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心理学课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发布时间:2022/6/20 15:57:05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39543.html

BY文忆紫

读书笔记:

来源《武志红心理学》

百度百科

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心理学课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一般都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自己的理想信念,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阅历,而且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土壤、社会氛围中,也会有强烈的独立愿望,有独处的愿望和经历,甚至体验过“寂寞使我更加美丽”的感受,但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化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类聚的“动物”,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个体的人生活在群体的人中,个体的人是群体的人中的一分子,群体是个体生活的平台。不同个体之间,有物质文化交换、交往、交流的必要,这是互通有无,交流思想、经验、技艺,学习传承,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同时,人与人交往交流,又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化解孤独,愉悦身心。

众多个体,生活在同一时段、同一空间,个体间结成这样那样的关系。社会关系,犹如一个无形的网络,若隐若现,每个人都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之中,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点。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人都会牵扯、触动社会关系网络的“一角”,辐射更大的部分。

人类在古时候的生存能力并不是很强大,许多野兽经常会那个骚扰,人类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当时人类就团结起来一起退,那些野兽与猛兽的入侵,而久而久之人就越来越多,居住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大,所以人就成了群居动物。

因为我们人是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互相扶持的。所以一般都是大部分人一起住在一起的。人类不可能单独一个人住在一起,那样会孤独的,很孤独的。所以,你千万不要尝试着想要一个人生活下去。

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熊熊的大火是一块块木炭堆积在一起的结果。如果这时,捡出一块烧得最旺的木头,夹到火堆边上搁着。过不了多久,那块火红炽热的木炭就会慢慢熄灭,很快失去原有的光芒,不再明亮也不再燃烧。没有了火焰的木炭,看起来是那么寂静,与旁边的火堆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这块死掉的木炭,重新投入到火堆当中,黑炭立刻又开始燃烧起来,跟着其他木头一起发出明亮而又活力的红光。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也具有一样道理,人离开群体之后很难一个人自由生存,因为生命需要相互激励,方能释放出火花,独坐穷山的人,常常落入自私和伤感的陷阱。

富豪的寓言

一位富豪,死后上了天界,天使问他,你可以选择一个房间,并且可以在那里生活一千年,那么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间。富豪大喜,说:请给我一个最奢华的房间,能看到世界上最瑰丽的风景,我还要最好的食物。

天使满足了他的要求。一千年后,天使来见他,他嚎啕大哭说,我以为这是天堂,可没想到像地狱一样可怕。

天使说:谁说这是天堂,这就是地狱啊。

这是最可怕的地狱之一,因为富豪要的这个房间,只有他一个人。

有一些电影里对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有这样的描绘,他们最恐惧的是关禁闭。有些最顽劣的罪犯,甚至酷刑都会让他们开心兴奋,但如果绑住他们手脚,扔到一个完全黑暗的小黑屋里几天,就成为他们最恐惧的事。等把他们从小黑屋里拉出来时,他们都瘫软如泥。

在完全黑暗、不能动弹的房间里,人的内在心灵会陷入彻底的幻想状态,没有任何外在事物和你互动,特别是没有人,于是你内心的一切都找不到可以投射、嫁祸和归罪的对象,然后黑暗本身会成为一个空无的屏幕,接受你的一切投射。

那些穷凶极恶的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最恶劣的人性,于是在小黑屋中会有各种可怕的幻想,甚至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关于妖魔鬼怪的各种幻觉。而又因为他们自己的身体不能动弹,所以面对各种可怕幻觉时,是全然无助的,所以这是最可怕的惩罚。

至于那个富豪能看见全世界最瑰丽的风景、吃最好的食物、有最舒服的设备的房间,只是一个放大到一千年的小黑屋而已,最终会演化出各种可怕的感受和想象来。

当然,我觉得如果待在小黑屋或这个完美房间里的,是一个非凡的灵魂,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般来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才能展开、认识并淬炼自己的心。那些能安住在小黑屋或完美房间的非凡灵魂,必然是已经在关系中得到过充分的淬炼。

残酷的实验

对于一个婴儿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关系的互动,他们会死掉。只有人性化的人际互动,才能让一个人体验到自己是人。

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个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关在一起,让负责养育的护工,只给予物质满足,但不能有任何情感互动,比如抚摸等,结果这些婴儿无一例外都死掉了。

对于灵长类动物而言,爱的存在有触摸、运动和玩耍三个变量。

在我看来,如果缺乏情感的回应,灵长类动物会有精神问题;而如果没有情感回应,至少人类婴儿的灵魂,或者不能形成,或者宁愿死亡。

有一种奇怪的疾病,叫婴儿猝死症,它常常发生在婴儿睡眠的过程中,医学方面对这种病的病因有很多解释,但我个人猜想,可能是婴儿在缺乏回应的养育环境下,选择了死亡。

回应,就是光。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西班牙则有诗歌说:死亡,即是无回应之地。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所以,不管是被关小黑屋的罪犯也罢,还是住在完美房间里的富豪也罢,都是处于绝境中。

观察你自己和身边人,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你会看到,那些拥有丰盛饱满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容易呈现鲜活的生命力,有热情,有感染力;而人际关系匮乏干瘪的人,生命力也容易是匮乏干瘪的,哪怕他们是天才。

所以人性就是这么矛盾,如果一个人处于损耗性关系中,创造力会受损,但如果缺乏人际关系的滋养,哪怕这个人身上有天才一般的创造力在闪耀,他仍然是不可能幸福的。

大家务必要重视回应这件事,回应,就是光。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儿的世界,只有“一”,而道家乃至各种修行所追求的境界,都会提到“合一”这个词。精神分析学也的确认为,婴儿是活在原始的合一中,自己和世界完全合而为一。

这是心灵的原初状态。只不过这种原初状态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母亲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一个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切记心理学家哈洛残酷的恒河猴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

总结: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回应,就是光。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关系,因为在关系中,才能展开、认识并淬炼自己的心。也只有人性化的人际互动,才能让一个人体验到自己是人。

那些拥有丰盛饱满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容易呈现鲜活的生命力,有热情,有感染力;而人际关系匮乏干瘪的人,生命力也容易匮乏干瘪,哪怕他们是天才。这也是人性的矛盾:如果一个人处于损耗性关系中,创造力会受损,但如果缺乏人际关系的滋养,哪怕这个人身上有天才一般的创造力在闪耀,他仍然是不可能幸福的。

婴儿活在原始的合一中,他觉得自己和世界完全合而为一。这种心灵的原初状态是混沌的、脆弱的、未分化的,婴儿需要在和母亲等抚养者的互动中,逐渐地发展出一个清晰的、坚韧的、复杂的心灵。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切记: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不仅母婴关系,任何关系都是如此,如果只有物质满足,而缺乏情感互动,那这个关系的质量就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我们终其一生都活着关系之中,我们在关系之中才能觉知到自己是活着的。换句话说就是活着是为了寻找关系。从出生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没有谁能逃脱人类关系的影响,每个人既是特定关系的产物,同时,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形成和发展不同的关系:亲人、朋友、伴侣、同事、师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在积极寻找与他人的情感链接。甚至哪怕一个坏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要好,因为没有关系就没有回应,没有回应就意味着死亡。

人是一个群体,人活在关系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