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杠杆

买房故事为了稳妥置业,我先给自己找了份

发布时间:2022/5/5 17:48:17   
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当听说朋友的房子断供被法院拍卖的消息,我内心是无比震惊的。如今,买房就是一场博弈,处处充满着危机。购房者既要担心开发商暴雷、楼盘烂尾,也要防备自身收入锐减、房贷断供。尽管这些风险都并不可控。但对于刚需一族而言,依然需要冒险一搏。在目睹了身边的房贷断供案例之后,我决定在买房之前,要先给自己找份“铁饭碗”。”

被访者:硕朵

写作者:小当当

买房第一步,要存钱攒首付。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的心中只有理想和抱负,瞧不上所谓的“铁饭碗”。年我从武汉来到上海,来到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从事运营工作,认为脸上很有光。

那几年,我一边工作一边攒钱,希望有朝一日在上海买房置业,解决人生大事。不过几年过后,上海房价已经高攀不起了。

房价越涨,人们的买房欲望越强烈。

那时,我没对象,也没足够的存款,因而一直没落实买房事宜。期间,我见证了身边一些朋友省吃俭用,攒首付还房贷的苦日子,这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攒钱!要有钱!

好在,那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不赖,刚毕业的我就能拿到一万月薪,等到年已经超过两万了,加上奖金提成,一年能攒下大概二十万。

到了年下半年,由于我手头攒了差不多四十万来万,足够支付在老家武汉买房的首付,我就有了回家入手一套新房的打算。

可是我身在外地,只能挑着周末两边来回跑,房子看了两个多月,一直没有头绪。

不幸的是,年初新冠疫情在我的家乡武汉爆发了。

从一月末到四月初,武汉一直处于封城状态,我只能在家远程办公,看房进程也被打断。随着城市解封,刚回上海的我又面临了减薪和失业难题,所以买房计划一度搁浅。

疫情之下,人都会变得焦虑不安,我的注意力也从买房转移到了找工作。几番碰壁之后,我慌了。

不过那一年,武汉的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慌”,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20.12万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7.54万套,位居全国城市住房销量第一位。

我查了一下资料,成交数据和年几乎接近。

也许是在疫情影响下,人们意识到了房子的重要性。正所谓“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我何时才能搞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呢?

在上海磨蹭了半年之后,年初我决定离开申城回武汉工作。

这次回武汉,我是有备而来的。

一是五十万现金储备,用作买房的首付款;二是准备了三个月的公务员考试,为了有一份能持续还房贷的“铁饭碗”。

让我做出这一决定的,是因为身边出现了断供案例。前几年认识的一同事,因为疫情丢了高薪工作,收入锐减勉强还了几个月房贷,后来不堪重负,最终房子被收走后还倒欠银行一笔钱。用一句话来总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而眼下,房地产的断供潮似乎正在蔓延,除了我身边的个例外,媒体上的有关报道更多。例如:万套法拍房?四大行起诉超20万断供业主?尽管数据真实性不敢苟同,但确实让人警醒。如果没有稳定收入,那么买房的风险依然存在。

很快的,我参加了年的省考,由于竞争激烈我并未上岸。后来在亲戚的引荐下,我考到了当地一家事业单位,月工资元。尽管收入不比上海高,但相对稳定。

再后来,我又开始看房了。

在我的买房计划中,稳妥是摆在第一位的。收入有限,看房标准就要降低,在价格和区位上,更要做出取舍。

最后我选了东西湖的某央企开发项目,单价元/平,90平的小三室正好万。每个月三千多的房贷,压力相对较小,我觉得杠杆不能一次用的太多。余下部分现金,还要留着装修和结婚用。

疫情之下,生活不易。在我眼中,买房或许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今年2月,我继续报考了人山人海的公务员考试。除了公务员的收入更具吸引力外,最重要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稳定才是第一要义。

这看似“内卷”,其实只是想早日“躺平”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