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首席财务官。
孟晚舟回国后。
首次亮相。
?(1)大盘继续下跌,点的缺口已经回补,点的第一根长下影线低点,也已经测试。总的感觉,支撑一般化。
投资者,比较谨慎。
没有明显的上拉动作。
一般来说。
第一次下跌到点的。
原支撑位。
形成了长下影线。
但第二次,第三次。
会越来越弱。
这符合熊市的规律。
相比较,美股,欧股。
A股,就弱多了。
美股已经全部回收,因战斗民族特别军事行动引发的下跌。
欧股,港股。
也都收回了一部分。
(2)接下来的几个月,也许有二三个月,三四个月吧,主要任务,是寻找市场底,以及筑底阶段,指望很快上涨回来,?这通常不是A股的特性,别抱太大的期望。
当然,一波反弹。随时可能出现。
但也仅仅是反弹。
?大盘的市场底。在点之上。
或破一下点。
或砸到点。
都是有可能的。
个人观点。至少是第二种可能。
不管哪种情况。其实目前都算底部区域。
指数向下的空间并不大。
?但个股就比较难了。如果点之上。
或破一下点。
还好说。
如果是第三种可能。那有些股票。
还得在现有价格向下跌一半。
至于跌到哪儿。还得多久时间。
没法猜测。
但组合持股。持有不同行业的优质股票。
还是可以应对的。
?过去的熊市。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非要一个精确的答案。超出了我的能力。
我想,市场上。也很难找到这样的大神。
?(3)周日晚上,有粉丝留言,说我的观点含糊其辞,其实我前面三篇文章都说了我的观点,我的应对,我的教训,我文章说周一会大跌吗,他说周一有资金进了就能上涨,我说一天的上涨没用,见底的上涨才有用,他说A股最糟糕,圈钱,圈股民的钱,我说圈钱的公司有,但可以投资的公司也有,我说基于长线的投资,赚钱更加容易一些,基于短期赚钱的,太难了,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其实吧,今天的市场看。
已经算是比较准确的预测了。
但并不代表预测对操作有用。
因为预测经常错误。
不只是我。
谁的预测都有错误。
预测只对应对有用。
?周末的大消息。
某知名私募基金经理的产品清仓。
这就是一种应对。
这是具体的操作实践。
对于我来说。操作实践中,还有很多不足。
有时下不了决心。
犹豫不决。
当然了。私募基金的操作。
必然是一种投机方式。
毕竟是别人的钱。
是有合同制约的。
跌破持仓线。就得清盘。
行情不好了。
就有人赎回。
这与个人投资是不同的。私募基金的性质决定了。
只能投机。
不可能以长期投资。
我的理念。
本来就是长线投资。
短线对我来说。
早就放弃了。
太难,太累。
还很难赚钱。
?(4)如果我对未来的每一步,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我还写什么东西啊,挣什么工资啊,每周市值翻番算了,全世界都是我的了。
唯一的努力。就是学习,实践,提高。
唯一的理念。就是持有下去,长期下去。
虽然还没有太好的水平。但也算够用了。
及格线,总是可以了吧。
我只做大周期。A股是值得长期投资的。
不要一亏钱。就有怨气。
短期亏钱很正常。
长期亏钱是水平。
?(5)既然熊市来了,那么,后面的时间,还得煎熬,其实吧,投资就是一直在煎熬中,这是一个投资素养。?也算是一种心理准备吧。虽然以后肯定会上涨。
1、好不容易来到了熊市,能不搞掉一部分割肉的吗,能不搞掉一部分爆仓的吗。
没到熊市,也就那么的了。
好不容易到了。
主力肯定要充分利用的。
没买到足够的,低位的筹码。
主力能拉升吗。
合适吗,可能吗
主力不是雷锋。
2、没跌下来,也就拉倒了。
既然跌下来了。
就得折腾够了,才能上涨。
主力没有可能马上拉上去。
无利不起早。
主力没有这个动力。
3、要让害怕的割肉了。
要让短线投机的胆怯了。
要让上杠杆的爆仓了。
没有带血的筹码。怎么可能上涨。
4、如果大家都不割肉。而且还会逢低加仓。
那主力根本不敢砸盘。
因为砸下来了。就接不回去了。
都被别人接走了。
?不要说是散户的原因。散户喜欢追涨。
散户补仓容易太快。
散户资金容易很快用光。
散户最后的害怕。都是没有交易系统的。
都是被吓到的。
散户哪有主动砸盘的。都是被折腾得受不了。
股长飞感谢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