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杠杆 >> 光杠杆资源 >> 投资者保护想要理财ldquo
编者按:
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ConsumerRightsDay),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居民富足程度与可投资资产迅速增长,如何规范引导投资者科学投资,也被越来越多的证券机构所重视。针对投资者保护,日前,信息时报走进我司,采访了数位投资风格鲜明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客户,并撰文刊发了《投资者保护》专版文章,特此转载。
祝愿广大投资者在理性投资路上,日益精进成熟,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舒适区。
全文如下
15MAR
近几年来,A股市场迅速发展、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持续增长。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人们对投资理财的渴望。当前,投资者数量不断增长,到年2月25日已突破2亿大关。随着投资者群体持续扩大,投资者保护正成为热议话题。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如何进行科学理财?......时值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我们采访了来自广发证券的三位资深理财达人,一起走进他们的理财故事,帮助投资新手更好地实现“精明理财”。
理财之路:打开人生的另一扇门
刘阿姨今年65岁,有20多年的投资经验,偏好股票和权益类基金。对她来说,投资是业余爱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带来不错的收益,是一项不错的“消遣”。
在她看来,理财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广发证券对我的帮助很大,他们会推出一些理财课、培训班,并且邀请投资大咖来现场交流。此外,他们还会及时传递一些市场信息给我们,如好的投资理念、最近的投资方向等。”刘阿姨说,这些对她的早期投资帮助特别大。现在,刘阿姨每天也还会看盘,收集市场最新资讯,了解宏观经济动态、行业走向等,且乐此不疲。
李玮的投资生涯开启得更早,年高三毕业后,他就踏入了这一领域,如今已有29年的投资经验。当时,他拿着父亲给的二三十万买了人生中第一只股票。岂料半年后,本金亏了八成。“那时就知道,不做功课、不研究,是做不好投资的。”
在大学,李玮学的是金融相关的专业,于是一边学习一边研究股票。毕业后,他继续深耕这条道路,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在理财过程中,广发证券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助力,如参加走进上市公司活动、与基金经理面对面交流等等,“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实物,对我来说就像开了挂一样,投资起来更加有信心、有把握。”
他还记得有一年跟着广发证券一起走进某上市公司,实地观察到了这家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创新、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且管理很规范,因此回来就开始做这家上市公司的长线投资。
卢先生则是金融专业出身,90年代已经在广州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工作,有丰富的投融资、证券、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年开始,他又在广发证券从事股票的理财业务。对他来说,理财带来的影响更是方方面面的,如拓宽了知识和交际面,更了解国家发展动向、行业最新趋势等,更好地实现了个人价值。
理财风格:因人而异定制方案
理财风格因人而异。刘阿姨说自己算是“激进型”的投资者,敢打敢冲,且短线交易比较频繁。一般来说,当股票收益在40%-60%的时候,她会选择卖出,当然也会根据具体的行业板块来调整。
不过,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刘阿姨也有一天就亏八九万的时候。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开始变得“稳健”,“有时候太激进了也不行。”刘阿姨说,早前她买了一只股票,中间有一两年都没去看它,但最后涨得很好。由此,她也感受到了长线投资带来的甜头,“还是要放点长线,进行分散投资。不过,现在板块轮动太快了,就不宜做长线。”
李玮觉得自己属于“多变型”的投资者,“股民也要与时俱进,如果你不学习不进步,可能就被淘汰了。”他在选股方面经历了一段摸索期,刚开始以技术图形或各种走势为依据,后来慢慢开始研究比较长期的行业或者公司的走势。“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后还是以行业划分为主,从技术途径上挑一些调整时间比较长或者行业到了拐点的公司进行长线投资。”
卢先生则告诉记者,他更喜欢稳健的理财方式,不会去参与高风险的业务,“以自有资金为主,不融资,也不参与一些高杠杆的业务。”据了解,卢先生主要从事A股的二级市场操作。“股票选股、定方向和操作的技术分析等,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研究的,你不能面面俱到、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投资。”
年上半年,卢先生开始布局半导体、芯片等板块,从中选取龙头股,随后在当年下半年逐步退出,获得了比较丰厚的收益。年,他又开始涉足新能源板块,包括该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等,也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在他看来,A股市场波动比较大,因此会尽量选择长、中、短线来进行选股操作。“在市场波动较大、趋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满仓操作,以此来降低风险。”
投资策略:这些理财经验值得借鉴
“用长期的时间过滤掉短期的投资波动,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李玮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投资案例:在年左右,他曾经买了一只股票,之后就遗忘了。等过了七八年再回来看时,这只股票的年均收益已经达到40%-50%。“做短线的收益可能远远比不上买个相对稳健、合理、性价比较好的公司放长线。”
当然,李玮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但他及时从中总结教训。比如,他曾经买了同一只股票的A股和H股,其中H股的投资资金是借来的,但因为买的数量比较多,到期了需要还钱却还不上,无奈被逼“割肉”。卖出当天,该只股票在H股跌了15%,基本上9成的盘都是他一个人在卖。自那以后,他就会特别注重公司的流动性。
又如,他曾经因为低市盈率而看好一只股票,想着自己肯定不会亏,最后却亏了30%-40%。这次的“翻车”也让他知道:“很多客观规律是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不能光看目前的市盈率就去持仓。”
卢先生失败的案例则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贪婪”。“很希望一些赛道上的龙头企业的股价能再走高一点,但实际上股价可能已经在高位了。彼时没有及时的减仓,就会带来一定的账面损失。”
“虽然你看好了方向,但没有适当地再调整,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卢先生建议,因此选股还需要长、中、短线相结合。首先,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71.html