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杭州房价的下跌,和产业发展陷入了瓶颈期,
01、前言
经济学家说,国内的情况是叫作,资产负债表衰退。
我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房价下跌,引发了大家的财富缩水,进而影响了大家的投资房产的预期,进而大家想要存款的情绪就比较大,货币会无形之中形成一个收缩的状态。
再说得简单一些,国内的印钞机就是房地产。
当房价不涨的时候,国内这个印钞机就印不了钱了,而房价不涨,大家不买房;房价下跌,会导致社会上的资产价格缩水,无形的导致通缩。
事实上,目前国内想要扭转这个预期,难度很大。
如果把它比作一个蛋糕,那么这个蛋糕,有三个简单的分配原则,一个工资,一个是利润,还有一个是土地租金。
这三者之间,分别代表了对着个蛋糕的分配权,打工的人,分一部分蛋糕,蛋糕的老板,自然也要有一些利润,给这个蛋糕提供场地的房东,自然也要分得一部分利润。
当下的问题就很明显了,打工人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少,这个做蛋糕的老板也利润也越来越少,那么钱去哪里了,钱就都被房东给赚钱走了。
这个房东,可以指那些在国内拥有多套房的人,也可以指那些拥有很多公司股份的大股东,他们都是分到利益比较多的人。
尤其是国内那些持有多套房的房东,本来国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就和国内的房子牢牢的绑定在一起,你看病、上学、结婚等等的都和房子绑在一起了。
02、杭州房价下跌和产业发展陷入了瓶颈期,有一定的关系
杭州楼市里面那些房东因为贪心,在去年杭州房价较高的时候没有把二手房给卖出去的人,现在难过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杭州楼市现在待售二手房是越来越多了,大家看在3月份的时候,余杭区的待售二手房数量还只有多套;
等到了8月份的时候,就达到了多套了,杭州楼市里面被炒疯的滨江区,待售二手房数量也从多套增加到了多套,增速也是比较明显的。
杭州房价下跌,和产业发展陷入了瓶颈期,也有一定的关系。
大家想想,杭州这几年的产业发展有什么重大突破没有。在产业发展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去年杭州房价涨了那么多,这里面就已经明显有泡沫了。
杭州的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以及直播等等的,这些产业都是前几年就已经有的。现在的新兴产业,这两年杭州并没有冒出来那么多。
杭州的产业没有太大的进步,这导致杭州房价的支撑点就没有那么强了。
记住,在杭州买房要谨慎一些,不然还是很容易就高位接盘了。
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楼市很无奈,很多城市都出台了救楼市的政策,却是依旧没能把楼市给救起来。
很多城市的房价,该跌的,还是继续跌个不停。
很多房产中介说,这段时间富人因为要对抗通胀,不停地在买入豪宅;而普通人面对通胀,却毫无办法,只能静静的等待,所以普通人这个时候也应该继续买房,来对抗通胀。
事实上,我对这种话,一直都不认同。
如果你真的仔细想过这个问题,首先就会发现,人家富人买豪宅,本身就是为了自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才买的房。
你见过几个富人是靠买房成为巨头的,买房只是他们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
其次,那些房产中介嘴巴里面的富人买豪宅,是买的什么样的豪宅,都是一些伪豪宅而已,也就是给那些高净值中产准备的伪豪宅,总价在万到万之间的居多,超过万以上的,成交量就会明显减少了。
房产中介给你宣传的那些富人在买豪宅,其实就是一些高净值中产,在投资那些伪豪宅而已,因为那些房子有倒挂,新房限价10万多点,转手就能16万、17万卖出去,他们不是为了抗通胀,就是单纯的炒房而已。
再者,普通人真的不用害怕通胀,因为通胀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好事。
因为通胀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你的工资会随着通胀而上涨,很多人都说过去这20多年来,物价翻了很多倍,钱变毛了,但实际上是你的工资、你的收入增加了,所以才显得钱变毛了。
换句话来说,如果你的工资不涨,钱就没有变毛。
从宏观上来分析,就像现在各种给企业让利,本质上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
因为现在市场难了,大家也看到了,原材料作为上游,涨成了这个样子,但是却不能这个价格全部传导到底下的这些消费者身上,因为大家都背了房贷,物价再涨,也真的扛不住,所以只能让中间的那些工厂去承担这个压力。
一旦到了工厂也扛不住,于是就只能选择定向降息,来缓解企业的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经营贷的利率那么低,就是因为在给这些企业让利。
这些购买的资金,还都是用美元去买的,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贬值的太厉害的话,比如人民币贬值10%,那么购买这些东西的成本,就要再增加10%了。
那么大家想想,这里面的压力有多大。
为什么今年不敢大放水,也不能大放水,就是因为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滞涨给人的压迫,再是国际上加息导致的美元回流。
这两个大因素,就决定了国内今年虽然很想要放水,但是这个水却无法放出来。
现在很多人觉得国内的GDP要完成5.5%的增速,是需要靠房地产来拉动的。
其实这个话对,也不对。
因为当下房地产的确是占比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不对,房地产占比国内的GDP只有7%左右。
虽然有很多房产专家说,房地产还拉动了N个行业,所以实际占比GDP应该在15%左右,但实际上要按这么算的话,哪个行业没有自己的上下游,这么一算大家都占比很高了。
房地产对GDP来说,的确很重要,但也并不很重要。
因为现在对GDP增速的要求也不像以前一样那么高了,现在对GDP的要求就是一个5.5%的增速,而且在今年工作会议上也说了是5.5%左右,也就是可以低于5.5%。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目标就比较简单,不要扯后腿就行了。不指望房地产能拉动GDP,只要不拉后腿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人在经历了过去的房价大涨之后,或者说经历了几轮国内房价大涨以后,对房价的认知,就只觉得房价必须要大涨,但实际上房价是可以不大涨的。
而如今的房地产行业,正是去杠杆从以前金融房地产,转为一个民生类项目的产业。
也就是从高利润转为低利润,在这种转型期,上面对房地产的要求,就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
大家想的房地产就是要各种火,才算是救房地产,但是实际上救房地产,只是让房地产不要那么冷就行了,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种救房地产。
现在房地产遇到的这些问题,都只是房地产行业转型时的阵痛,是正常现象。
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的救楼市政策,如果真的想要让楼市热起来的话,力度还会只有这么点吗?
