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发展 >> 预算有限,保险该怎么配置
大家好,我是光艳,既是一名二胎宝妈,也是一名专业靠谱的保险经纪人。
预算有限,但是又迫切需要配置保险,该怎么配置呢?
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生必买保险如果你只能买其中一种,你会怎么选?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或许有的人说是重疾险,有的人说是医疗险,也有的人说是意外险,还有的人说是寿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前提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判断。
我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告诉大家不同的险种之间的区别,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出判断。
年年中,张女士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单侧左上臂及右大腿截肢和永久性耳聋,后经历了数次抢救与治疗,最终还是于9月6日不治身亡。
治疗期间,张女士总共花费了87万元的医药费用,其中医保能够报销23万,而剩余的64万元需要自费。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这一案例做出不同情况的假设,从而来看不同险种之间有什么差异。
1、如果只买了医疗险
医疗险:报销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
假设张女士有一份百万医疗险,自费的64万元都可以获得报销。
几百元的百万医疗险,就能报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医疗费,这就是百万医疗险的最大意义!
但是对于其它费用,医疗险一概不管。比如在治疗时,病人和家属无法工作导致的收入损失;身为家里一半经济支柱的张女士离世后,家里也会继续面临房贷车贷、教育费、赡养费等各种开支……这些都是家庭支出的无底洞。
可见,即使医疗险解决了巨额医疗费,但是这个家庭的财务情况仍有可能陷入困境。
2、如果只买了重疾险
重疾险:患上大病可以一次性赔付一笔钱。
假如张女士有一份60万保额的重疾险,会是什么结果呢?
基于法定28种重疾和3种轻症,根据重疾险合同和理赔条款,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确诊即赔,比如确诊癌症;
(2)实施了某种手术才能赔,比如进行了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3)达到某种状态才能赔,比如双耳失聪、双目失明。
这次事故中,张女士因车祸造成多个躯体缺失,已达到理赔条件,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直接赔付60万。
不同于只能报销医疗费用的医疗险,这笔60万的重疾理赔款,张女士家人可以自由支配,用作医疗费、护理费、生活费等。
不过在这次事故中,自费的64万医疗费用已用光了这60万的理赔款,还得自己掏腰包支付4万元。
提醒一下大家,重疾险也有一定局限性,只有患上合同约定的疾病才能赔付;如果只是普通的意外事故,或者小病小痛,重疾险就没什么机会派上用场了。
3、如果只买了意外险
意外险:能报销意外医疗费用,还能够赔付意外伤残、身故保险金。
假如张女士有一份万保额的意外险,可以在出事后获得3-5万元不等的医疗费用报销,身故后,家人也可以一次性获得万的赔偿金。
一份万保额的一年期意外险,一年不过三百左右,最高能撬动百万杠杆。这对于张女士家人的情况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但意外险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遇上意外事故才能赔,疾病是一分不赔的。
4、如果只买了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保障责任非常简单:不管意外,还是疾病,人不在了,就可以赔钱。
所以在张女士身故以后,家人能够直接获得万元的赔付金。这笔钱可用于偿还前期的医疗支出相关债务,也可以用于后续家庭开销。
人不在了,家人的生活还要继续,这万,可以帮助张女士履行家庭责任,给家人一个经济安稳的生活环境。
定期寿险保障实用,杠杆极高,非常适合上有老、下有少的中年人。
但只有在身故、全残这种极端情况下,寿险才能用到。
由此可见,单单只有一份定寿,是远远不够的。
5、如果只买了年金险
年金险:虽然能解决将来教育金、养老金的问题,给我们稳稳的幸福。但必须要知道,年金险保障功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次事故中,年金险最后只会退还保费或赔付现金价值,也许只能仅仅保证不亏本。
买保险,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原则:先保障,后理财!
如果只能买一种保险,怎么买最合适?
张女士家人的答案,可能是意外险。
因为在真实情况中,张女士有且只有一份意外险,她的家人因此获得了万元的赔偿金。
当客户问我时,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医疗险、意外险、定寿保费都很便宜,几百元可以撬动上百万的保额,普通家庭都有能力可以配置;重疾险我们可以选择定期的、消费性的,也可以通过拉长缴费年限来降低每年所交的保费;一份完整的保障方案几千也可以搞定。
少出去吃几顿饭,或者少一次旅行,又或者少买一个名牌包包,一年的保费就有了。
人生会面对的风险不可预测,或疾病,或意外,或早逝,或财务危机。
能给我们全面保障的,只能一份保险方案,而不是某一款保险产品。
在很久以前,人们遇到重大灾害或风险时只能够自己筹钱,从砸锅卖铁到卖房卖地,倾家荡产为自己和亲人博得一线生机。
而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保险这种金融工具来转移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不仅保障生活,也为当下增添安全感。
愿保单万日无用
但不可一日不备
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