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当好领头雁奏好交响乐画好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2/10 15:25:21   
-06-:2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胡颖见习记者胡锦“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各级决策部署都要靠基层去抓落实……”29日上午,在迎来建党97周年之际,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明岳上了一堂名为《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再出发》生动的党课。今年以来,东城该街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意识,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求变创新,抓住亮点,着力打造组织工作特色品牌,党建工作重实效、有生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出了强劲作用。接下来,东城街道还将在各领域部署开展“双争双全”活动,推动全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夺旗摘星”,推动基层基础更加夯实、服务发展更加有力,为推动东城“新腾飞”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红色杠杆”撬动重点工程5月,永康第一个建在工地上的党支部在东城街道九龙湾项目的工地上成立了。工地党支部成立后,项目工程的各个环节被织成了一张“大网”。同时,通过党员亮身份、支部做平台开展各项活动,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得到发挥,实现党员身份与工程相结合,党员成了项目的“宣传员”“安全员”“监督员”,使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队伍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新格局,助力推动工程高质量建设。用好“一张网”,当好“三大员”,做到“五助力”。通过积极建立健全工地党支部,创新工作方法,让东城街道形成了“红色杠杆”的党建工作方法。而“红色杠杆”的创新,也给其他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树立了新榜样。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红色杠杆”的撬动作用则更加明显。在改造过程中,“一张网”兜住了城中村的方方面面。列入城中村改造的村社成立网格党建攻坚组,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下设政策宣传组、测量评估组、安全维稳组等,通过构建“网格长(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党员、社员代表)—群众”的党建网格,实现城中村改造工作零距离。通过整合资源,延伸触角,城中村改造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时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人知道,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项工作落实到每名党员(社员代表)身上,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制度。记者了解到,东城街道党工委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服务城中村改造,争当三大员”活动,即:当好政策法规的解说员、改造难题的协调员、工程建设的监督员,带头拆迁,带头帮助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全程参与拆迁安置方案的制定和工程的建设,促进工程顺利进行。可以说,拆迁是党员们靠“腿”跑出来,也是靠“嘴”磨出来的。党员干部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做到助力政策宣传、规划设计、阳光拆迁、工程监管、难题化解。东城街道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支点,创新“红色杠杆”机制,各项重点工程正在红色杠杆的撬动下稳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26日,天气暑热,下店午村的王大伯正坐在客厅和朋友下棋,而在两年前,不管天气多热,王大伯都要出去临近的厂里做工,赚些小钱。“现在自家房屋出租一年就能够收5万多元的房租,日子过过已经很舒服了。”王大伯说。下店午村村民数为人,共户,由于房屋老旧,发展相对滞后,属于典型的“空心村”。年下半年村里决定开展农房改造,凭借党员带头,先易后难的方法,依托前期充分的宣传准备和村民的凝心聚力,下店午村98%的农房完成了改造,如今,崭新的楼房、整洁的环境不仅让村民们心满意足,还引来了许多租客,村民收入翻倍增长,真正诠释了何为“活的美丽经济”。“还没改造之前我就告诉自己,农房改造是我最大的愿望,不但要做,还要做好!”下店午村党支部书记王援朝说。环境美,产业旺,下店午也成为了乡村振兴大潮中耀眼的一颗珍珠,这样的珍珠,在东城街道还真不少。六月初的一场马拉松将横山村变成了一个新的“网红”,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这个小村庄。原本集体经济薄弱的小村,现在已经有不少村民开始计划办起民宿和小餐馆,盘活美丽经济。“我们村有这么大的改变,靠的就是班子团结,党员齐心、村民同心,归根结底还是党建引领。”横山村党支部书记徐文哲说。记者了解到,横山村的人口数为人,党员占到了总人数的10%左右,比例排名位于东城街道前列,其中35岁以下党员占到了半数以上。“我们村党员比较年轻化,大家的干劲都很足!”徐文哲指着路边高高的砂石告诉记者,这就是明天村里党日活动的内容之一。“用体力换成绩”是横山村的党员们都明白的道理。“既然村里没财力请人干,我们就自己上,反正我们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只为村里越来越好。”横山村妇联主席应兰美说。党建将乡村振兴中的基层组织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也引领了新的“东风”。而这股东风就是村企“联姻”。据了解,东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行村企结队,支持共建的模式,为软弱涣散的小村庄盘活了美丽风景线。村企结队依托党建引领,以“六个一”助推乡村振兴:开展一次调研座谈、制定一份共建计划、互上一堂党员党课、办好一批惠民实事、联系一批困难群众、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浙江宏伟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宏伟是横山村的联系委员,也是第一届横山迷你马拉松的策划人之一。今年4月,吕宏伟走进横山村后,就对这个环境优美、底蕴深厚的小村庄产生了感情,成功举办马拉松后,这样的情愫更是只增不减。“如何让这个村庄可持续地美下去,让村民们享受美丽经济的红利是最重要的事情。”吕宏伟说。目前村企合作,联姻越来越“亲”,农村党员和企业党员坐在一张桌子上交流的场景让徐文哲感慨万分:“农村要学习企业的实干精神,企业优秀的党建氛围,只有走出去,才能学回来。”现在,横山村正在谋划一个占地50亩的农业观光综合体项目,宏伟的党员们也没闲着,交换观点、出谋划策都少不了他们。村企联姻,正在让越来越多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更让人们看到,在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不断跑出的加速度……五金联盟大党委孕育“党建综合体”5日,家住望春社区的胡广发大爷和几位朋友齐聚在雷锋广场,他们每个月的这一天都要来转一转。原来,每月的5日都是社区的志愿服务日,志愿者在这里为群众开展理发、家电维修、保健推拿等免费活动,目前已经顺利开展了半年之久。“社区目前共有51位党员,每位都身兼楼道长,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我们制作了民情联系卡,上面详细写明各项事务负责人的信息,分发到户,让群众有事找得到人、办得了事。社区通过网格员,能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矛盾,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望春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春华说。去年12月,随着五金联盟大党委的成立,望春社区的党员们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记者了解到,五金社区联盟党委隶属东城街道党工委,成员单位由村社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党群联盟团体、共建单位等组成。群团组织有永康市志愿者协会、五金城社区区域妇联,共建单位有永康市委办、党史办、市司法局等11个相关部门机构,可见“大党委”的覆盖面之广、综合性之强。“目前我们正与司法局合作,开设社区矫正人员学习班及社区法律讲堂,下一步还打算在社区调解工作中引入法律工作者,帮助社区居民知法、懂法、用法。”胡春华说。“大党委”的成立,给成员单位们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大的共享平台。成员单位的职能不断拓展,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社会治理、群众服务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了契机。今年5月,“雷锋精神学习基地”在望春社区一楼正式开馆,雷锋精神学习基地作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现实文化地标,是我市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学校、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殿堂。雷锋精神学习基地的建成,正是五金联盟大党委成立后积极运作的产物。五金联盟大党委是破解传统管理模式和区域整体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为区域领导力与核心凝聚力起到了增强的作用,在区域内形成几股力量:“大党委”以区域联盟的方式,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激发区域内各成员单位的“活力”;以协同化推进区域党建能量的机制,在党组织的覆盖下,区域内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多元化呈现衡量区域党建成效的检验标准,通过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和服务,也能形成区域内“比、学、赶、超”的“动力”。编辑胡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8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