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介绍 >> 第六季奇葩说你是如何理解李诞迎来
《奇葩说》一直以来常规的选手分两种,辩手和段子手。辩手就像水,无形并无孔不入地流入你心里。比如像喷泉的黄执中,像溪流的詹青云像洪水的马薇薇。而段子手总是“站不稳脚跟”,段子手会输的常见的问题是,当他们用赖以生存的荒诞式逻辑面对辩手的时候总是浮于表面,但党大家哈哈大笑过后,观点都沉入水底没人记得住。
而李诞这期的表现爆发,完全让你在他无边的脑洞里自由穿梭。
第一部分,拆解正方不断强调的艺术的价值。他说“艺术最大的价值是活在人们心中,生命最大的价值是活着”。其实说白了,他认为艺术应该是你感受到的那些东西,而不是眼前的具体的画,对于一副你没有感知的画,那就是废纸,没有任何价值。
第二部分,从自己出发,从传播学角度论证救画不救猫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救猫不救画。李诞先摆出低姿态,说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再陈述新闻具有时效性,选择救猫不救画的事件很快会被人忘却。而如果选择救画不救猫,自己将在无数个深夜梦见那只炭烤小猫,饱受良心的折磨,用生动有趣的情景劝大家做一个有良心的好人。
第三部分,从历史角度看,要警惕主流和权威,要看清楚理想主义者宏大叙事背后可能带来的个体牺牲。这也是李诞一以贯之的真实生活态度。所以他在镜头前一直表现得很丧,不愿意成为意见领袖而只想当那个扔鸡蛋的“小人
“近处的哭声都不管,远处的哭声还管得了吗?”
“以自私却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活着,才能维持世界的正常运转。
尤其是最后一句“这个世界的维系靠的就是我们这种自私的人不伤害别人的人。而正是这些为了一些所谓宏伟的事业,而去牺牲别人牺牲小猫的人频频的让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一下就把所有的荒诞都化为了力量。客观地说李诞发光的时机也是很正确的,如果他这种方式放到前几季效果可能没有这么好。但是经过了六季奇葩说,大部分的观众已经对观点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像看之前季那样,当遇到好的观点就会瞬间化为“墙头草”。对把辩题强行拉到一个普世的正确价值观的方法没了新鲜感,而李诞的表达出乎我的预期。他不像之前别的段子手一直在找一个正常逻辑和段子逻辑的平衡,他直接在段子荒诞逻辑上建立一个让人相信的路。
而且他这种方法在立论时简直是执中这种观点过于正确和单一的人的克星。但幸亏没开杠要不李诞会死得很安详。虽然李诞的发言要是真的想故意找漏洞,还是有很多“杠杆”支撑点的。但是我们仍在他的“理想化世界”听到了很多奇葩的视角,大家也跟着爆笑也跟着思考,这也与就是“奇葩说”。
最后,小编认为,辩论其实不会为人们带来真理,但是它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原来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想,拓宽我们的思维。我想这也是奇葩说的初衷之一,相较于绝对正确的“人间真理”,我们更想听到有趣有独特个人观点的发言,这才是我们所理解的追求言论自由的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