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价值观的虚幻和老因子的崩盘
虚幻这个主题我写过好几次了,尤其是关于80后小镇做题家的。
念书念的好,到了大城市念大学,毕业找了一个工作,收入年年涨,买了房子,车子,认为教育改变命运,极其重视教育,拼死拼活要买一套学区房,有些家庭还辞职一个人专心带孩子。
很多人认为这一切是自己牛逼,其实真不是,这就是时代的进程,往往远了说是有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稍近一点说有人花了大力气谈进了WTO,往近了说就是四万亿了。
中国的城市化是非常轰轰烈烈的,在这个大进程中,大家都是幸运儿。
但没有人是一辈子幸运儿。
尤其是之前因为收入比较高,就一个人工作,或者高杠杆上了大平层之后。
在流动性的潮水褪去之后,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加。尤其是大厂的裁员潮也开始之后。
念书念的好是表相,城市化才是本质。
现在高速的城市化到了瓶颈阶段,然后大家蓦然发现有些学区房崩盘了。
我一直讲,为什么需要了解宏观,因为微观是宏观的映射。
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个人的成功累计起来的。但这种成功是一种映射,什么意思,就是算概率,不是你赚钱,就是另一个人赚钱,宏观只需要有这么多人赚钱就行了,至于哪些人赚钱,于宏观无影响。
赚钱的人当然是有原因的,但这只是概率的一种。总有同样条件,同样优秀的人,因为倒霉,成了亏钱的那一波人。
赚钱很复杂,怎么站在赚钱的那一波人中,则必然是寻找赚钱概率高的领域。
高概率的领域,就是我一直讲的贝塔。
所以为什么我老在谈贝塔。
因为找到贝塔,真的会让赚钱概率更高。
比如过去十年,买房就是一种高贝塔领域。
高贝塔为什么重要,在于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容错率高,也就是不容易亏钱。
我们Chinese老百姓,图的不就是保本保息不亏钱嘛。所以买房就成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
最重要的,买错了问题也不大。
这就是容错率高的具体例子。
为什么容错率高很重要,因为在投资决策中,做对不容易,做错概率太高了。
股神巴菲特也亏钱,他买航空股买一次亏一次。
举个形象的例子,就是在投资中,你有两个选项,买A还是买B。
很多情况下,选A是错的,然而选B也是错的,可能空仓也是错的。
正确的答案可能是六个月后选C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容错率低的时候很容易亏成狗的案例。
而高容错率的时候,或者叫高贝塔的时候,选A赚20,选B赚30,空仓不赚钱,六个月后选C赚80。
所以怎么港,要在好赚钱的地方赚钱,不要在容易亏钱的地方亏钱。
当然,听起来依然是废话,具体可参考操作就是过去十年买房,然后股票牛市的时候买股票。
听起来依然是废话。但是废话为什么反复要讲,就是因为做反了,就容易亏成狗。
比如前两年,刚开始新房限价时,苏州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房,号称比周边二手房倒挂五千一万的,很多人去排队买,买到就是赚到。
我那时就港,有没有可能卖的时候二手房跌下来呢,现在一看,果然如此,二手房不仅跌下来了,甚至比当年新房限价还要低。
所谓买到就是赚到,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真有这种事,你也买不到。
比如这次奥体万科开盘,人家根本不带你玩。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其实奥体次新盘二手市场是有五万多的房源的。为什么又要执着打新呢?
当年玲珑湾天萃开盘,可是发营销短信请客户到现场看看的。
虽然现在园区次新大平层涨得好,但对整个市场来说真是好事吗?我看不见得。
这意味二手房市场从高贝塔已经转移到需要找阿尔法的阶段了。
而阿尔法的阶段,是个毒圈,是会不断缩圈的,很容易就会发现很多如日中天的盘突然就萎靡了。
比如几年前信仰学区,现在卖不动了。
现在信仰园区新盘,这个也是会不断分化的。每一个新盘就是买到就是赚到吗?真不一定。
很多中介之前赚差价也很凶,觉得笋盘就吃下来,赚差价卖出去,现在这种事也少了,为什么?套得太多了呗。
价值观是会崩盘,老的因子也会崩盘。
背后反映的就是贝塔的崩盘,进入阿尔法阶段。
十年一个周期,这个真不是开玩笑的。
就像欧成效,现在搞得惨兮兮,互联网乞讨,为什么?因为他是信仰大面积这个因子的,又上了高杠杆,现在根本卖不掉。
同样地图就美滋滋,为什么,因为地图新因子抓得更紧,常年滚动的。
我在19年园区猛涨的时候出掉一套小户型,虽然那时候价格在涨,我其实是高度紧张的,因为我知道这是几年内唯一的一次出货机会。
时至今日,我那套房子依然是历史最高成交价。
为什么七八年前小户型是好的因子,为什么后来就变成不好的因子。
因子的变化太快了。
我依然会想起15年的时候,那时候,什么破房子都在涨。
贝塔里的人,快乐就很简单。
?如果觉得有所裨益,欢迎点赞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