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优势 >> 行动前,定下金句,金句就不是废话
什么叫金句?金句就是听了后觉得很有用的话。只是,人们听到这些金句后,慢慢地忘记,或者把金句当成劝说别人的警句。
初看惊奇,二看深奥,三看实用,四看平淡无奇,经过这四步,当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话里的意思已经没有意思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废话。
一、为什么金句没用场
“办法总比问题多”,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感觉特别受鼓舞。是呀,再多的问题也会有解决办法,问题明显摆在那里,而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多。
话虽这么说,但遇到问题时,我们还是陷入焦虑和恐惧中。那些平时记下的金句都忘了,大脑只能围绕着问题打转。
为什么我们记住了那么多金句,关键时刻却手足无措?
1.很多所谓的金句都是反人性的
比如有冲突时,应该倾听他人,接纳情绪,控制自己。但实际上,人们很难克服自己的冲动,尤其是自尊、面子受到挑战时,先顾及自己的感受,采取战斗或逃跑模式,彻底忘了理性地解决问题。
2.记下的话从不应用
即使背下很多金句,也不会使用。这好比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武器库,里面有各种武器和工具,但一般不会拿出来使用,结果各种武器都生锈了。哪一天看到一个金句,觉得很有哲理,又想一想自己脑子里早就有这一条了。
甚至在紧急状况下,我们没有时间调用金句,只能靠本能反应来处理问题。沟通技巧告诉我们不要论对错,而是解决问题,但我们往往在对话过程中强调谁对谁错,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争吵上,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激化矛盾。
3.很多金句,只能说给别人听
那些别人发明的金句,我们觉得很有用,也记下了。但我们在记下的同时,实际上只是光说不练,或者只能做为劝说别人的谈资。别人有问题时,我们从脑海里翻出些金句来,现场指导别人怎么做,但我们从未验证过是否有用。
当然,脑子里存的金句多了,可以给别人出谋划策。比如一个成功的咨询师,并不一定有做这件事的亲身经历,也不一定有这方面的经验。你想,如果有这方面的伟大成功,他还用得着出来做咨询吗?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咨询没有价值,他可以近距离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也可以总结别人的经验,也就是说,他做咨询师能行,但让他真去做这个事就不行,这两者并不矛盾。
二、我们要有自己的金句
你是个胆小的人,遇事就紧张,尤其是遇到那些恶人或烂人,你总是不敢惹人家。但你是个领导或家长,你得在下属或孩子面前表现出勇气。
有个金句叫“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你一听很受鼓舞,想把这句话当护身符。但是,你又觉得这句话用不上,正经场合成了废话,这怎么办?
我给你支个招,熟记这个金句,并在平时把自己的勇气吹出去。在孩子面前,在下属面前吹出去:有危险要上,有恶人要斗,我肯定为大家做主,出了事情我负责。一句话:“同志们,跟我上”,这是电影里英雄人物的口头禅。
危险面前,你不上的话,别人更不会上。领导者要善于逼自己,没事时领导就要表现出勇气,在下属面前夸海口,遇人不怕,遇事不愁。一方面是稳住大家的心,让大家觉得你是有担当的人;另一方面,平时吹出去了,关键时候你就得硬着头皮往前冲,只要你表现出决心,大家一定会跟着你冲。
一个真敢吹,一个真敢上。你一个人并没有战斗力,你得把自己当成一个杠杆,用你不得已的勇敢,把大家的斗志和士气激发出来。
金句是不是废话,要看你怎么去使用。既要理解金句的精髓,又得不断练习。比如,在一个高难度谈话之前,你给自己的金句是:我不是来吵架的,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当你严格记住自己的金句,就不会在意谈话中别人对你的侮辱或挑逗,而是能从容地和对方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次行动前,定下自己的金句。你按自己的金句来,金句就不是废话,而是动力或约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