟前进,因此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7.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鸡蛋碰石头时两力的大小是相等的,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的硬度小)

8.正在向上运动的排球,如果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排球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足球飞在最高点时,此时有向右的速度,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没有风的室内,向上抛出皮球,在球升到最高点静止的瞬间,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只有重力。

9.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

10.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等,都表面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11.提高稳度的方法:

(1)增大支面注意:支面不一定是接触面,是物体各部分围成的面积.(2)降低重心.

主要是生活方面去考查,例如:(1)人在公共汽车上,当公共汽车刹车、启动或加速减速时人为什么不由自主的下蹲?(2)如站在行驶车厢里的人,为了增大稳度,往往把两腿叉开.(3)高压线的铁塔都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速滑运动员进行比赛时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的

12.(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均匀细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载重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而变化.

13.(1)用4N的水平推力把重2N的物理书压在竖直黑板上静止,书本受到了两对平衡力作用,分别是重力和摩擦力,压力与支持力;

(2)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图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即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乙图中A物体与B相对静止,A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0;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所以两种情况下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14.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左端,物块先加速运动,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传动,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后,物块由于受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做加速运动,当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物块不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5.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向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接触面之间填充了液体或者气体,就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加入固体的话,原来的分开了,现在又跟新的物质接触了)

16.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它处于平衡状态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可以分别以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某一个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弹簧挂钩上所受到的拉力的大小,吊环上的作用力起固定作用。以左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1.8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1.8N,同理以右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1.8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8N.

17.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θ,通过观察细线OA的方向来判断重力方向(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小球A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对绳子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使绳子处于竖直方向,改变木板的倾角θ,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保持不变)

18.手握瓶子静止在空中,竖直方向上瓶子受的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猴子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向上爬,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方向竖直向上。

19.小明滑滑梯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他的体重有关。(小明与滑梯之间的摩擦力与小明对滑梯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明对滑梯的压力取决于体重的大小,体重越大,压力越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压强

1.拦河坝下宽上窄,因为下部受到水的压强大。

2.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3.由于汽车外形是流线型,所以高速行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小于汽车的重力。)

4.通常赛车在快速行驶时车体会向上“飘”,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在赛车的尾部安装上尾翼(又叫气流偏导器)。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速度较小、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大、压强较小,向下的压强差会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

5.

甲玻璃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从玻璃管吹入少量空气,使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将此装置由一楼拿到十楼,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上升,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这个性质制成了气压计。乙玻璃瓶转移到温度较高的一瓶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也能上升,此现象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这个性质制成了温度计.

6.用力捏装满水的椭圆形厚玻璃瓶,使其容积变小,导致细管中的水面升高(用力捏玻璃瓶,瓶子发生形变,容积减小,则细管中水面高度上升,所以,通过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7.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这样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8.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纸风车会转动起来,是由于火焰上方空气的密度变大了(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即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mV,可知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填充进来,形成风,吹动风车转动)

9.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来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命题,例如:钢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抽水机抽水、吸盘吸在光滑墙壁上,高压锅是利用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的原理煮熟食物的

内能

1.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有三种存在的可能(1)固体,(2)固液共存,(3)液体,三种状态都有可能,而不一定是某一种状态

2.(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热量与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

总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4)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或做功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温度;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热量.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内能.

3.(1)燃料的热值指的是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条件无关.

(2)只有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

4.①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②热量是过程量,应该用“吸收”或“放出”来修饰。

③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

能源

1.能源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从产生方式角度划分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

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电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

(2)从是否可再生角度划分

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例: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核裂变:原子核,核电站;核聚变:氢弹)

(3)从利用状况划分

常规能源:人类利用多年的,使用技术已经成熟的能源.例:化石能源、水能、电能.

新能源:人类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例: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核能、风能.

2.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传递信息。(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3.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通信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势能增大;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4.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的力不是平衡力。

5.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电磁波通信,不是光纤通信。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

分子热运动

1.提起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需要的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分子热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的运动,研究对象是分子

3.在划桨时,手移动很小的距离,船桨就能移动很大的距离,因此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4.正在向上运动的排球,如果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排球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球时,竖直上抛的乒乓球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乒乓球会静止在空中(当乒乓球到达最高点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此时只受到重力作用,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若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在该高度处);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在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做功;百米赛跑计时,裁判应是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声速远小于光速);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5.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两者物理意义不同,没有直接的联系

6.1min跳绳——由跳绳时重心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图象可知,每次跳绳人做功约为30J。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6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