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在日本亲历小升初

发布时间:2023/4/13 20:55:38   
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914/4473178.html

春节将至,国内的朋友都在刷票,我却早早地将手机、电脑都定位到了XX中学的网站,九点准时开始点击。结果,整个网站好像突然间瘫痪了。我只好不停地刷屏,足足过了一刻钟,才成功输入查询信息。看着屏幕上方的显示条不停地旋转,我脑子里不确认自己应该准备一个怎样的表情。突然之间,屏幕正中出现了“合格”两个字。最初还没有反应过来,接着我就听自己在问“考号对的吧?”“生日对不对?”,再三确认后,我知道孩子考试通过了!如愿可以进入我们期待的中学了!

如今想也是蛮可笑的。自己平生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不曾这么热切紧张地等待过成绩。可见为人父母就变得患得患失了。也可见,每个人都是对自己更有认知、即使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的。毕竟,二字是对于自己的信任。总结一下这次小升初的经验教训,终究初中还仅仅是一个开端,而且后面还有妹妹呢!也许会对海外华侨的孩子学习有一个参考。

中日英文之间的博弈

首先,我们的条件比较特殊。孩子是在国内读了小学一年级以后,来到日本读小学。日语从零开始。在日本公立小学读书就必须要有能力和日本孩子一样地学习各项知识和技能。即使老师很和蔼,小朋友也都还友好,但是没有语言能力就没有办法理解课堂,无法理解其他孩子的行动,很难融入到大环境里。所以当时日文的优先度是最高的。因为当时没有住在校区内,我每天会开车送孩子去学校。看着她跟我摆手,然后一个人背着大书包、孤零零地进入校门,我总是忍不住喉咙发紧。尤其每天拿回来的作业,我也很是困惑,到底应该直接给她翻译成中文,还是要一个单词一个语法地解释才好。。。那段日子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个挑战。当时我的对策就是,无论她在学校有多大的压力,回到家一定要开心。好在日本公立学校的作业负担不重,几乎每天我都会带她和妹妹去公园啦,海滩上去玩。

过了大约10个月的时间,孩子渐渐能够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她们开始只说日语了!公开场合也反对我说中文了!

看来人都是很贪婪的。最初带孩子来到日本,是为了给她一个宽松的环境。得到了,就希望她的日语如日本人一般好。现在她开始说日语了,我又开始担心她的中文了!于是我有意识地只对她说中文,国内的语文课本没有时间全部学习,就统统浏览一遍。国内班主任布置的必读书目,我全部找来,她也自己都阅读了。这样,中文也就如此不高不低地保持了下来。

英语是零零星星地学了几年。真正开始学习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因为,我认为她的中文和日文基本稳固了,可以开始一门新的语言了。

这次,小升初考试我得到的最大的教训就是日语能力不够。我对考试的水平估计不足。我认为孩子在日本读书,日语可以自然而然进阶。但是事实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以我们考的这所中学的考题为例,短短50分钟内,需要阅读并解答叙事类,评论类,诗歌类三篇长文及其他的语句题目。即使是对于母语应试者也是一个挑战。另外,现在算数的趋势也是论述题目增加。就是说,想要答题,首先要看得明白题目。我们这次的软肋就是日语!

对于日语,一定要大量阅读。内容范围要广。不能局限于孩子喜欢读的故事类及外来翻译的书籍。要多读日本人写的作品。对于中文,虽然这次短期来看,因为中文的时间占比影响了日文的学习,我仍旧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保持中文能力,一定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意。我会坚持鼓励她阅读中文书籍的。至于英文,日本现在开始重视英文,我想在日文中文有了现在的基础上,在外语学习者之间做个稍微优秀一点的,还是难度不大的。

算数

我深深反省自己对于日本算数的要求实在了解不足。作为中国人,谜之相信中国的算数一定比日本好。几年来,孩子一直做的是上海小学1-5年级的教材。当时我坚信学习了中国的教材,日本的算数一定不会有问题。但是,直到半年前把孩子送进私塾,拿到算数教材,我才明白,我真的判断失误了!与中国强调的速算之类的纯算的技能比较起来,日本小升初的要求范围要广得太多。除了最基础的分数小数公约数公倍数等等基础概念,出现多的是概率与统计(很多题目是游戏规则的分析),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相关问题(比如切断,比如阴影面积等等),流水问题,时钟问题,旅程问题等等。五花八门,看起来很像国内的奥数问题。另外,如前面提到过的,现在的问题几乎都是一大段叙述,需要应试者从叙述文中分析到规则及要求,进而寻找解决方法,最终得出结论。就是说,更像是真正的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寻求算数的解决方案。我认为比中国的考题应用性更强,当然对于考生来讲,难度就更大了。

