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优势 >> 底层逻辑一本书告诉你万物的运作规律
昨天说的要讲书,今天就来讲讲《底层逻辑》这本。
从这本书的结构来看,这本书是分为五个章节对一个人的底层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进行讲解的。就是你如何理解世界,世界就如何呈现在你的眼前。
第一章讲的是作为一个人,你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成为人的条件,也就是你的三观的标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你需要遵守的底线是什么,在这一章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解,如果对自己人生或者三观比较迷茫的,可以好好研读一下本章的内容,相信对你非常有启发。
成为人了之后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身边的事物或者人产生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要求,那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不能一时兴起去做某事,这样我们就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如果是小孩子大家是可以对你有容忍度,但作为一个成人来讲,有些事情并不是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这里就需要一些方式方法的练习,首先作者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作者讲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就是“注射式洗脑”,当对方提出为什么三个字,不管后面跟着什么观点,你都会想办法去解决给出一个更完美的答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为什么+观点”中的“观点”真的是成立的吗?
举个例子,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主人公和闺蜜经常会有以下桥段,“为什么那个男生会不喜欢你啊?”你是不是就会想“为啥他会不喜欢我?”,这里就是一个“为什么+观点”的句式,你咋知道那个男生不喜欢你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如果你明白这个逻辑,你就不会轻易被别人带偏,找到自己的方向。
下面接着说遇到困难怎么办?当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你可以试着从假设—验证—结论—调整这个模型出发。你遇到了一个难题,可以先假设你可以如何应应对,验证了你的结果对,那就继续做,不对,那就换另一种思路,总结到好的办法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再整装出发。这样是一种万全的做法,当然过程注定了要随时随地接受错误的事实。
然而只看到事实就万无一失了吗?不是的,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举个例子,你家小孩现在想要吃糖,而你觉得吃糖多了会坏牙不给他吃,孩子哭了。那请你判断一下,孩子现在的哭是因为没有糖哭还是为了想要糖哭?这个我们都明白,其实他是为了想吃糖哭。当然小孩子的心智是比较纯洁的,他不会耍太多的心眼,但如果对面是一个成年人呢?你还能确定自己能一眼看穿对方的目的吗?这就需要我们锻炼自己的洞察力。洞察力是有固定模型的:
系统=要素×连接关系
我们很容易看到要素,却常常忽略了连接的关系,因为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而决定关系的有几个不变的量,我们可以通过掌握这几个量的变化来学习如何掌控关系。
第一个,变量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化。变化怎么来的?就是变化的事情多了,成了变量。而变量也是有依据的,就是存量和流量。
用浴缸的图片来讲就非常清晰。留在浴缸里的水就是存量,而浴缸流出来的水就是流量,也就是对方对你的意见或者可以说是不满。想要把变量控制好你需要明白,有流量不可怕,可怕的是存量一直在增加~
第二个,因果链
说一个之前特别搞笑的段子就是“百因必有果”,任何事情的兴起或者衰败都是有原因的。我再来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也就是你需要清楚地明白两件事情之间有没有这种你强我也强,你弱我也弱的关系。如果有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因果链,他们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你增强了,我不能太弱,所以我改变了,变得更强;因为你弱了,导致我们一起弱。下面我来说说怎样控制这样的关系。
第三个,增强回路
回路有两种,一个是增强回路,一个是调节回路,我们先说第一个。之前我们说有两种关系,强—强,弱—弱。他们都属于增强回路,为什么?不是还有弱—弱这个关系吗?我说一个现象你就明白了“马太效应”,其中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如果我们的世界一直以这种标准在推进的话,阶级出现是必然的,人与人之间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平,为啥现在我们能做的还不错呢?因为还有第二种,调节回路。
第四个,调节回路
就是调节一下你的一直在增强或者减弱的行为嘛~我们都知道一直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所以我们也是在不断调整的路上慢慢摸索前行。谁能一上来就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第五个,滞后效应
你的行为已经根据之前的错误经验改正了,但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为什么?因为你需要时间来让这件事慢慢变更好,但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我们从心态上稳住。
在第2章用了比较多的篇幅去讲解是因为这一章很重要,你弄懂这个事件互相影响的过程,可以说基本上可以搞定你遇到的80%的问题。
如果说第2章讲的处理事情的底层逻辑,那么第3章讲的就是如何处理个人事物的底层逻辑,即如何成为学霸,是不是都很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
学霸是有规律可循的,还是公式: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我们依次来讲讲这几个点
能力:一个人获得能力的能力
光有能力还不行,你需要做到“高效而可怕的勤奋”,想要修炼这种能力可以参考《刻意练习》这本书
效率:1个小时做出3个小时的效果
三个方法给你:选择、方法、工具
杠杆: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舞
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做一件事情的产出和回报,我们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叫“躺赚”,谁不想睡一觉起来就能收钱让钱自己生钱呢?但是你要知道,有些事是可以躺赚的,有些事是不能躺赚的。
我们举个例子,你在线下做实体卖服装和线上卖服装,你觉得谁的盘子会更大?
当然线上,它直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你的内容,当然这样的方式更好。这种类型的有很多,大家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基本上不难发现,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肯定是“躺赚”的项目。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人脉这个词,大部分人是怎么理解“人脉”的呢?你能用得上的,能帮得上你的。人脉的真正含义是: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呢?
我们都说创业者心态就是,想得先得舍。这句话非常重要,希望给各位一些启示。
这句话运用到人脉上再合适不过了,你能为对方提供什么价值,对方才会为你提供他的价值,这才是人脉的底层逻辑。人脉的本质是平等交换。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不是单方的消耗。
说完个人,第4章就讲到了他人的底层逻辑
每个人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都会比较含蓄,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就是谦虚,这就造就了我们有话不直说,有话反着说。
比如我说去我亲戚家做客,亲戚对我说“别见外,把这当自己家”,于是我就在这上蹿下跳大喊大叫,相信下一次就没有人喜欢我去他家了。这就是我们与人相处时需要注意的底层逻辑,看到对方真实的想法。
这里作者给了三个关键词:what、why、how
大家一般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往这三个地方靠拢,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第5章社会的底层逻辑
这里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不再是与一个人合作,把整个社会搬过来,就是希望你能在这个人类系统中更加游刃有余
你要知道的是世界有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你与所有人的冲突都因为你没有把适时的法则摆放正确。
你需要做到的就是找到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个世界生存。
想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衣食住行,那是什么决定了这些东西的价钱呢?其实是需求,需求越大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价格越低。而行业的利润是从何而来呢?需要看你的竞争对手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商业的底层逻辑,如果对商业的运作模式感兴趣的伙伴可以仔细读读这一章
说到底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就是,从成为一个人到做好一件事,再到与人相处和为人处世最后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运作方法。可以说作者真的是用心良苦,里面会有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如果难倒你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