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中考前必备物理

发布时间:2022/10/2 14:39:51   

中考前必备——物理

一、中考易错问题汇总1.力学(1)刻度尺读数要估读;(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3)物体的密度不是始终不变的,与物体的温度、状态有关;(4)天平测量前调平时,应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5)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6)天平读数时,标尺要看游码左侧所对的刻度;(7)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8)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反;解读: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它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时摩擦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9)受力面积、运动快慢不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0)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时,摩擦力等于推力;解读:汽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水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1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2)物体不受力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13)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14)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15)惯性不是一种力;(16)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是受到的任意一对力都是平衡的;解读:判断一对力是否平衡,关键是看这对力是否满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四个条件。(17)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解读:例如,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若不受其他作用力,则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此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而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一般不相等。(18)压力的受力面积不是施力物体的表面积,而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19)公式p三pgh,h是指深度,而不是高度;(20)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解读: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其浮沉情况无关,关键是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21)力臂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22)力垂直于杠杆时力臂不一定最长;(23)使用动滑轮不一定省力;(24)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25)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可变的;解读:例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物重有关。(26)物体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不一定全部转化为动能。解读:物体下降时若受到除重力外的其他力的作用,则机械能不守恒,重力势能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其他能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2.电学(1)两物体相互吸引,它们不一定带异种电荷;解读: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它们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其中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为不带电的轻小物体。(2)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无绝对界限;(3)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解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跟导体中有无电流以及电流大小、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4)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个用电器,两用电器不一定串联;解读:若开关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可使两个用电器同时开始工作、同时停止工作。(5)描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变量;(6)不同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解读:测量性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7)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的大小决定;(8)额定功率大的用电器,实际功率不一定大;(9)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是电流做功的一部分,IRtUIt;(10)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解读: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若不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电路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3.热学(1)晶体的熔化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持续吸热;(2)液体的沸腾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持续吸热;(3)“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4)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解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有时表现为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5)温度低于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解读: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在温度很低时,分子仍具有动能,分子间具有势能,故温度很低的物体也具有内能。(6)物体内能不变,温度一定不变;(7)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8)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内能的大小跟温度、质量等因素有关;(9)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越不容易变化。解读:由公式Q吸=cm△t,得△t=Q吸/cm,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比其他物质温度变化小。

4.光学(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若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其路径会发生偏折;(2)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解读: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感觉“物远像小”是观察像的视角变小的缘故。(4)作光路图时,光线、实像都用实线来画,光线的延长线、法线、成像都用虚线来画,并且画光线时要加箭头;(5)光从透明物体斜射入空气中时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6)透镜成像实验中要求“三心等高”,而不是“三心共线”;(7)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5.声学(1)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3)悦耳的音乐有时也属于噪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8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