对于算数,一定要看日本的考题。私塾的一本教材里就包含了几十个考点。而且每一个都不是单纯地算算就可以得出答案的。算数要早一点开始练习。一定要改变“中国人数学好”的观念。(不学,绝对不会好的。而且中国的也只是算数而已)。另外,我发现很多日本的算数解法与我的方法不同。这时候一定要尊重私塾的思路。否则孩子会很困惑的(这个弯路我走过)。

理科

日本小升初的理科很难。这一点我很早就意识到了。因为理科涵盖了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植物、气象等很多的领域,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初中以后的内容。比如说,物理方面,就有杠杆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能等概念。在辅导理科的时候,我经常困惑自己到底应该讲多深才适合。单纯讲规则,很容易沦为死记硬背,可是讲原理,内容就涉及到初中甚至高中的内容。我开始很不理解为什么日本小升初理科需要考这么难的内容,后来想想,大概就是为了筛选学苗吧。

理科是孩子的强项。几乎每个概念她都用日文和中文各学了一遍。到目前为止,中文还是她的母语,中文理解起来更牢固。(当然了,我也只能给她用中文讲得清楚。)今后学习,继续中日教材同时进行就可以了。至于给大家的建议是,从四年级开始,学校里学过的理科概念就要做到理解,不要等到最后一年突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讲解视频,可以给孩子找来观看。

社会

社会的内容也很多,包括历史、地理、经济、时事政治等。这方面内容很多,也很杂,但是应该讲只要功夫到了,就可以掌握的。我能够帮助到她的很有限,只是中国的历史及对现代史、地缘经济方面的我的看法而已。其他的真的要靠她自己了。

大概要做到的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先人的教训,在社会这个学科里很有益处。最后,我再谈几个曾经纠结过(也许继续纠结中)的学习教育方面的自己的感受吧。

到底要不要快乐教育

首先,学习这件事是不可能绝对快乐的。因为任何一门技能和学问,都是需要付出时间、付出辛苦,才可以理解与掌握的。就如钢之所以成为钢,是因为它经历过了捶打,否则只是一堆铁块而已。同时,过于痛苦的过程也不可能引导向一个光明的结果。因为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机器,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灵光突现的时刻的。就如有人认为,埃及的金字塔是不可能出自被压制的、痛苦的奴隶之手的。精妙的、伟大的作品一定不是被压抑出来的。我想大概就是“痛、并快乐着”才是理想的状态吧。或者说,张弛有度。

公立教育or私立教育

经历了日本公立教育五年,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日本的公立和中国的公立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大家要先看清楚这一点再羡慕国外的教育、批评中国的教育。首先、日本的公立学校培养的是社会的基石。社会需要公立学校把孩子们培养成遵守规则的好公民,并具备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相对而言,中国的公立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精英。我不反感这种精英教育,因为她给了所有人一个成功的机会。这是中国教育最公平的一面。而在日本,你要想成为精英,首先你需要一个可以培养精英的家庭来作为后盾。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就是一个阶级的划分。小升初的考试题完全不同于公立学校的题目。即使在公立小学次次得满分,想要升入私立学校还是不可能的。

私塾

要不要送孩子入私塾?这是一个我纠结了好几年的问题。我不倡导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也不喜欢打时间战,所以直到半年前才把孩子送入私塾,进行最后的应试准备。现在考试结束了,让我来总结就是这次风险还是蛮大的。因为,不同于中国可以在书店买到各种应试题目,日本的应试题因为版权等等问题,只有入学私塾,才能够得到。所以,之前我们没有足够的题目来练习。进入私塾后,一开始应该用“狼狈”、“措手不及”来形容比较恰当。估计再多两个月,可能就从容许多了。所以,总结下来就是还是要送私塾的。为了考试点、考试题。至于时间点,如果有每天自主复习功课的习惯的话,六年级入学也是可以的。

感激孩子

我想最应该感激的是孩子自己。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她默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最后的关头赶了上来,并且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地通过了考试,真的很了不起!同时也感激孩子对我的无条件的信任。小升初,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慢慢摸索,慢慢前行吧!

(此文最初发布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