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人生战略找到你的杠杆解

发布时间:2022/5/9 20:39:29   
白癜风医的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

嗨,我是一剑君。

早年浅读《见识》(吴军著)这本书时,

其中引用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至今仍然记忆深刻: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可以看出,想法、做法才是一个人的顶层设计。

正如吴军老师所言,一个人的运是随机的,而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他们决定了你的一生。

这段话之所以时常环绕于心,是因为引发了一剑君另一层的思考:

如果一个人的命隐藏在看法与做法中,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看法与做法,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与不凡?

最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你真的理解什么是“眼高手低”了么?

一般说某个人眼高手低多少有点贬义,但其实是一个很高级的词,转化战略术语所指的就是格局+破局。我们多数人的问题并非是眼高手低,恰恰相反是“眼低手高”。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捆绑,同时又不愿脚踏实地的苦练基本功。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眼高手低呢?举个栗子

一说起青岛啤酒,国人皆知,这离不开一位传奇人物:金志国。

金志刚从19岁进入青岛啤酒厂,从洗瓶工开始,一步步做到了董事长。他在位的11年,青岛啤酒的净利润增长15.89倍,公司市值增长了7.11倍,品牌价值增长6.49倍,进入“世界品牌强”,成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可以说,他带领着青岛啤酒从低估走向高峰。

在他辉煌的履历中,“拯救汉斯啤酒厂”这段特别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年,青岛啤酒发展遇到瓶颈,为了扩大规模收购了成立9年且连续亏损9年的西安汉斯啤酒厂。

当务之急,就是拯救汉斯啤酒厂,让它转盈为亏。否则终会把青岛这艘母舰拖垮。

可是,一个出生就没有盈利过的啤酒厂,就是个烫手山芋,没有人愿意接手。

年,40岁的金志国还在青岛啤酒厂做厂长助理。突然有一天组织上找他谈话,让他去接手西安汉斯啤酒厂,做总经理。

临危受命,结果他去了以后才知道,到10月底,汉斯啤酒厂当年已经亏损万。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不是个小数目。

怎么办?

当时西安啤酒市场,宝鸡啤酒排名第一,占70%市场份额;黄河啤酒厂排名第二,占20%的市场份额;而汉斯啤酒呢?占3%~5%的市场份额,这是典型的地狱生存模式开局。

金志国上任后,并没有如后世某些大能一般,在一间小小办公室里,凭借超人的智慧,就制定出扭转败局的发展战略。他只是白天去各部门了解情况,到了晚上,就到夜市上吃烧烤喝啤酒,和烧烤摊老板聊天,和消费者一起喝啤酒。(入手点低))

他发现,多数人喝宝鸡,少数人喝黄河,极少人喝汉斯。

他就问别人,你为什么不喝汉斯?

对方说:因为汉斯有沉淀,而且味道太苦。

有沉淀,说明发酵工艺有问题。

味道太苦,说明酒花含量太高。

好,记下来。

他又问喝黄河啤酒的人,你为什么不喝宝鸡?

对方说,宝鸡味道太淡。

味道太淡,说明宝鸡走清爽路线,麦芽浓度比较低,酒花添加少,年轻人比较喜欢。

好,也记下来。

然后,他又问喝宝鸡的人,你问什么不喝黄河?

对方说,黄河有点酸。

味道发酸,说明工艺卫生问题,管道中有杂质。

好,也记下来。

经过很多天调查,金志刚发现:汉斯苦,宝鸡淡,黄河酸。

那我做一款不苦、不淡、不酸,且没有沉淀的啤酒,不就可以了么?(产品定向)

最后技术部门按照他的要求,给出对的解决方案:

减少酒花,可以不苦;

增大麦芽,可以不淡

做好工艺卫生,可以不酸

管好发酵,可以做到没有沉淀。

产品定好了,接下来是营销问题。

一开始,没有经销商愿意进汉斯的新款啤酒,

开经销商大会,最终只来了10个人,且仅有的10个人也没啥信心。

金志刚拍着胸脯承诺:“赚了钱,算你们的,亏了钱算我的”

有了保底,经销商们这才放了心,

可是光靠着这点经销商,也无法填补巨额亏损的漏洞,也没有广告费扩大影响力。

金志国找到了华商报的老板:老张

那时华商报刚刚起步,也很艰难。

双方聊着聊着,灵光一闪:不如我们合作,联合营销。

那时候的经销商远不像今天这么高级,很多都是骑着三轮车拉货的,开小货车,都算是大户。

于是他们买了辆三轮车,招聘了几百个业务员。

业务员穿着统一的小马甲,胸前印着华商报,背后印着汉斯啤酒,他们骑着三轮车,开始走街串巷。客户喜欢喝冰镇的,就把冰库改成冷链,只需要用棉被一包,就可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上的啤酒是冰的,同时华商报还用整个版面,帮助汉斯啤酒厂做广告。

一个月后,汉斯啤酒就夺回了50%的市场份额。

金志国年10月底上任,到年年底,从未盈利过的汉斯啤酒厂,就奇迹般的扭亏为盈,不但填平了万亏损,还多赚了多万的利润。

盈利之后,金志国召开经销商大会:

有1/3的经销商赚了钱,有1/3的经销商不亏不赚,有1/3的经销商亏了钱。

对于亏了钱的,补亏并分给微博的利润;

对于不亏不赚的,分给他们一些利润;

对于赚钱的,重赏,赚得越多,赏的越多。

最后多万利润,金志国把零头留下,作为企业利润,

而剩下的万,全部分给经销商。

其中万现金直接发掉,余下万买拉货的小面包车,几十辆全部送给经销商。

以后再也不用三轮车拉货了。

金志国此举,震惊全场。

曾经有人问金志国,为什么赚了万,其中万分给经销商?

金总的回答是:“我要的不是眼前的万,我要的是未来的1个亿”(眼高)

等到年金志国调离时,汉斯啤酒厂的利润已经突破1个亿,成为青岛啤酒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此案例素材,来源于刘润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1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