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年春节给无花果全天候系列基金投资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
年春节即将来临,我是无花果全天候配置系列的基金经理陈亮,每年我团队都会写一封给买了我推荐引入(在以前的券商)或者任职管理产品的投资者,作为年终汇报和来年春天的展望,在无花果私募基金,这是第一封信,未来我们也会作为一个传统来坚持下去。
年元旦后,市场表现并不是很理想,在我自年从业以来的生涯里,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对于节后这一波股票市场的下跌,全天候策略提早做出了应对,在去年12月16日已经建立了对应指增类策略的FoF母层中证空单对冲(并持有至今),使得产品基本上回避了本轮市场回调。这也是未来我们希望全天候FoF一直保持的特色部分,即在一般FOF的平衡进攻型、防守型资产配比操作之外,增加了一类攻防兼备的灵活型策略资产,使得产品净值既能在大盘下跌时有防守,同时在未来大盘上涨时又能提高向上波动性。
我的第一次股灾经历,是作为路透社的金融工程师在年底东南亚金融风暴之时,稀里糊涂的在一线亲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金融大戏。在随后的职业生涯里,一共亲身经历了国内A股的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年周期崩塌和年去杠杆爆破,以及全球性的年美股信用危机、年黄金暴跌和年全球疫情总共6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应该算是个投资界的老兵了。
我想说的是,22年很有可能将看到我职业生涯里的第7次全球性货币泡沫导致的资产破灭乃至经济危机,而我们也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每次股灾事后看都有逻辑可循,也都可以解释,后视镜是永远正确的,但作为基金经理,躲过每一轮危机是投资人赋予我们的天然责任,用任何金融术语去修饰都是不讲武德的体现。
在我24年多的职业生涯里,前半段用来验证了全球宏观的投资逻辑,后半段(自年起)用来研究各家投资机构包括私募公募的策略,在此部分小结为以下的问题:
1、对股票型基金而言,公募或者主观多头,如果基金经理明知道大盘处于风险高位,是否一味坚持高仓位运行是对的?(当然公募可以解释为法规有最低比例,但私募不是,而且公募也有其他选择)
2、对固收产品而言,如果不能清晰地了解底层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是否忽略资产安全性而一味持有高息债到期,实际上是一个被固收产品的高利率内卷进而不得已的选择?
3、对于量化类产品,包括股票和CTA策略,客户如何来区分alpha和beta的来源?如何才能避免私募管理人的规模扩张对超额收益的摊薄冲击?
4、对于主观CTA策略,如何判断管理人的投资逻辑和框架持续有效?持续进化?
5、对于套利类策略,在策略走平时怎样来区分未来策略依旧有效还是已经过气?
6、最后,如何在未来可见的市场周期里配置合适的策略比例,进而取得较高的收益回撤比?
从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暴开始,每一轮危机,我都会问自己,有没有办法躲过这一轮灾难,是否还有可能从危机里再赚取一些利润?而全天候FoF策略,是我花了10年找到的目前比较满意的答案。
全天候FoF系列以无花果配置精选1号为代表,已经在过去的半年里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了一些同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