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发展 >> 三个条款一个理念,也许能改观你对重疾险
阅读时长约3分钟
“我能接受买医疗险、意外险这种杠杆率高的保障类产品,但是重疾险的杠杆率太低了,我不认可。”
很多人看到重疾险产品的费率的时候,应该都会这么想。保险产品高杠杆这件事已经深入人心。我刚开始接触重疾险那会儿也有这样的质疑。
举一个30岁男性的例子来说,如果他能顺利不另外加费地买上重疾险,那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李先生年收入30万,以重疾险保额配置应在年收入的3到5倍的思路走,他最终决定买一份万保额的重疾险,疾病多次赔付,含身故责任,保障终身,20年缴费。
条件输入年保费:2.9万
简单的计算,20年下来总保费将近60万,换来一份万的保障,1.7倍的杠杆。
ok,光看数字,确实挺低的,但下面我要说的三条重疾险条款,可能会让你对重疾的杠杆有所改观。
1、多次赔付
优秀的重疾险产品都会有多次赔付的条款,
这意味着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生了不止一次保障范围内的疾病,理赔金是可以多次给付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不以为然,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对吧。我也觉得我应该没那么倒霉,所以这一条如果不能戳到你,那就知道就好,继续往下看。
2、一些优秀的重疾产品有「杠杆赔付」条款(香港保险把这称作「保额升级」)
拿我今年加保的重疾产品举例,条款中显示,被保险人,也就是我,60岁前的实际保额是基础保额的1.6倍。
所以我今年加保的40万重疾险,在我60岁前其实是40万的1.6倍,也就是64万。
3、保费豁免功能
在缴费期间,如果你生了保障责任内的疾病,剩下的保费你就不用交了,但是合同继续有效。
保费豁免条款
还拿我自己的这款产品举个例子。
交费期间重疾险杠杆水平
交费期间,如果我生病了,由于没有交完保费,当下的杠杆就不是简单地用总保费除以保额计算了。
也因此,朋友们在向我咨询重疾险产品的时候,我都会倾向让他们尽可能地把缴费时间拉长,虽然总保费变多了,但从概率论和实际交费预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更加合适的。
以上。
写在最后
加入保险行业以来,我积累了蛮多保险配置的理念,有些我认为非常有智慧。所以如果让我现在去考虑重疾险的杠杆,其实我觉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分享一个逻辑:
首先,你是否认可生了重病后没法继续工作所造成的收入损失,是一个风险?
不是那重疾险显然不适合你。
是那接着往下看。
这个风险除了重疾险以外,你有更好的工具去帮你规避吗?
有那就用那个。
没有那就买重疾险。
在选择金融工具的时候,我认为思路也是这样:
首先确定目标
·养老?资产增值?长期理财?短期理财?
然后寻找工具
·股票?基金?房产?债券?银行理财?保险?有形资产投资?
哪个工具最适合,用哪个;
哪些搭配最合理,用哪套。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没有意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