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介绍 >> 光杆长八虎年首飞一箭多星再创记录
长八遥二预计将于年2月27日上午10点30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它将创造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运载记录。这是长征八号火箭的两级串联无助推光杆构型的首飞。目前长征八号遥二已完成总装测试,并于2月24日运送至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位。
长征八号火箭为我国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燃料,利用成熟模块和技术设计以降低成本,未来还将实现回收复用。
年12月22日成功首飞的长八遥一基本型具有两个助推器,高50.3米。芯一级直径3.35米,使用2台YF-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二级直径3米,使用2台YF-75高空氢氧发动机;2个助推器直径2.25米,每个助推器使用1台YF-发动机。起飞质量约吨,推重比1.39,为我国现役火箭中推重比最高的一款火箭,近地轨道运力8吨,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2.8吨,可以承担我国80%以上的中低轨发射任务。
年12月22日长八遥一发射长八遥二高47.3米,一二级同基本型芯级一二级,整流罩直径4.2米,长约9.5米(比长八遥一整流罩短3米),它将运载22颗卫星,完成一次共享发射。
无助推光杆长八尽管美国一箭多星的数量更多,SpeaceX曾实现过一箭星,但是我国的一箭多星和美国SpaceX的一箭多星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美国SpaceX的一箭多星是SpaceX的星链卫星计划中的通讯卫星,所有载荷体积、质量统一,并且都在同一轨道。
而我国一箭多星的技术,由于发射的是不同类型的载荷,其尺寸、质量、轨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难度要高于SpeaceX的一箭多星技术。
本次长八遥二拼车发射的22颗卫星总质量1.7吨,分别为:
(1)5颗微纳星空的卫星(总质量千克):
泰景三号01星,0.5米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卫星,配置了大口径、多谱段的光学相机,约千克。
泰景四号01星,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仅相控阵天线口径就已超过5米,分辨率优于1米,约千克。
XD-1卫星主要载荷是高光谱相机,拥有多达几十个谱段与更精细的谱段划分,将用于对特定地区的常态化监测。
另有2颗可见光遥感小卫星,主要用于对地对海成像和船舶信号采集。
(2)10颗吉林一号光学遥感卫星
吉林一号高分03D10~14和18星。
厦门科技一号先导星为吉林一号MF02A01星,是长光卫星与厦门天卫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的一颗30公斤量级多功能业务卫星,主要用于验证新型通用卫星平台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该星具有集成度高、带载能力强、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将为厦门市智慧城市提供海量数据支撑。
韶关一号为吉林一号高分03D15星,文昌超算二号为吉林一号高分03D16星,文昌超算三号为吉林一号高分03D17星,是由长光卫星分别与广东省韶关市政府、海南现代科技集团联合打造的新一代高分辨遥感卫星,通过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高度集成电子学系统、高分辨率超轻量化低成本相机等创新技术,可获取分辨率优于0.75米、幅宽大于17公里的静态推扫影像,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率的特点。
(3)4颗海南卫星星座卫星
海南一号01星、02星,文昌一号01星、02星,是集对地遥感和船舶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采集为一体的微小卫星,主要是针对海南及环省海域进行遥感成像。其中,海南一号01星最大特点是可以进行星上图像处理,通过星内搭载的计算模块,星上就可以识别所摄舰船,数据下传时不用传整个影像,极大增加数据传输效率。
海南一号01星(4)1颗武汉大学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该卫星是一颗“小个子大板眼”的卫星,重量为19.5千克,成本为一颗大卫星的1/10,拥有多种遥感手段,能做到昼夜持续观测:白天是32个波段的高光谱遥感,晚上有8个波段的多光谱遥感和红外光遥感,白天晚上的可见光谱遥感能达到千米的幅宽、21米的分辨率,红外遥感能达到千米幅宽、米分辨率。
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5)1颗丝路天图星座的西电一号,高光谱遥感卫星
(6)1颗大运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AI卫星,将为成都大运会提供整合遥感影像数据应用服务,包含全球参赛大学编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全球参赛城市遥感影像,成都地标、最新场馆、大运会重要地点高分辨率遥感编程影像图。同时,“大运号”卫星还将为大运会提供闪图(卫星时续图)、flyto视频(卫星视角视频)、全直播点位等融媒体服务。
(7)1颗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雷达卫星。天仙星座是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SAR雷达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部署在多个轨道面。
天仙星座效果图2月27日的这次发射是年春节后的第一飞,也是新构型光杆长八的首飞,还将创造我国一箭多星的新纪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