现在救房地产,如果房地产慢慢的降温,自然的退出舞台,回归到一个民生的项目,那到还好,但关键是房地产这玩意一下子就退的比较多,然后就很容易硬着路,而如果房地产真的硬着陆的话,很多问题都会出现。
记住了,现在就是出些政策,让房地产别硬着陆,也会和很多人设想的救房地产,差距很大。
03、高房价,是阶级固化比较突出的原因
国内以后生活压力大的人,还是那些从农村走出来,好不容易在城市里面买房,扎根了,但是却又没有积累下来太多财富的人。
这些人以后的生活压力是大的,他们在城里面见到了人家城里人的生活,让他们心甘情愿回农村去生活,他们是肯定不愿意的,但是让他们留在城里面,他们积累的财富又太少,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意外财富清零。
不管是哪个城市,都需要有人来做底层的人。
以前全国人口多,大城市的底层人只要熬一熬,等新的底层人来了,原来的底层人就能上去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没有那么多人了。没有新的底层,原本的底层就会一直是底层。
其实,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高房价,给那些出生普通的年轻人,带来的财富撕裂,有多大。
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我单位里面有两个年轻人,都是95年的硕士,区别是一个是小地方来的,一个是城市土著。
小城市来的那个人,找了一个同样是外地来的女生,两个人淘光了家底,贷款买了套房子;另外那个本地年轻人,家里条件一般,但是有3套房,他找了另外一个家庭条件一般的女生,家里也是3套房,他们2个结婚以后,资产就是6套房,而且还没房贷。
一边是一套房还有房贷,另外一个是6套房,无房贷,大家的工资,就业情况还是一样。
想想这样下去,假设房价再翻一倍,这两个人财富差距会大到什么地步。
这还没有用本地有钱的那些人来举例,就只是用这个普通的土著,大家应该就能看出来区别了。
高房价,是让人和人之间,阶级固化比较明显的东西。别扯什么权贵之类的,你两个大城市本地普通的土著都差那么多,权贵离你太远了。
回归正题,说点当下买房的一点思路了,如果你心里怕得不行,这段时间买房,那么就给你这些建议:
一、你要明确好,你现在一共能拿出来多少钱买房。
你只有知道了自己有多少钱,能贷多少钱,确定好了预算,你才能知道自己能买哪的房子。这里面的细节,我觉得如果你的年龄已经超过30岁了,并且家里也很一般不能给你太大帮助的,你就少贷一点;
如果你还很年轻人,并且你家里条件好,你想要多贷一些,也无所谓,看你的家庭条件而定。
二、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以后,你基本就能知道自己能买得起哪里的房子了,而且根据你能拿得出来的钱,你确定好板块。
一分钱一分货,都这个时间点了,你就别想着捡漏了。
三、确定好板块之后,你就在板块里面选择几个小区。
利用周末时间,去这些小区实地踩盘看看,因为你网上看的很多图片,有可能都是修饰过的,不一定像你网上看的那么好,所以你一定要到实地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
04、总结
以现在国内的社会氛围,那些在二线城市,像是西安这种,如果说颜值不高,家里条件一般,买房60万首付都出不起的那种,嘴巴也不甜,年收入低于8万的,这些缺点都集齐的人,基本上是很难找到对象了。
如果说是一线城市,北京,那么拿不出万的首付,年收入低于20安的,颜值不高,不会说话的,也基本是没戏的。
因为现在不管是谈恋爱,还是相亲,都是有成本的。
以杭州为例,相亲吃个饭至少元,看个电影元,一次下来元打底,这都不去好的地方。那么如果说年收入都不到8万的人,一个月才能挣多少钱,这种消费他能顶得住吗?他的房租不用付吗?
看得越多,越知道那些城里面的底层男人,找对象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